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統治日本260多年德川幕府,被15歲明治天皇推翻,沒有反抗

茶餘飯後世界觀 發佈 2020-02-23T09:25:06+00:00

日本,跟中國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古代是一個臥薪嘗膽的國家,以學習為主,近代它卻是一頭無法控制的猛獸,向很多國家發動戰爭,尤其是侵略中國,日本和中國的梁子,算是結下了。

戳右邊點關注,茶餘飯後,帶您足不出戶觀世界!

歷史的舞台上,每個國家都扮演自己的角色,改朝換代的過程,註定是艱難的。中國是改朝換代比較頻繁的國家,人們已經習以為常了。也正是這樣的改變,讓中國不斷的發展。

日本,跟中國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古代是一個臥薪嘗膽的國家,以學習為主,近代它卻是一頭無法控制的猛獸,向很多國家發動戰爭,尤其是侵略中國,日本和中國的梁子,算是結下了。按道理說,戰爭爭奪領土,是很正常的,誰讓國力和軍事實力落後呢。但日本殘忍的戰爭手段,才是被世界譴責的關鍵。

都知道日本的天皇,在國內是很有威望的,日本人對天皇的忠臣,是其他國家無法理解的。然而,在古代,日本天皇,卻是一個沒有實權的擺設,而權力的掌控者,是日本德川幕府。

德川家康是幕府的開創者,可以說日本國內的政權,基本都在德川家族的手裡,而外國,不知天皇,只知德川幕府。由此,未來很長時間,德川幕府形成了一套系統,掌控著日本的政權。但是統治日本260多年之久的德川幕府,卻在明治天皇繼任之後,走下坡路,就連有著德川家康再世稱號的德川慶喜,都無法挽回。而是沒有反抗,「大政奉還」。這種結局,是當時日本很多政客,尤其是幕府派,無法面對的。

為何15歲的明治天皇,能夠讓龐大家族的德川幕府落敗呢?推翻了統治260多年的德川幕府呢?其實,幕府傳到德川慶喜這一代,已經有了頹廢的狀態,再加上慶喜為了改革,改變日本的現狀,學習歐洲的文化,得到一些人的贊同,也有部分人反對。隨著將要歐化的日本,倒幕派的呼聲很高,對新天皇的繼位,是有利的。幕府自身的落敗,是一方面原因,明治天皇的改政,也是推翻幕府的關鍵。

明治為了改政,擺脫了幕府的控制,四下活動,讓反對幕府的人,占領了有利的一面。隨著幕府走下坡路,明治天皇也不想被束縛,煽動了很多大臣,而且向百姓承諾了自己的未來藍圖。在大呼聲下,慶喜交權於明治天皇。他沒有反抗,也讓日本避免了一場內戰,最後為日本做出了貢獻。而慶喜的歐化日本,也被明治天皇發揚,才有了日本近代資本主義社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