從「白起之死」看商鞅變法中「軍功授爵制」的消極面

張美volg 發佈 2020-01-23T01:56:19+00:00

從「白起之死」看商鞅變法中「軍功授爵制」的消極面戰國時期,群雄並立,名將輩出,這是一個風雲變幻、熱血沸騰的時代。

從「白起之死」看商鞅變法中「軍功授爵制」的消極面

戰國時期,群雄並立,名將輩出,這是一個風雲變幻、熱血沸騰的時代。金戈鐵馬、氣吞萬里,鬥智鬥勇、情牽一國;一幕幕「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壯烈場面,一曲曲「百鍊鋼化為繞指柔」的兒女情長,英雄與英雄的碰撞,陰謀與實力的搏殺,權力與制度的博弈,讓這段歷史千百年來,一直使人心生敬畏、念念不忘。

起翦頗牧,戰國四大名將,共同享譽千古。可是,除了最後幫助秦始皇橫掃六合、一統中國的王翦,其餘三位絕世戰將都沒有找到人生最好的歸宿。廉頗被逼出逃,李牧、白起被逼自殺,一個英雄沒有死在建功立業的戰場上,卻殞命於陰暗惡毒的權力鬥爭中,不得不讓人唏噓不已。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伴君如伴虎,這些都是千古以來政治鬥爭中常見的備註。但時至今日,依然會有無數的人為這些英雄的非正常死亡而感到惋惜、悲哀、甚至憤怒。白起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最後卻活生生地被秦昭襄王逼死,不管是出於對英雄主義的崇拜,還是出於白起對秦國一片赤誠的感染力,大多數人都覺得堂堂白起不該就如此慘烈委屈的死去。可是,這背後又有什麼歷史淵源和更深層次的原因呢?

01、白起之死

白起起於微末之間,從一無名小卒,一刀一眼,步步為營,崛起為秦國的戰神。一生攻城70餘座,未嘗一敗。

長平之戰坑殺趙軍降卒40萬人,成就白起的不世盛名,也奠定秦國大一統的格局,白起之於秦國的功勞一時無兩,無人可及。但恰恰是這樣一個軍事成就的巔峰成了白起命運一個不圓滿的句號。沒過多久,白起就以一句「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而屈辱不甘地結束了自己英雄的一生。

可是,並不是所有正確合理的建議都會被接受。我們成事的條件往往不取決於對手,而是在於隊友。秦相范雎勸秦王說:「長平之戰雖然我們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是,士兵疲憊不堪,已是強弩之末了。如果如今攻打趙國,可能會增加戰損!應該讓士兵先修整之後,才進攻邯鄲。」

秦昭襄王總是感覺范睢的話聽著更順耳一些,於是毫不猶豫地給正在興頭上的白起潑了一瓢冷水:下令退兵!

但是,秦昭襄王一統天下之心是路人皆知的,沒有一個野心家是甘於寂寞的。8個月後,秦昭襄王覺得這段時間秦國上下吃得好、睡得好,身體倍兒棒,可以開幹了。於是,秦趙大戰又一次爆發了,但這一次領軍的卻不是白起,而是大將王陵。表面的原因是白起病了。

俗話說「哀兵必勝」,趙國才被秦國打得慘不忍睹,那一股子悲憤勁還沒有過,再加上此時的老將廉頗也確實「尚能飯」,所以,大將王陵竟然屢戰屢敗,很快就損失了五校(一校約為8000人)!

秦王一看這麼玩很快就會玩不下去的。便打算啟用白起這個殺神,恨不得再坑殺趙國40萬軍隊,這樣滅掉趙國便水到渠成了。這個時候,白起的病也剛好痊癒了。但讓人遺憾的是,白起的個性和才華是成正比的。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從來都不是白起的人設。

面對秦王的啟用,白起拒絕了!儘管白起給出了自己詳細的理由和獨到的見解:

「邯鄲實非易攻,且諸侯若援救,發兵一日即到。諸侯怨秦已久,今秦雖破趙軍於長平,但傷亡者過半,國內空虛。我軍遠隔河山爭別人的國都,若趙國從內應戰,諸侯在外策應,必定能破秦軍。因此不可發兵攻趙。」

已經歪歪斜斜射了幾箭的秦王,顯然是不會因為白起這幾句話而收手罷兵的。百萬大軍,已在前線,無功而返,豈不笑話?

