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細胞怕什麼?其實癌細胞以前也是正常細胞,惡化都是我們造成的

腫瘤科江教授 發佈 2020-01-01T17:32:43+00:00

它就是我們血液的巡警,游弋在血液中,分布於全身各器官,一旦發現細菌、病毒和體內病變、癌變、衰老的細胞,便實施免疫攻擊,同時活化其他免疫細胞,共同作戰,殺傷和清除體內有害細胞。

在你們很多諷刺漫畫中,我是一個面目猙獰、頭上長角、手裡拿叉的惡魔。每次看到自己被描繪成這個樣子,我的內心都充滿了委屈。

曾經,我們也是和平共處的朋友。我出生就住在你們體內,那時我還是一個正常細胞,和我的兄弟姐妹一樣,在你們的身體里無憂地遊走。

但你們吃的食物、喝的水、做的事,讓我某一天一覺醒來時,發現自己變成了另一幅模樣——一個陌生的、毀了容的自己。我開始長得越來越詭異。和其他兄弟相比,我因形狀奇怪、大小不一而顯得「鶴立雞群」。更可怕的是,我發現自己開始無休止地分裂,就算我想要控制,也「根本停不下來」。

自從「長殘」以後,我的心理也出現了扭曲,開始變得不安分,渴望四處折騰,這是我們癌細胞和良性腫瘤的一個重大區別。

它們太老實,只會等著「任人宰割」,而狡猾的我們則不然,我們順著你們的循環系統、淋巴、血液玩遍你們的全身,還覺得過不足癮。我也不想這麼搞破壞,可是,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不知何時開始,我發現自己開始變得更加強壯起來。我好像很輕易就能破壞你們身體里各組織、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凡是有我足跡的地方就再也沒有了好的土壤,我發現你們開始痛苦不堪,漸漸虛弱下去。

你們開始仇視我、攻擊我、討厭我,想盡一切辦法將我斬盡殺絕。可是,我又何嘗不是在恨著我自己?如果下面的建議能夠幫助你們殺害我、控制我、遠離我,我真的在所不惜!

天天喝水

天津市腫瘤醫院泌尿腫瘤科主任醫師姚欣在2012年2月9健康時報癌症版刊文介紹,多喝水可以防膀胱癌。

這是因為飲水量多了,就會使尿液較多,致癌物質在尿液中的濃度就不會太高,如果每天喝水較少,膀胱中的尿液就會減少,致癌物質在尿液中濃度較高,從而會對膀胱黏膜造成刺激。⑤

記住:每天要養成喝水的好習慣,最好每半個小時提醒自己喝些水,不要因為忙工作不顧喝水從而為患癌埋下風險。


保持好心情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內科主任劉雲鵬接受瀋陽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整理出好心情抗癌,這是不用花一分錢的抗癌方法。」

在不良情緒反應中,與癌症關係密切的是抑鬱、強烈的挫折感、無望和無助等。有人認為是「抑鬱催化了腫瘤」。嚴重的抑鬱傾向者,死於癌症的危險高出普通人3倍。比如,重症抑鬱症的女性患者更容易患乳腺癌,而且患上癌症後的預後更差。

記住:我們需要多與人交流,在跟別人的交流過程中能夠釋放和緩解壓力,很多糾結的事情通過跟別人的交流能夠得到幫助和釋放。

及時戒菸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科原主任袁鳳蘭在2016年3月18健康時報癌症版刊文指出,菸酒是打開癌症大門的推手,每天吸菸20支以上的人,患癌風險比不吸菸者高出若干倍,且女性比男性患癌風險更大。

您可千萬別說:我家二大爺吸了一輩子煙了照樣活到80歲,這只是個例,也是您的自我安慰。吸菸不僅和肺癌有關,它還會讓人更易得胃癌、結直腸癌、宮頸癌、乳腺癌等癌症,都是鐵證如山。

記住:及時戒菸,任何時候都不晚!


喜歡走路

近幾年有個流行的詞叫「懶癌」,是比喻一個人懶到不可救藥。其實太懶真的可能得癌症,這和懶得運動有很大關係。

袁鳳蘭表示,目前已經可以證實的是,每天堅持30分鐘以上運動,患癌風險就能有效降低。

記住:最推薦的運動就是推薦走路。走路時要做到抬頭挺胸大步走,走路時手也別閒著,要時而兩臂揮起,時而用手指抓手心,既有利於局部按摩,又能讓你的心情更加愉悅。

怕你口味清淡

胃癌與不良飲食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尤其是過多食鹽對胃部傷害很大。

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OO醫院腫瘤科原主任歐陽學農在2011年10月14日健康時報癌症版解釋,食鹽的高滲透壓會對胃黏膜造成直接損害,出現充血、水腫、糜爛、潰瘍、壞死和出血等一系列病理改變,同時還能使胃酸分泌減少,胃黏膜易受攻擊。

