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會兩成員逃到海外,都當上國王,國土比日本大,至今說漢語

宋知事 發佈 2020-01-29T14:44:56+00:00

喜歡金庸先生小說的朋友,想必都知道天地會這個組織,也知道「平生不見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的總舵主陳近南。

喜歡金庸先生小說的朋友,想必都知道天地會這個組織,也知道「平生不見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的總舵主陳近南。正所謂是藝術來源於生活,天地會和陳近南不僅存在於小說中,還存在於現實中。據相關資料記載:天地會是讓清廷頭疼不已的秘密社會勢力之一。

因拜天為父拜地為母而得名。主要成員以下層窮苦勞動人民為主。整個組織以反清復明,替天行道和劫富濟貧為立會宗旨。總舵主陳近南,本名陳永華,福建漳州人氏,是清朝時期台灣的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化教育的奠基人。晚清時期,天地會遭到清廷嚴厲打擊,主要勢力發展到海外,於東南亞和美洲華僑中廣泛流傳。致公堂和三合會就是脫胎於天地會的組織。不過現在的三合會已經變質為了黑社會組織。而致公堂現在脫胎為了中國致公黨。天地會除了這兩個分支外,其兩個成員還創立了兩個國家,論國土面積比日本都大。哪兩個國家呢?

第一,蘭芳大統制共和國,創立者羅芳伯。羅芳伯出生於公元1738年。自幼文武超群,做事勤快,人品也很好,因而「鄉里稱之」。但科舉之路卻始終不順,屢試不中,入仕無望之下就加入了天地會。在天地會中,羅芳伯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參加了很多次暗中起義。雖然起義都成功了,但生活依舊貧苦。公元1772年,34歲的羅芳伯為了「逃避」貧窮,踏上了出洋開採金山的熱潮。帶著幾位同鄉自廣州虎門乘船啟程,一路上路過瓊崖、西沙、菲律賓,橫過赤道,最終到達「採金」地點—婆羅洲島。

到達婆羅洲島不久後,羅芳伯就組建了「採金公司」,開採金礦,為改變生活而奮鬥。金礦的成功開採使當地很多人都擺脫了貧窮,推動了經濟形勢的發展。之後,他還團結當地華人,組建「同鄉會」。同時聯合婆羅洲島的蘇丹,齊心擊退外來入侵者,在很短的時間內打敗了蘭臘、萬諸居、斯芳坪等地區的土匪和海盜勢力。羅芳伯因出色的指揮和領導能力被眾人一致推舉為領袖。打敗匪盜前羅芳伯手下已有三萬之眾,打敗匪盜後,又有二十多萬人主動歸順他。當地的蘇丹也主動讓位給他。公元1777年,羅芳伯建立蘭芳大統制共和國,定都於東萬律(今坤甸),定年號為蘭芳。國內的110萬百姓擁戴稱呼他為「大唐總長」,也尊稱他為坤甸王。 公元1886年,存在了110年的蘭芳共和國,被荷蘭殖民者滅亡。

第二,戴燕王國,創立者吳元盛。吳元盛是廣州嘉應人。在乾隆皇帝統治後期因起義計劃泄露,被迫遠逃到東南亞的婆羅洲島。在逃到婆羅洲島前,他和羅芳伯同在天地會中。18世紀中期,吳元盛在婆羅洲島創立了極有影響力的聚勝公司,被推舉為首領。羅芳伯成為坤甸王后,派遣他駐守在坤甸河北部的戴燕王國。當時,戴燕王國國王很是殘暴,百姓都怨恨他。公元1783年,吳元盛殺死了殘暴的戴燕王國國王。戴燕王死後,國中百姓為報答吳元盛的脫離苦海之恩,就擁戴他為戴燕王國新國王。

吳元盛去世後,因兒子年幼,遺孀繼位為女王。自此,戴燕國王位由吳氏傳承四代,一直到19世紀中葉時,整個王國淪為荷蘭殖民地而宣告滅亡。但至今為止,這兩個地方仍流傳著漢語七大方言之一的客家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