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總是懷念他:永遠的哥哥——張國榮

影片回收站 發佈 2020-05-23T18:34:14+00:00

為什麼今天我要再說哥哥張國榮?今天又不是什麼紀念日之類的?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突然想起了一個段子,就是問:你知道老子為什麼要寫《道德經》嗎?那個答案可能就是我的答案吧!在張國榮40多年的經歷中,既充滿了沉寂,也充滿了傳奇。

為什麼今天我要再說哥哥張國榮?今天又不是什麼紀念日之類的?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突然想起了一個段子,就是問:你知道老子為什麼要寫《道德經》嗎?那個答案可能就是我的答案吧!

在張國榮40多年的經歷中,既充滿了沉寂,也充滿了傳奇。沉寂,歷練了他,讓他成為了更好的自己;傳奇,鼓勵了他,讓他收穫了應有的獎勵。

如果哥哥張國榮還在的話,今年的他,已經64歲了,按照張國榮一向隨性的性格,他可能早就遠離娛樂圈,和唐鶴德(為什麼是他?你看一下他的《霸王別姬》就知道了,他是一個從一而終的人,以及他的那首歌《我》的描述)在國外安安靜靜的定居生活。

可惜,這個世上永遠沒有如果。


一、童年時的張國榮!

張國榮,1956年出生於香港的一個富貴家庭中,父親是香港裁縫大王張活海,其親戚也是很有社會地位的人。他的父親有一個正室和兩個小妾,正室就是張國榮的媽媽潘玉瑤。他的母親一共生了10個兒女,遺憾的是,有三個夭折了,張國榮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儘管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但張國榮也並沒有多享受一份愛。從張國榮記事起,父母就一直在為工作忙碌,很少在家。缺少父母疼愛和關愛的張國榮也養成了不愛說話和孤僻的性格。

張國榮有兩個媽媽,即他的親生母親和所謂的繼母。兩個女人共同分享一個男人,自然會弄得很不開心,有時會相互妒忌,相互吵架,因為這個,這個「所謂的繼母」曾經用尿淋過張國榮。

張國榮的家庭生活,對他有著很深遠的影響,張國榮成名後,曾經這樣回憶說:「很多人都認為我小時候不跟爸爸媽媽一起住,是不大可能的事。但偏偏碰巧就這麼有可能發生你們熟悉的我的身上。現在我說這些可以用過去時了,可能就沒有那種辛酸,沒有那種不開心了,但現在提起來心裡還是好象有根刺,其實現在都人到中年了,就不應該太在意自己的過去了。」

和父母常常見不上面的他,與兄長姐姐們也因為巨大的年齡差而無法親密,回首童年,張國榮用"沒有什麼值得我去記憶,沒有什麼值得我去留戀。"這樣的話做了總結。

在2001年初接受美國《時代》雜誌採訪中,張國榮語氣中暗回的是這樣一種幽怨與落寞,「我哥哥們約會女朋友的時候,我獨自躲在角落玩我的芭比娃娃。我從來沒和父親一起生活,哪怕只有一天。我父親總是打我媽媽,很恐怖。」

張國榮這樣評價自己的父母:「自小我就知道,我和阿爸說話,他有耐性去聆聽,阿媽卻是完全沒有,所以很久以來,我和阿媽連一句心裡話也無法交流。」與母親的關係比與父親更疏離。童年時代的張國榮,少年時代的張國榮,跟所有在孤獨中度過的孩子一樣,有著自己的快樂與滿足,卻遠少於寂寞與缺憾。這樣的缺憾永遠無法彌補,也造就了他自幼年至自盡前長達幾十年的孤獨感與不安全感。

小的時候張國榮住在灣仔的一幢五、六層高的樓房裡,和父母、外婆、兩個工人,還有一大班哥哥姐姐住在一起。家裡共有十個兄弟姐妹,其中老三,老四和老九在兒時夭折了,張國榮排行第十,所以又被稱為「十仔」。由於張國榮的生日和九哥的忌日是同一日,故一直被家人認為是九哥「轉世」。對於家中的「人丁興旺 」,張國榮自嘲說,「我認識的許多同學,五幾年出生的同學,家裡都有十個八個兄弟姐妹,我們叫做中等人家。出產都比較多,但品質能否保證就不知道了。」

