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半導體謝文錄:「高算力+低功耗」MCU向AIoT化快速挺近

華強微電子 發佈 2020-01-19T23:24:03+00:00

2019年MCU在技術端主要在超低功耗、集成度、算力、可靠性上有比較大的提升。華大半導體通過潛心打磨產品技術細節,已經逐步實現了在上述方面,趕上和局部超越國際主流MCU大廠,並向國際頂尖MCU技術水平看齊。


2019年MCU在技術端主要在超低功耗、集成度、算力、可靠性上有比較大的提升。華大半導體通過潛心打磨產品技術細節,已經逐步實現了在上述方面,趕上和局部超越國際主流MCU大廠,並向國際頂尖MCU技術水平看齊。

  這對於2019年公司的MCU業務,如電池類應用、智慧交通、安防和物聯網等業務,提供了強大的助力,有力的保證了客戶研發設計的時效性和批量生產的穩定性。例如,華大半導體推出的HC32L130/L136超低功耗產品,均已面向市場推廣,且已經大批量出貨,產品具備0.45uA待機功耗、3uS喚醒時間、8KV靜電防護能力、4KV快速電脈衝防護能力,受到了物聯網客戶的熱烈追捧。我認為,2019年整個MCU的市場表現相比過去一年有微型化、低功耗、高集成度、安全性等新的特徵。

NB-IoT/LoRa/北斗模塊、交通部ETC系統、共享單車、城市水氣熱表、城市級無線煙感、多制式無線模塊、可攜式醫療電子、可穿戴設備等應用市場是華大半導體業務增長的主力軍。這背後體現的是華大半導體完善的產品質量管理體系,體現在產品的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指標上,同時還有強健的供應鏈體系,給客戶提供了有力的供貨保障。作為中國電子旗下的一家專注MCU相關技術的企業,華大半導體已將智慧卡晶片做到全球第四、中國第一,從中獲取了不少MCU設計經驗與批量生產經驗,公司也擁有宏大的戰略目標和雄厚的資金,在這些因素的推動下,華大半導體已經針對不同領域設計出了多款傑出的晶片。例如在超低功耗MCU方面,華大半導體是國內絕對領先的MCU供應商,其HC32L系列產品在超低功耗性能與EMC可靠性方面已經超越了國際傳統MCU大廠的對應產品。

  在AIoT應用浪潮驅使下,我們認為MCU會主要聚焦於消費類電子、安全物聯網、智慧醫療、智能建築、白電和工業4.0等應用市場。而在技術端,MCU在2020年會有以下新的演變趨勢:在晶片設計層面,MCU將支持更低的工作電壓,ADC的位數和採樣精度更高,集成邊緣計算和DNN(深度神經網絡)算法,晶片的算力也將大幅提升。在軟體和應用層面,MCU加強與中國軟體企業合作,打造自主可控的嵌入式系統生態環境,比如華為Lite OS、阿里AliOS、騰訊TencentOS和RT-thread等。在工藝層面,國產MCU將進一步採用更先進的工藝水平,華大半導體推出的高性能HC32F460系列產品,這顆晶片採用40nm製造工藝,保證了低功耗、高算力的兼容性。

  我們認為AIoT時代的MCU,會更偏向於AI,為了滿足實時性、安全性、低功耗和智能化的需求,MCU將集成邊緣計算、DNN(深度神經網絡)算法、高算力等AI特性。但AIOT服務於物聯網雲管端的生態系統,所以除了AI的特性,IOT的部分特性也將保留,以滿足廣泛的物聯網應用。華大MCU的高性能HC32F460系列產品已經準備好在各類邊緣計算的節點上貢獻自己充沛的「算力」,同時兼顧到低功耗特性。

  華大半導體非常看好MCU的國產替代;目前國家對半導體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有相應的政策鼓勵,國產MCU也會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受益。尤其鼓勵國產替代的政策,更是給本土MCU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其他如國內MCU企業一方面是沒有國際MCU大廠的各種歷史包袱,輕裝上陣;國內也有成熟的Flash工藝支撐和價格優勢;國產MCU廠商能更及時有效地提供MCU應用開發相應的技術支持,加快客戶實現想要開發的新產品等都是支持本土MCU發展的後盾,CU的國產替代主要會聚焦於消費類電子、安全物聯網、白電和工業控制市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