更何況,天下就沒有「沒有張屠夫,就吃帶毛的豬」的道理!於是,秦王又派遣了王齕為將,繼續憧憬著自己的王圖霸業。

事實證明,所有的豐功偉績單靠一顆不服輸、不怕死的心是遠遠不夠的。猶如白起的預言,王齕帶兵攻打邯鄲,久攻不下而損失慘重。與此同時,楚國派春申君引兵數十萬攻打秦軍,秦軍雪上加霜。

王齕慘敗,雖然應驗了白起的神預言,但也白起招來了殺身之禍。秦王面對接二連三的失敗惱羞成怒,而白起卻為自己的「先見之明」而沾沾自喜。「秦不聽臣計,今如何矣!」這句話簡直就是用來點火的。秦昭襄王心想,我的愚蠢需要你白起用自己的英明來襯托嗎?

雖然秦王已對白起心生殺意,但畢竟白起還有可以利用的價值,所以也沒有馬上對白起動手,而是強令白起出征。但本來病癒的白起,卻還謊稱病重,經范雎請求,依然稱病不起!後來雖然答應了出征,但卻遲遲不動身!隨著秦軍慘敗的消息不斷從前線傳來,秦王暴怒,命令白起立即起身,不得延誤!

於是,白起無可奈何,只得「帶病」上路,行至杜郵(咸陽西門外十里)時,秦昭襄王與眾臣商議,「白起之遷,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

白起後來又說過什麼過火的話已不得而知,但是一代名將因為「言辭不當」和「態度不端」而死於非命卻是真的了。

白起自己也沒有搞清楚為什麼自己會落得個如此下場,以至於臨死之前會發出「我到底做錯了什麼」的不甘和困惑。至於關於「坑殺趙軍降卒」的懺悔,不過臨死前自求心安的一種說辭而已。

02、白起之死的責任人

有人說白起死於「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政治悲劇,有人說白起死於「情商低下」的性格缺陷,有人說白起死於「將相失和」的權力構陷,有人說白起死於「功高震主」的溫柔陷阱……

眾說紛紜,但不管怎麼說,「白起之死」都是一樁名將不得善終的冤案,主要的責任人可以追根溯源地從三個方面來探討:

1、范雎


一般認為,白起悲劇始於將相失和。白起和范雎很早就有梁子,後來關於戰略上的分歧更使得兩人之間矛盾日益惡化。

白起的發跡是由於秦國外魏冉的舉薦,魏冉是宣皇后的親戚,秦武王舉重意外死亡,沒有子嗣而兄弟爭位。正是權勢極大的魏冉出面,才扶持了秦昭襄王坐上了秦王的寶座。原本,魏冉應該是秦昭襄王集團的大功臣。但是秦昭襄王也不甘於大權旁落,對自己的恩人和舅舅魏冉一直十分忌憚。

後來,秦昭襄王任用范雎為相,范雎最大的功績之一就是幫助秦昭襄王剪除了魏冉,罷免了其的官位,令其前往關外的封地。范雎在政治鬥爭中傷害了白起的恩人,這是兩人矛盾的根源。

長平之戰後,白起主張乘勝進攻邯鄲。趙國派蘇代見范雎,勸說他上奏秦王暫緩進攻,原因是一旦白起破趙、滅三晉,功勞將遠遠在范雎之上。

而白起和范睢確實有矛盾在先,考慮到白起再上一層樓後會對自己不利的不確定性,范睢於是就自以為是地勸說秦昭襄王進行修整,否定了白起的戰略計劃,這也導致白起開始和范雎關係進一步惡化。