張國榮小時候很乖,很安靜,「以前的樓房面積都較大,平時都很寧靜。就算很多客人來了,我自己一個人在房裡,他們都不知道。但我也不會大吵大鬧說沒大人陪我玩。這算是無聲的抗議吧。」因為張國榮是家裡最小的,大姐和二姐最投契,彼此有很多話聊或者有時可比比誰漂亮;五姐和六姐年齡相當;七哥和八哥又是一對;九哥夭折。八哥和張國榮隔了8歲,他們都曾經努力愛護過小國榮,但畢竟年齡有距離,大家玩的東西都不同,老爸18歲的時候張國榮才10歲,所以無論在玩的還是其他各方面都有差別。以至於小時候的張國榮孤立無援,只有六姐(家裡的工人,不是親生的六姐)和他在一起,照顧他。

雖然出生在富裕家庭,但張國榮的童年並不是好像人家想像中的那麼「sport great」(即那種有人縱容,有人寵,可以把玩具隨便扔的人),因為他根本就沒什麼玩具,有,也就那麼一點點。而最寶貴,最寶貴的也只是一輛小三輪車,帶有小鈴的那種。

這位並沒有理所當然萬千寵愛集一身,卻嘗盡世間苦澀與無盡辛酸,百般滋味縈繞心頭的「十仔」,幼年時用情最深的自然不是父母,而是自滿月起便一手拉扯他長大的奶媽「六姐」。未受到父母特別關懷疼愛的他,當然也只有「六姐」可以依託。「六姐」照顧張國榮可謂事無巨細,起居飲食乃至於傾訴心事,「六姐」替代了張國榮生活中原本缺失的父母角色,兩人之間的深厚感情也遠超一般主僕關係,彼此相依為命,互相扶持。

  五歲起,張國榮便視她做親生母親,一周七天基本都如影隨形,無論在遊樂場與小朋友嬉戲玩耍,還是去百貨公司購買物品,陪伴張國榮的只有「六姐」,加上張父及張母為工作及應酬無暇關心,更遑論在床前與之繞膝相伴,遂引致張國榮與父母關係愈發疏離。

幼年的張國榮與母親絕非毫無感情,他也曾多番向母親撒嬌,希望一嘗寵愛。可張母始終不為所動,連家人合照也撇下張國榮不顧,這恐怕也是他日後在台上渴望被眾人關注的原因之一。在冷清、失望中度過的童年,「六姐」是唯一支撐他繼續下去的支柱,令他重拾刻骨銘心的親情,在往後的成長歲月中不致失去平衡苦撐,反而真真切切體會第一顆真摯的愛心。

無論是誰,家庭都會對他個人的性格的形成造成第一個決定性影響,而命運又不過是性格的折影。

張國榮的童年是在失落與孤獨中度過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張國榮慢慢地長大。回首童年,「沒有什麼值得我去記得,沒有什麼值得我去留戀。」張國榮用這樣的話作了總結。然而在童年中,還有一件事讓張國榮記憶猶新,就是張國榮外婆的去世。

張國榮從小和他外婆住在一起,但之間的感情並不深厚,然而外婆的去世還是在張國榮幼小的心靈投上一道濃重的陰影。張國榮回憶說,「一年級時,在我身上發生了很多事。有一天我放學,六姐照常來接我。她告訴我一會兒回到家不用害怕,她說我外婆睡覺了,我問什麼叫睡覺了。我發現雖然我年齡小,但特別懂事。不知這是不是平時有空就看那些黑白的粵語電影的原因。」那時小國榮就有不好的預兆,回到家裡,看到表哥們和表姐們都全來了。舅母和他們都在哭。表哥叫小國榮來看看外婆,他們說外婆死了。外婆是死在他的房裡的,她跟小國榮住在一個較大的房間裡,死時七十五、六歲。她六十多對時就癱了,平時有人幫她梳洗和餵她吃飯。張國榮的外婆其實也是一個很孤獨的老人。因為這十多年,她基本是坐在藤椅上度過的,除有人扶她去睡覺外。張國榮見到外婆是坐在藤椅上死去,口是張開的,皮膚已呈現紫黑色了。然後有些人來收走外婆的屍體,大人也開始忙碌起來。跟著就去殯儀館,那也是張國榮第一次去殯儀館。小國榮看見外婆那幅相放在靈堂上,就有點害怕。最後到外婆大殮,即出山那天,張國榮看她的樣子沒怎麼變。入土前大家見她最後一面。堂官吩咐張國榮和哥哥姐姐們,叫他們千萬別把眼淚滴在棺材裡,否則將來死了就不可以還陽了。這是張國榮第一次親眼看見有人死了,而且還是與之朝夕相處的外婆,這大概是張國榮第一次體會到人生的悲哀和死亡的無奈。

