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很多人不知道的育兒真理:孩子的攻擊性,都是愛的悲劇性表達

清寶姆媽 發佈 2020-03-03T07:43:27+00:00

話題下,有很多父母都在傾訴自家孩子各種打人、罵人、摔東西等各種惱人行為,而自己不得不做出懲罰舉動。有媽媽稱自己孩子生氣時會反覆說,「媽媽我要殺了你!」憤怒至極的她終於忍無可忍狠狠抽了孩子一頓。

01

微博上有個話題,叫#收拾熊孩子最狠的那一次#。

話題下,有很多父母都在傾訴自家孩子各種打人、罵人、摔東西等各種惱人行為,而自己不得不做出懲罰舉動。

有媽媽稱自己孩子生氣時會反覆說,「媽媽我要殺了你!」憤怒至極的她終於忍無可忍狠狠抽了孩子一頓。

媽媽的憤怒與心酸,做父母的都非常能夠理解:

一方面覺得自己的教育如此失敗,含辛茹苦撫養的孩子,居然如此惡毒的攻擊自己;

一方面又對孩子的行為難以接受,這些惡習如果不嚴加管教,以後恐怕會成為禍害。

究竟是為什麼,孩子會說出這樣的話?



02

馬歇爾·盧森堡曾說:

大多數暴力的根源,在於我們忽視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將衝突歸咎於對方。

孩子不想上幼兒園,於是他拚命哭鬧、在地上打滾,甚至當著老師的面大喊「我要把幼兒園燒掉」。

你以為他只是「分離焦慮」,可能過一段時間就好。

而他其實是想告訴你:

別的小朋友都會交朋友,但我不知道該怎麼做,媽媽我需要你來幫幫我!

孩子最近不僅對人愛理不理,還學會了頂嘴,甚至把你們給他買的生日禮物丟進垃圾桶。

你認為他不懂珍惜,缺乏管教。

而他其實是想告訴你:

我希望你們不要一邊唱生日歌一邊看手機,爸爸接電話、媽媽回微信,留我一個人在吃蛋糕……我希望能得到你們全心全意的愛!

遺憾的是,孩子並不會用這樣的語言,來表達內心真實的呼喚。

他們只會用最直接的哭泣、抗拒、吵鬧、甚至粗暴的語言,來喚起我們的注意。

「注意」是被喚起了,但我們往往會給孩子安上「不懂禮貌」、「自私」、「脾氣大」的標籤,然後使用懲罰的方式,以圖讓孩子深刻認識錯誤,從而改變自己的行為。

如果你知道孩子拳打腳踢的背後是呼喚你的陪伴,冷漠抗拒的背後是奢求你的關注,你還會對他揚起巴掌嗎?

孩子的攻擊性,都是愛的悲劇性表達。


03

如果孩子不會表達愛的真實需求,那我們該怎麼學會去看見他?

當孩子表達憤怒時,父母最容易做出的第一反應,如果不是懲罰,那就是講道理。

但是,越講道理,孩子就會越聽話嗎?

電影《傳奇的誕生》,曾展現了球王貝利打架、撒謊的混亂童年。

富家子弟在街頭嘲笑他只會補鞋子和擦地板,甚至當眾喊他外號以示侮辱(貝利並非其本名,而是一個外號),於是他狠狠和對方幹了一架。

回到家裡,他卻和媽媽撒謊臉上的傷是被老師打的。

貝利認為自己肯定會被狠狠懲罰。

但洞悉一切的父親,並沒有譴責貝利。

父親告訴他:

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也經常打架,特別是大孩子叫我外號的時候(分享同樣感受);

可是長大後我明白了,打架是出於不安全感(平和表達觀點);

如果你想成為職業球員,就不能羞於承認你自己(用同理心,回應孩子的行為)。

心理學上有種溝通方式叫「同理溝通」,它主張先接納孩子的情緒、識別孩子的需求,在彼此放鬆下來以後,再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接納情緒,並不代表接納行為和態度,我們依舊可以平和的表達自己的觀點。

比起嚴厲懲罰,同理心的溝通方式更能走進孩子的真實內心。

這時孩子才會願意告訴我們:

他經歷了什麼,

他感受到什麼,

他又渴望得到什麼。

04

我們常對孩子生氣,不僅僅是因為孩子的暴力情緒讓我們憤怒。

更因為是我們對無法掌控孩子情緒的沮喪——孩子的吵鬧,老闆的呵斥、生活的壓力,我們是將自己對生活失控的憤怒,投射到了幼小的孩子身上。

往往我們自己都是一座孤島,自身的疲憊、空乏,何來力量去施展我們的愛與慈悲,去關照孩子的真實需求?

不如帶著孩子一起,來做一次家庭繪畫療愈。

大家一起畫一個「愛的小屋」,然後輪流表達在這個愛之家裡,自己最想得到家人怎樣的關照。

爸爸說,我經常加班,吃飯時還要接電話,是希望能多賺點,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原來爸爸需要的是理解。

媽媽說,我經常在拖地和洗碗的時候發脾氣,是希望你們能幫助我,讓我得到休息。——媽媽需要的是幫助。

孩子說,我有時候對你們大喊大叫,是因為我說話常被你們不耐煩地打斷,我希望你們能安靜的聽我說話!——孩子需要的是傾聽。

然後,把這個記載著家人需求關鍵詞的畫,張貼在家裡顯眼的位置。

家人在一起,每天就做一個行為來滿足彼此的需求:

爸爸主動幫媽媽洗碗;

媽媽和孩子一起打電話給加班的爸爸,感謝爸爸為家人的付出;

開一個家庭會議,在父母不能打斷的要求下,給孩子專屬時間發表建議。

心理學上曾有一段描述,曾告訴我們「被看見」的真實意義:

站在你面前的那個人,如果你只看見他的行為,你並沒有看見他。

如果你能夠關心到他行為背後的意圖,你開始看到這個人。

如果你還能聽到他內心的渴望與需要,這時,他才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被你看見。

越是愛發脾氣的孩子,越是需要你來愛他。

但要記得愛始於看見,看見別人的前提是你先看見了自己。


撰稿:貝帥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