最後,攻趙受阻的時候,白起不肯受命,接到強制命令後,不情願地帶兵出征。這也給了范雎落進下石的理由,於是范睢對正在氣頭上的秦昭襄王進行了鼓吹,認為白起心有不甘,久必生變。終於促使了白起的冤死。

2、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在這個過程中的責任十分明顯,也難以推卸。

首先,為了集權,把魏冉打入「政治冷宮」,固然無可厚非。但是因為魏冉的原因,刻意地冷落白起,則顯得格局不夠了。

其次,輕信了范雎的主張,使得趙國在長平之戰後獲得喘息的時機,導致自己錯過了滅趙繼而統一六國的機會。說明秦昭襄王在大事上多少有點是非不分和眼目不明。

第三,邯鄲一戰損兵折將後,秦昭襄王對於白起的意見和態度已經惱羞成怒了,沒有理智和度量可言,遷怒於人恰恰是一個人失敗無能的表現。

最後,強令白起前往邯鄲指揮作戰,白起雖然多番推辭,讓其心裡感到很不舒服。但是在行軍的路上,因為自己的不痛快和范睢的讒言,就以「莫須有」的理由賜死白起,更顯得有點昏庸和尖刻了。

3、白起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不是絕對真理,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所以說,白起之死,或多或少還是有一部分自身的原因。

第一,和范雎的關係,從史書上看,白起從未挽回過自己和范雎的關係,即使在雙方關係尚未完全惡化之前。這是不明智的,將領領兵在外而得罪在皇帝身邊的文臣之首,後果不言自明。

第二,缺乏基本政治素質,比如在邯鄲之戰秦軍戰敗後,君主正是苦惱、尷尬、無顏面對自己的時候,嘲諷君主的失誤,只會令君主惱羞成怒;

第三,缺乏基本的政治敏感性,直到白起臨死前,還非常不解「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白起自以為軍功卓著不會被殺,但是正是功勞大的人才會更加危險,而他自己卻一直不明白這一點,這也是促成悲劇的原因之一。


但是,對於一員馳騁沙場的大將而言,軍事才是他們發揮才能的舞台,政治思維往往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奢求。所以,我們無法責全求備地要求白起面面俱到,但是駕馭和管理將才是一個君主和丞相的本質工作。雖然,大家在這個事件中,都有過失和責任,但性質還是不一樣的。所以說這起事件的主要責任還是在於范雎和秦昭襄王。

03、白起為何難逃一死

前面已經分析白起之死的各方面責任人,事實上這也基本上解開了白起的死因。但是我們永遠不能孤立地看待一個歷史事件,從系統的歷史發展觀來說,結合白起的個人性格,白起註定難逃一死。


眾所周知,秦國的強大離不開商鞅變法,正如漢代王充所評價:商鞅相孝公,為秦開帝業。

商鞅變法是圍繞耕戰進行的,說白了,就是單純為了打仗而制定的治國政策。尤其是商鞅變革的軍制,讓秦國士兵成為了「人頭收割機」,這極大地激發了秦國士兵的戰鬥熱情和戰鬥力,被山東諸侯譽為「虎狼之師」。

商鞅的軍功制,是把敵人的人頭和秦國的爵位掛鈎的,一個人頭換一個爵位,而爵位又可以換取官,似乎是公平合理,為此商鞅設置了20級的爵位。

你可能會說,這不是殺了20個人,就到達頂端了嗎?哪有那麼容易,古代打仗不像現在,冷兵器下的廝殺,你能殺死別人,別人也同樣能殺死你。就商鞅所設想,應該沒人可以靠著人頭,進入秦國的領導核心。

不過,他沒有想到,後世出了一個白起,在這種軍制下,白起成功了,也是秦國歷史上唯一一個靠著殺敵坐上秦國大良造之位的人。

那麼大良造在秦國的20級爵位排名第幾呢,第十六,不過這幾乎已經到頂了,因為再往上,是秦國王室的爵位,此外,白起也被封君了,還是很有價值的封號——武安君。

所以長平之戰以前,白起已經達到了人生的巔峰了。這種巔峰的狀態對別人是一種威脅,更可怕的是,這對國家的制度是一種破壞。

長平之戰以後,白起提議一鼓作氣消滅趙國,秦昭襄王沒有這種起碼的軍事常識和政治理想?未必!否則,秦昭襄王也不會在8個月後就再次發起了秦趙大戰。

而當時實際原因在於,現實情況不允許白起繼續去消滅趙國。因為按照秦國的軍功制,白起已經是處於「封無可封」的尷尬位置了。如果繼續允許白起消滅趙國,按照秦國的軍功制,滅國之功是應當封為王侯的。