自小,張國榮就顯出與眾不同的氣質,相當特別,比如說他常有一種奇怪的第六感,那時張國榮常替父親送貨,出入高級住宅區。有人就說張國榮的氣質是來自家躺,對此張國榮比較質疑:「阿爸是裁縫,一個裁縫的兒子,能有什麼氣質可言?只不過阿爸的出名在於,替馬龍·白蘭度等好萊塢大明星做過衣服,我時常進出他的公司,見到很多氣質優雅的人,於是就漸漸開始喜歡上了生活上的享受。」

從這個時候開始,小國榮已逐漸有了自己獨特的審美觀和夢想。「以前幫阿爸送貨,送去豪苑,已經覺得這個地方很沒,自小就覺得,這些將來一定和我有點緣分。真的,有些事情很難解釋,好像淺水灣,將來有機會我要買輛開蓬跑車,住淺水灣,有空就去兜風。不料小時候的夢想,長大之後,竟然一一實現。」在這點上,張國榮無師自通。後來,有個神秘的長輩曾經預言說:「這個不愛說話,安靜的小孩長大後會出名,出大名」,但當時大概沒人想到張國榮會以日後的輝煌成就印證此言。

凡事皆有因果。

因著父親的事業紅火,便有了張國榮的童年寂寞。

張父多半時間都忙於商務,無暇顧及家庭瑣碎,包括幾個兒女。

世間男子皆有一顆貌似寬宏的心,常常心念的是生機,是前程。不是溫柔,不是相伴,不是兒女情長。

所以,張國榮曾說:「我和Daddy 都不熟。」

二、歷練中的張國榮!

13歲那年,張國榮被家人送去英國讀書,讀書的地方是一個距離倫敦很遠的鄉村地方中學。後來,張國榮考取了利茲大學的紡織專業,父親的打算是等到他畢業回來,設計女裝,這樣就可以和父親的男裝結合。

張國榮在英國讀書的時候成績不錯,大一時還拿了獎學金。

雖是富家公子的張國榮,日子卻過得很拮据,放暑假也捨不得買很貴的機票回香港,還去朋友家開的餐館當酒保。

之後,因為張國榮父親喝酒過度中風,導致半身癱瘓,他不得中斷學業,選擇回國。

回國後的張國榮不想靠父親養著,就在外面打工掙錢,他賣過鞋、賣過牛仔褲,還在律師所打過雜。

後來,他在同學處獲知了電視台正在舉辦歌唱比賽,張國榮決定報名參加。從小把他帶大的傭人資助了他20塊錢做報名費和路費。

就這樣,張國榮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拿到了歌唱比賽的第二名,並與麗德電視台進行簽約,從而踏入娛樂圈。

除了童年的辛苦,哥哥的成長之路也頗具心酸。

剛出道的張國榮並沒有得到重用,也沒有很好的發展機會。雖然接連推出了兩張專輯,但都反響平平。唱片更是被人用一元一張的價格賣出,儘管也拍攝了幾部作品,卻都是以跑龍套和配角的身份參與,並沒有給觀眾留下太多印象。

哥哥演唱的第一首合輯歌曲是《I Like Dreamin'》,沒想到發布之後,惡評如潮。

第一次和許冠傑同台演出,熱情洋溢的哥哥剛一上台,就被觀眾趕了下去,面對質疑,哥哥像個小孩子一樣哭起來,悲痛欲絕:

「我沒有做錯事,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直到1983年,張國榮才憑藉一首《風繼續吹》走紅,但也讓哥哥接連碰壁。