最關鍵的是高鹽食物含大量的硝酸鹽,它在胃內被還原菌轉變為亞硝酸鹽,然後與食物中的胺結合成亞硝酸胺,具有很強的致癌性,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

記住:

① 每天每人總攝鹽量別超過6克。

②經亞硝酸鹽處理的食品,如香腸、火腿、午餐肉及醃製的肉類製品也含有少量亞硝胺類致癌物質,也不能經常食用。


愛曬太陽

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放射腫瘤科主任醫師康靜波在2013年10月28日健康時報癌症版刊文,在適度的太陽光下活動,有利於預防結腸癌和乳腺癌等多種癌症。

人體的許多組織和器官當中都存在維生素D受體。維生素D的活性形式可以有效抑制細胞增殖,誘導細胞成熟,對於B和T淋巴細胞的免疫調節活性也具有重要意義。在接觸日光的時候,人體會自動合成維生素D。

人們很早就發現,赤道居民乳腺癌、結腸癌、卵巢癌、攝護腺癌等疾病發病率很低,而北方寒冷地區居民發病率增高。顯然,活化維生素D的合成對於調節細胞的增殖和分化是必要的。④

記住:多在戶外或者打開窗戶曬太陽。時間一般10~20分鐘即可。

有充足的睡眠

中國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腫瘤科主任李忠在2015年12月7日健康時報癌症版刊文,在臨床診療中,大部分腫瘤患者都有過睡眠不良的經歷。

中醫學認為,人體之所以會生病,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陰陽失調,癌症發生也不例外。現代人白天工作忙碌,晚上又習慣熬夜,不注意按時入睡,損害身體原本健康適宜的內環境,長此以往,讓人處於亞健康狀態,給癌細胞的產生與增殖擴散提供有利條件。

在夜間,人體內會產生一種褪黑激素,它所具有的抗氧化性能夠保護體內氧化物對脫氧核糖核酸(DNA)造成損害,同時它還可以抑制另外一種荷爾蒙——雌激素的產生,這種雌激素能夠促使某些腫瘤的生長和發展。乳腺癌高發女性群體大多都從事夜間輪班制工作。

記住:晚上在子時之前(11時之前)最好入睡。午覺則只需在午時(11時~13時)休息30分鐘即可。


保持好身材

人們一胖不但拉低顏值,還成了健康的絆腳石。

袁鳳蘭指出,英國研究人員曾對524萬人進行了長達7年半的追蹤調查後發現,體質指數與子宮癌、甲狀腺癌、腎癌、膽囊癌等17種癌症都有顯著的相關性。體質指數(BMI)等於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記住:牢記「8580」,維持體重預防癌症。

85:指標準體重中,男性腰圍要控制在85厘米以內;

80:女性腰圍不應該超過80厘米。

重視定期體檢

「我身體很好,上次查過沒什麼問題,不用定期查」、「單位出錢我就查,要我自己出錢就算了」……很多人嫌麻煩,怕花錢,不重視定期體檢。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科副主任張凱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為了自己的健康,早檢查、早診斷、早治療。

人體免疫系統抵抗癌細胞

腫瘤的產生

很多基因和環境因素都能造成腫瘤的產生,比如說從太陽來的紫外線能夠損傷黑素細胞中的DNA和其他結構,黑素細胞就是在皮膚中產生色素的細胞

從紫外線來的對黑素細胞的慢性損傷,其實就是導致一種皮膚癌症——黑色素瘤的主要原因,當黑色素瘤開始生長時,它們最終可以遷移到身體中的其他位置,比如說肝和肺。

◆免疫系統善於殺敵的重要角色:

NK細胞、DC(樹突狀)細胞、T細胞

免疫系統中的細胞其實一直都在監控著我們身體中的組織,自然殺傷細胞簡稱NK細胞會向這些受到損傷的癌細胞釋放和應激反應相關的分子。

樹突狀細胞簡稱DC細胞能夠激活細胞毒性T細胞,這些細胞毒性T細胞能夠用他們的T細胞受體和其他輔助受體呈遞和腫瘤相關的抗原,一旦被激活,NK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便會釋放穿孔素和顆粒酶,這些分子能夠在腫瘤細胞的表面穿孔,進而使得它們發生細胞凋亡。

輔助T細胞也在這些反應中起作用,它們幫助DC(樹突狀細胞)激活細胞毒性T細胞,同時還釋放,諸如γ干擾素這樣的細胞因子,以招募更多的自然殺傷細胞。

◆ 腫瘤為什麼這麼難被消滅?

