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最經典的一場戰役,曾滅項羽20萬大軍,曾國藩:此計斷不可信

可樂侃史 發佈 2020-05-10T18:07:23+00:00

《孫子兵法》中講到「兵者,詭道也。意思是說行軍打仗,就要用變化無常之術迷惑欺騙敵人。而《北齊書》中也說過:「事貴應機,兵不厭詐。

引言

《孫子兵法》中講到「兵者,詭道也。」意思是說行軍打仗,就要用變化無常之術迷惑欺騙敵人。而《北齊書》中也說過:「事貴應機,兵不厭詐。」縱觀古今,凡是著名的軍事家,不僅擅長兵法,而且都將兵法「詭」道運用到了極致。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俗語概述的便是漢初三傑之一,赫赫有名的大軍師韓信的一生。韓信的一生經歷了無數戰爭,很多都是古代戰爭史上不可複製的「戰爭奇蹟」。而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個故事,便是韓信這諸多戰役中一個。

01

眾多的經典戰役之中,被傳得神乎其神的就有「濰水之戰」。漢高祖4年(公元前203年),韓信剛剛率兵滅了齊國,而此時的劉邦和項羽則在滎陽地區展開拉鋸戰。韓信則揮軍來到了項羽的老巢所在地,此時的項羽卻無暇分身。因此,項羽只得派出自己的愛將龍且,率20萬大軍前往阻止韓信,而兩支軍隊正好在濰水相遇了。

戰前,韓信命令部下緊急趕製1萬多個沙袋。隨後,他便將趕製好的沙袋全部投入到了濰水之中。緊接著韓信又將部隊一分為二,讓一部分人過河和龍且的部隊作戰,但不可戀戰。並且下令,與龍且的部隊交手之後,便可假裝不敵,「倉皇」逃回。

戰爭開始之後,一切都按韓信的部署進行,而好大喜功的龍且果然輕敵。看到韓信的部下敗逃,他信心滿滿的對自己的部下說,他和韓信是老相識了,對於韓信他非常了解。此戰不足為懼,等到消滅了韓信及其部下,韓信剛剛攻下的齊國也會是他們的。

02

當韓信所派出的部隊倉皇逃回對岸之後,龍且便下令自己的部下渡河作戰。但誰知渡河到一半的時候,韓信就命人將之前做的簡易堤壩破開,濰水之中的龍且部下全數被河水沖走,頓時損失過半。而剩下的士兵見此慘狀,紛紛驚慌不已,四散逃跑。兩軍交戰,最忌軍心不穩。所以接下來的戰勢,就相當於簡單了——尚未渡河的軍隊看到前方部隊的遭遇,拔腿而跑;少數渡河成功的士兵則遭到了韓信部下的三面合圍,最終全軍覆沒。而龍且本人,則被韓信手下丁復親手斬殺。

經此一役,三分之二的天下已歸劉邦所有,項羽的滅亡勢不可擋。濰水之戰的成功,正是人們常說的「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這場出奇制勝的戰役被後世之人奉為經典,並被司馬遷記載到了《史記》當中。

03

濰水之戰之後,很多人多次效仿韓信的計謀。但奇怪的是沒有一個人能夠成功。到了晚清的時候,曾國藩曾在對陣太平軍的時候,也使用過一次,但也毫無意外的失敗了。戰敗之後的曾國藩痛定思痛,他將濰水之戰的每個細節都進行了分析。

最終曾國藩得出的結論是::「濰水之戰」應當是司馬遷杜撰的。並將自己的分析結果記載到了自己的日記當中,大致意思就是說,沙袋根本堵不住大河之水,而能夠被沙袋堵住的河水,應當水流量不大。前者無法達到「濰水之戰」的效果,後者更是沒有任何的殺傷力,所以他斷定韓信的濰水之戰應該是謠言。

曾國藩認為,史書大多數是文人所記,而文人大多不懂軍事,就是《史記》、《漢書》一類嚴謹的史書,仍然鬧了很多笑話,記載了很多離奇而不真實的故事。因此此戰之後,曾國藩就不再研究《三國演義》一類的奇謀小說,而是轉向了更加現實的《紀效新書》。《紀效新書》的作者是戚繼光,戚繼光是明朝有名的抗倭將領,精通軍事,所寫的兵書更加可靠真實。

不過,韓信「濰水之戰」之謎到現在也沒個定論,有可能是杜撰的,但也有可能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並且韓信一生的戰績毋庸置疑,龍且也確實是被韓信所殺,只是濰水之戰中的細節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結語

歷史上很多的經典戰役都難以複製。比如戰國齊國將領田單的火牛陣。安史之亂的時候,就有人試圖模仿火牛陣,事實卻是牛因為尾巴受傷而四處亂竄,衝垮了己方的陣型。這可能就是盡信書不如無書,一切書本上學來的東西還是要通過實踐去證明,否則也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

參考資料:

《孫子兵法始計篇》

《史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