泰戈爾在飛鳥集裡寫道:只有經過地獄般的磨練,才能創造出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

為了得到認可,性情直爽、純粹乾淨的哥哥並未做任何辯駁,而是選擇了默默努力。

他說,我不是一個圓滑的人,但有一顆赤子之心,我願意等機會。

「《Monica》,誰能代替你地位?」

好似平地一聲雷,在恩師黎小田的幫助下,歌曲《Monica》大火,屬於Leslie的時代真正來臨。

1985年,張國榮憑藉《monica》拿下當年的金曲獎,這首歌掀起了香港勁歌熱舞的狂潮,一時間,張國榮火遍香港。這時候,距離張國榮出道已有10年。

他的成長之路成了後來許多藝人勉勵自己的典範,在香港有著這樣一句話"連張國榮都要熬十年"。

1985年,張國榮在紅館舉辦了自己的首場演唱會,反響極為強烈,一連開了十場都座無虛席。那個時候的張國榮在歌壇成為了和譚詠麟並駕齊驅的人物。

1987年,張國榮幾乎橫掃了所有的頒獎典禮,他在紅館的演唱會開到了23場,還拿下了十大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手獎。此時的張國榮,已經站在了歌壇的頂峰。

因為張國榮的名氣和地位越來越高,各路粉絲和記者也開始拿他和譚詠麟進行比較,譚詠麟也因此宣布不再參與任何具有競爭性質的獎項角逐。

歌壇的地位越來越穩固後,張國榮在拍戲方面也漸漸走上坡路。

歌壇地位穩固後,他在影視方面的資源也直線上升。他接連出演《英雄本色》、《倩女幽魂》、《胭脂扣》等電影,都相繼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說起哥哥的演藝之路,坎坷絕不比音樂之路少。

出演第一部電影就慘遭封禁,讓哥哥蒙受不白之冤,1982年,哥哥第一次作為男一號出演《檸檬可樂》,可是,同年拍攝《鼓手》時,娛樂圈的各種不公平讓他很失望,哥哥陷入了自我懷疑,差點以為入錯行去了時裝界。

直到1986年,江湖情、兄弟情摻雜的警匪片《英雄本色》的出世,才真正鞏固了張國榮在影視界的地位。

到了拍攝《倩女幽魂》時,哥哥已然成了新人王祖賢的前輩,演技成熟了許多。

那個乾淨美好、堅持做自己的少年,終於迎來了真正屬於他的時代。

《倩女幽魂》中的寧采臣一角,更是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成為了觀眾心中唯一的寧采臣。

不僅如此,哥哥還自己做導演,拍攝了電影《煙飛煙滅》,雖然因為主題不好並未大火,但足以看出他對影視的痴迷與喜愛。

1989年,正處於演唱生涯頂峰的張國榮在舉辦演唱會的生日當天,做出了退出歌壇的驚人舉動。之後,他在加拿大隱居了一段時間,回來後,就徹底把重心放到了電影上。

那期間的張國榮作品是高產的,一年可以拍三四部作品。

《阿飛正傳》為他奪得了金像獎影帝;《霸王別姬》讓他受到了第4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提名;《東邪西毒》讓他獲得了第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男主角獎。

論是專一痴情還是冷酷反派,張國榮對角色的掌控和人物的理解總能拿捏準確。尤其是他在《霸王別姬》中飾演的程蝶衣一角,至今沒人能比他更勝一籌。

影片中,程蝶衣是個複雜且多樣性的角色,他有著女人的柔軟與嬌媚,也有著男人的強大與剛毅。他喜歡段小樓,但這份喜歡不被世俗認同,甚至還被心上人傷害。最終,程蝶衣在極度絕望和失落中,自刎。

該片上映後榮獲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此外還獲得了美國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等多項國際大獎,是唯一一部同時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美國的華語電影。

1994年憑藉此片獲得第4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貢獻獎。

影片的成功,離不開張國榮在拍攝過程中付出的心血。

拍《霸王別姬》時,他趕在開拍前到達北京,接受了數個月京劇表演集訓;高燒到39度,還繼續壓腿;為了唱好虞姬的戲,他在導演喊Ok的情況下還是把一個鏡頭拍了三十多遍;雖然普通話不標準,台詞卻從不卡殼……

正因為有這些細節,程蝶衣才活生生地出現在世人面前

哥哥的人品有多好?