如果腫瘤細胞的基因發生了改變,便有可能使得它們存活下來,這也意味著腫瘤細胞常常都是異質性的,比如說,腫瘤細胞通過基因的改變也許就可以不再表達那些被NK細胞識別的分子,當免疫系統繼續遇到這些變種的腫瘤細胞時,它便能發現它無法感知的細胞變得越來越多,這就是免疫編輯的概念。同時,這也導致了不能被免疫系統識別的腫瘤出現。

一些腫瘤細胞會高度表達諸如PDL-1這種抑制T細胞活性的分子,PDL-1會和T細胞上的PDL-1受體結合併抑制其活性,這就是免疫檢查點。除此之外,腫瘤細胞還能吸引那些具有抑制其他免疫細胞功能的免疫細胞,以此來促進腫瘤的生長,這些免疫抑制的細胞包括了調節T細胞及其他特定類型的骨髓細胞。

所以說腫瘤微環境就像是一場來自相互對應的免疫反應的戰役,免疫系統實際上是一方面攻擊著腫瘤細胞,一方面卻又幫助著它生長。

◆ 科學家們為人體免疫系統制定的兩種殺敵方案

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免疫治療這種方案以加強免疫系統的攻擊作用:

一種方法便是過繼細胞療法,從黑色素瘤患者身體中篩選出那些能有效攻擊腫瘤細胞的細胞毒性T細胞,最強的細胞毒性T細胞(經培養增殖後)會被重新注射回患者體內。用諸如白介素II和干擾素α的細胞因子來治療,也能夠加強患者體內抗腫瘤免疫細胞的活性。

另外一種方法便是針對免疫檢查點的,比如說,那些能夠和PD-1受體的抗體,便能夠阻止它對T細胞的失活作用,另外一個常用的免疫檢查點是CTLA-4,把這類分子給抑制掉便能夠幫助樹突狀細胞發揮對抗腫瘤的T細胞反應的促進作用。

◆ 免疫療法被慢慢證明可以用於治療多種腫瘤

並不是所有的病人都會對這些免疫治療起反應,而且這些治療反應也會是會被延遲的。將免疫治療和化療以及放射療法結合在一起,往往能夠在一些病人身上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免疫治療自身也是可以組合在一起使用的,比如說PD-1和CTLA-4的阻斷劑如果結合在一起使用,可以促進治療反應的發生。

以加強免疫功能為原理的這種療法也可能是有害的,對某些病人來說,加強的免疫系統也會去攻擊它們的正常細胞,雖然如此,目前很多臨床實驗的結果都是非常振奮人心的,免疫療法也正在被慢慢證明可以用於治療多種癌症。

基於NK細胞的腫瘤治療

針對血液惡性腫瘤的NK治療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中,包括白血病、多發骨髓瘤和骨髓異常增生性疾病。目前看來,異體NK細胞在難治型或復發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完全緩解率平均約為40%;Nina等2017年5月在著名的Br J Haematol雜誌發表了臍帶血源NK細胞聯合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33例多發性骨髓瘤Ⅱ期臨床研究結果,完全緩解和部分緩解率達79%,3年無進展生存率達52%。

實體瘤方面,黑色素瘤約一半以上瘤細胞表面呈現HLA 分子表達降低或缺失,容易受到來自NK 細胞的殺傷;結合化療治療復發轉移的乳腺癌患者,輸注異體NK細胞,獲得一定的臨床療效;異體NK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非小細胞肺癌細胞表面MHCⅠ類分子A高表達者占54%,ⅢA期這一類患者術後放化療聯合NK免疫治療,可以使實現100%3年存活率,5年存活率達到50%。總之,同種異體NK細胞過繼治療不但對血液腫瘤有效,對實體瘤也有良好的療效。

臨床數據表明輸注同種異體NK細胞同樣具有安全性,沒有任何毒副作用。總之,多項臨床研究顯示體外擴增的同種異體NK細胞的腫瘤過繼療法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結語:

NK細胞,作為免疫系統的核心部分,是人體內最有價值的先天性免疫細胞。可以抑制細菌和病毒入侵,清除癌變、病變、衰老細胞,已被醫學界公認為「人體的第一道屏障」、血液的清道夫。它就是我們血液的巡警,游弋在血液中,分布於全身各器官,一旦發現細菌、病毒和體內病變、癌變、衰老的細胞,便實施免疫攻擊,同時活化其他免疫細胞,共同作戰,殺傷和清除體內有害細胞。

目前NK細胞免疫療法已經應用於臨床治療,日本就是擁有這一項技術,所以為何赴日治癌的人越來越多。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能夠幫助更多的人是我研究的意義所在。我是免疫療法學者江教授,如果有患者朋友有關與免疫療法的問題需要解答,可以點擊我的頭像私信聯繫到我,這篇文章假如能夠幫助大家身邊有需要的人,歡迎大家轉發關注給我點讚,讓更多的人看到生存的希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