這就存在一個無法調和的矛盾,按照白起的才能和秦趙雙方的軍事態勢,白起極有可能占領邯鄲,滅掉趙國。但白起是魏冉的人,封王封侯顯然是秦王所不樂意的。但是如果白起真的打下了邯鄲,不封白起,則很難在制度上自圓其說。

可是萬萬沒想到戰事是那麼的不順利,秦昭襄王即使再不情願,也還是要以大局為重,決定啟用白起。但白起顯然是明白這種政治背後的小齷鹺的,骨子裡那種高傲和不滿讓他無底線地翹起了尾巴。

這種原本無傷大雅的「耍小性子」恰恰在這種特殊敏感的時刻,成為了壓垮秦王心理平衡的最後一根稻草。

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范睢只是《白起之死》的事件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事實上,有沒有范睢這個人,以白起身處的條件和個性,白起都難逃一死。

04、軍功制對秦國的影響

秦國商鞅變法「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為私鬥者,各以輕重被刑」定製軍功爵制,其後秦國軍功制增補為二十級。

為了邀功請賞,秦國軍隊更傾向屠殺。這從人道主義來說,對當時的戰國人們來說,是一種災難和悲劇。

正如古人所言,「秦用商鞅計,制爵二十等,以戰獲首級者計而受爵,是以秦人每戰勝,老弱婦人皆死」。為了爭奪首級而殺死戰友、自相殘殺的,割取本軍戰友首級領功的事常有發生。又因為軍功制連帶的嚴苛的追責制,很多秦國將領在戰敗以後,無路可走,只能叛逃,比如王陵、樊於期。又因為每個時代都會有像白起這樣一鳴驚人的天才,總會以超強的個人能力去打破像軍功制這樣制度預設約束,那麼這時候軍功制又會反過來成為制約或者制裁人才發展的因素。這些都充分暴露了軍功授爵制的消極面。


軍功授爵制對於秦國來說,就如一劑興奮劑,給平民帶來了獲得一小塊土地的希望,給戰爭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所以它得到平民的支持,得到了那些渴望改變命運的人的追捧。這種源動力確確實實在根本上加強了秦國士卒的戰鬥力,士卒在這種利誘與強迫的兩面里,「非斗無由(出路)也」。

但與此同時,任何一種制度,它都是具有兩面性的,也都是有瓶頸的。白起之死與其說是死於個性,不如說他是這種制度的犧牲品。軍功制雖然讓秦國最終統一了六國,最後建立了統一的秦朝,可秦朝也因為這種嚴苛的制度二世而亡。

是得是失?一言難盡!

05、感言


在我們生活的時代,時常也會提到「績效考核」這樣的話題,我們也確實需要合理的機制去帶動我們的主觀能動性。但也並不代表所有的激勵帶來的結果都是正面的。

任何一個制度,只有合理,才會有效。當一種不合理的制度在某一個時期或者某一個人身上被放大其不合理的消極面,那麼對於這段歷史、這個人來說,就會成為一個悲劇。

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有一個觀點:「歷史上任何一個喪失了人性的牛人都最終不會被歷史所原諒",那麼對於制度來說,任何一種不人性的制度,最終都會敗給人性。

商鞅變法,為秦國的統治者提出了《軍功制》這種投其所好的制度,確實解決了統治者的一些棘手的問題,但是商鞅由於自身利益的出發點和變法的目的性,從來沒有真正地把人性當作一個正常的因素去考慮。所以,他和白起,同為大良造,同為秦國統一歷程中的大功臣,卻殊途同歸地死於非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