拍攝《霸王別姬》時,很多內地工作人員都是張國榮的歌迷,他們鼓起勇氣給哥哥要簽名,沒想到,哥哥不僅迅速簽了名,還畢恭畢敬地挨個向粉絲道謝。

一次在澳門採訪,記者們對哥哥瘋狂提問,對他身旁的陳百強不理不睬,哥哥主動把話筒給他:「這位就是陳百強啦!不如你們也訪問一下他吧!」

程蝶衣演出成功之後,除了和唐唐電聯,哥哥還第一時間給造型師宋小川、戲曲老師張曼玲打電話致謝,後來張曼玲在採訪中談起這件事,依然忍不住落淚。

哥哥還大力推薦過王力宏、古天樂、古巨基等人,有人說,論明星的人品,沒有一個比得上張國榮。

他就是這樣純粹通透的一個人,哪怕只是芸芸浮生的一顆星,卻用自己的光輝照亮整片天空。

除了做人,哥哥對表演的純粹與尊重,也讓人感動。

不瘋魔,不成活,是對他最好的形容。

哥哥的演藝生涯里,程蝶衣是最令人難忘的一個角色。

為了達到「一笑萬古春,一啼萬古愁」的境界,哥哥堅持不用替身,從頭開始學習京戲,他忍痛剃眉毛、剃鬍須、減肥,認真學好每一個動作,為此還去拜祭了京劇大師梅蘭芳。

拍攝程蝶衣走火入魔砸玻璃那一段,哥哥為了影片效果,硬是一遍一遍砸到手流血,導演陳凱歌心疼詢問,他卻開心地笑著說:「這次總算演好了!」

程蝶衣的美,是神聖的,是超脫角色、逾越性別的,如此乾淨的靈魂,是程蝶衣,亦或者,張國榮。

影片《霸王別姬》至今牢牢排在豆瓣top 2的位置,和張國榮的精彩演繹緊密相關。

張國榮和程蝶衣,是互相成就。

或許終究無法放棄對音樂的熱愛,張國榮在1995年宣布復出歌壇,復出後的他依舊是歌壇中的頂流,推出的專輯屢屢刷新銷售記錄,他也開始一場接一場的開演唱會。

截止到2003年,他已經舉行超過300場的個人演唱會。

2000年,張國榮開始了自己的"熱情"巡迴演唱會,演唱會上的張國榮穿女裝、留長髮,引來了極大爭議。有人說他"扮女人",有人說他"扮貞子",一時間,鋪天蓋地的惡言向張國榮襲來。

有消息稱,張國榮後面患上抑鬱症,很有可能和這場風波有關。

三、懷念永遠的哥哥!


細看張國榮出道的這段經歷,不免的感慨萬千。

作為演員,他是合格的,出道26年,演過19部電視劇,61部電影,精品諸多;作為歌手,他是優秀的,出過60多張唱片,唱過260多首歌,舉辦過300多場演唱會。

可拋開這些,他又是一個普通人。他有過剛出道被觀眾丟帽子、喊下台的經歷;有過去時裝店借衣服被冷漠對待的經歷。他也是一個被抑鬱症折磨的病人……

他的一生過於輝煌,做了許多第一個。

他是赴韓開個唱的首位華人歌手;第一位被中國最大綜合性辭典《辭海》收錄的當代明星;第一位入駐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偉人殿堂"的香港明星;第一位百事可樂亞洲區的代言人。

他成為巨星,不是因為那些歌、那些電影,而是他在活著的時候,把做人這件事,做到了極致。

張國榮離開人世已經有17年,他永遠以年輕的姿態定格在我們的記憶中。正如他唱的那句歌詞一樣"你不曾真的離去,你始終在我心裡。"

想你,只因你過分美麗,因你是世間的唯一。

「我和你見過同一顆星,他曾照亮整片天空」

有人說,張國榮是世間少有的美男子。

他的臉上有一種惹人神魂顛倒的少年氣,眉宇間包含了所有的離愁悲喜,那是一種天生自帶溫柔的美麗,只一個眼神,就可以跨越千年的顛沛流離。

溫柔,細膩,英氣逼人,別說女人看了覺得心動,就連男人看了,也會驚覺恍若天人。

莫文蔚六歲的時候,第一次見到張國榮,她後來說:「Uncle Leslie簡直是一個白馬王子,我從那時開始喜歡他,一直到現在。」

和張國榮搭檔出演《阿飛正傳》的潘迪華,第一次見到他時,就被容貌驚艷:

「當時他一出場,我就覺得這個男孩太漂亮了,有巨星的感覺,將來一定會大紅大紫的!」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說得正的張國榮無疑。

如果哥哥僅僅依靠美貌被世人喜愛那麼多年,當然無可非議,可上天偏偏給了這個男子最優厚的待遇。

張國榮的歌聲之美,無人能敵。

第一次聽到《風繼續吹》這首歌時,說不出何種原因,竟然不知不覺循環了二十多遍,直到朋友提醒我:

「這首歌是哥哥唱的。」從那之後,哥哥的音樂,就再也沒有逃出過我的歌單。

不管是國語還是粵語歌,哥哥總能用他的「榮式唱腔」演唱到完美極致:

柔軟,飄逸,纏綿,憂鬱,略帶絲絲顫抖,而且每一句歌詞都含有豐富的感情。

怪不得林夕在採訪中提到,哥哥的每一首歌都帶著演,live版比錄音版更出色。

他出演的影視作品,更是讓人過目難忘。

「哥哥」一詞,出自電影《倩女幽魂》,王祖賢飾演的聶小倩,喚寧采臣一聲「哥哥」。

從那之後,我們再也沒有出戲過。

那個玉樹臨風、面容絕美的書生寧采臣,也永遠被人銘記、凝望著。

《縱橫四海》里,哥哥出演江湖大盜和發哥、紅姑出生入死,風華正茂,青春無限好。

《阿飛正傳》里,他又變成一隻沒有腳的鳥,在人間的土地上飛呀飛,一生只能下地一次。

他擁有被上帝親吻過的嗓子,被天使親自雕琢的容顏,他是無數女孩午夜夢回的情人,是滾滾紅塵里不可多得的奇才。

正如林夕所說:「五百年內,難出張國榮。」

能在各個領域做到極致優秀,非張國榮莫屬。

哥哥能照亮一個時代,和他對藝術的極度尊重、任何事都要做到極致、乾淨獨特的個人魅力緊密相關。

「他是人間不一樣的煙火,也曾在風雨里踉蹌走過」

認識哥哥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品味極度高雅的人,而且為人也特別誠懇。

只是偶爾在那張俊朗的臉上,閃過幾絲憂鬱。

童年的不幸,往往會催生獨特的個性,一個對世界緘默不言的人,並非因為內向,而是他的心中裝著所有的星空暗淡和陽光璀璨。

淡漠的親情,給他的心裡投下了一層陰影,致使他對婚姻關係極其不信任,可即便這樣,哥哥依然尊重父親、接濟母親,大大方方地追求真愛。

毛舜筠是他生命里出現的第一個女人,也是哥哥唯一公開承認深愛過的女人。

可這場不對等的感情,最後仍然以離場結尾。

戀愛中的兩個人就像天平的兩段,一個熱情似火,一個若即若離,註定要走向失衡。

從始至終,面對哥哥熱情似火的追求,毛舜筠並未徹底投入其中。

若干年後,有人採訪毛舜筠,問及當時有沒有真的和哥哥拍拖,毛舜筠說:「他覺得有,我覺得沒有。」

也許,感情從來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誰也不必苛責誰。

說起和哥哥有緣的女性,不得不提到梅艷芳。

雖然哥哥和雪梨、倪詩蓓等人有過短暫的愛情,但是和他最合拍的還是阿梅,對於哥哥來講,阿梅不是戀人,卻是友情之上的紅顏知己。

20世紀80年代,他們光環灼目,成了香港舞台上最璀璨的巨星。

有人說張國榮是男版梅艷芳,梅艷芳是女版張國榮,而對那個傳聞中的「四十之約」,其實哥哥早就回應過:「你痴線啊!」

這段惺惺相惜的友情,終究沒有轉化為愛情。

娛樂圈環境險惡,哥哥卻用一顆赤子之心對待槍林彈雨。

他的氣質遺世而獨立,感情也不同於常人,盛世明珠之燦爛,可見一斑。

「愛他生命的璀璨光火,也愛他映照的芸芸浮生」

哥哥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林青霞評價:在香港,像哥哥這樣感恩重情的人不多。

作詞家小美曾說過一段話:

「張國榮是個百分之百自我的人,喜怒好惡都會通通表現出來,在他的思維裡面只有黑與白。曾經所有的冷嘲熱諷沒有將他擊垮,反而讓他更加強大,他全然感謝每一個雪中送炭的朋友,用努力得來的成績對眾人還以顏色。」

拋開那些耀眼光環,哥哥其實是一個溫暖、乾淨、接地氣的鄰家少年,他沒有任何明星架子,喜怒溢於言表,活得真實而通透。

之前在知乎上看過一個問題:香港明星那麼多,為什麼唯獨痴迷張國榮?

有個高贊回答這樣說:

因為他代表了一個時代,他不是明星,他是我們的哥哥。

看完淚目。

無論是歌壇還是影壇又或者是好人緣,張國榮都是一步步走來。作為演藝圈的前輩,張國榮從未耍過大牌,甚至提攜過很多藝人。

黎明當年參加完比賽,張國榮第一時間約他吃飯,並把他介紹給了黃霑;

林志玲還是個小模特時,曾拍過張國榮的MV,張國榮增加了她的出場機會,還把她拉到身邊給鏡頭。

除此之外,吳宇森、王力宏、古天樂、古巨基和趙文卓等人都曾受到過張國榮的幫助。他還收養了幾位世界各地的孤兒,多次給兒童癌症基金捐款,巡迴演唱會的收入也會抽一部分捐給當地兒童基金會。

但命運有的時候總會不公,誰都沒想到,如此善良的張國榮會在日後患上抑鬱症,並因此自殺。

很多年過去,香港的名人來了又去,唯獨痴迷張國榮的人只增不減,甚至把他奉為一生的摯愛與信仰。

他去世後,經常有人傳出在國外見到哥哥的新聞,有位粉絲曾在車內鏡子裡看到過一雙和哥哥一模一樣的眼睛,傳到網絡之後無數人泣不成聲:哥哥還活著!

一個人真正的優秀,絕不僅僅是因為成就,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魅力,而張國榮就是一個純粹乾淨、讓所有人心生敬佩和憐愛的人。

「那年他開過最大的玩笑,就是給再見畫上了句號」

哥哥的一躍,讓愚人節這一天變得不再可笑。

有人說,哥哥因為演《異度空間》走火入魔,也有傳言說他與唐唐感情破裂心灰意冷,更有造謠說哥哥得了精神病。

其實,都不是。

哥哥在遺書里寫道:「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

這句絕望的發問背後,是一個生理性抑鬱症患者的無聲吶喊。

得知自己患病後,善良的哥哥不想連累別人,只告訴了大姐張綠萍,而面對其他好友,他總是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想讓別人受到傷害。

他是一個追求體面和完美的人。

比起那些不實原因,我們更願意相信,哥哥的離開,只是因為他是一個乾淨純粹、追求極度完美的人。

在他患病的這段期間中,他一邊繼續作曲寫歌錄唱片,又接連不斷的拍戲,從各個人物中進入、抽離。抑鬱症發作起來時,令他十分痛苦。

一年的時間內,他想方設法求醫問藥,能試的都試過,但還是無效。最終,抑鬱症讓一位巨星隕落。

張國榮的離去對一個人來說更是個沉重的打擊,這個人就是我們前面提及到的唐鶴德,也就是張國榮口中的唐先生。

張國榮與唐鶴德從小相識,關係極好,他的財產和唐鶴德共享,所開公司也和他聯名。

唐鶴德辭去了銀行高薪工作,專心去幫張國榮打理財務,在張國榮面臨經濟困難的時候,他把自己所有薪水都拿了出來,幫張國榮度過難關。

因為和張國榮的關係,本是普通人的唐鶴德,開始頻繁暴露在聚光燈下,遭受非議,受到狗仔騷擾。

兩人有一張很著名的照片,就是那張被各大網站評選為"本世紀最偉大的牽手"的照片,照片中的兩人大大方方,留給了偷拍記者們一個坦蕩的身影。

兩人相識二十多年,早就把彼此視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當張國榮離去後,最痛苦的人莫過於是唐鶴德了。每年的4.1號,他都會在社交平台中曬出張國榮的照片。

如今已經62歲的他獨自一人生活,處事低調,幾乎不在公眾面前露臉,僅為張國榮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上領獎、杜莎夫人蠟像館雕像揭幕,並代張國榮參加了梅艷芳和沈殿霞的葬禮…

哪怕到了最後時刻,他聯繫的人也只有助理陳淑芬,因為他知道陳淑芬是個細心的人,一定不會讓他難堪。

果不其然,哥哥「飛躍」之後,陳淑芬迅速趕到了現場,機智地做了處理,沒有讓任何破壞形象的照片流於世上,給了他最後的尊嚴和體面。

一場光輝歲月的盛宴,在那一刻戛然而止。

在哥哥的葬禮上,道路兩旁擺滿了鮮花,成千上萬名粉絲哭成了淚人。

梅艷芳、袁詠儀、鍾楚紅等人更是哭到崩潰,她們始終無法接受,那個曾經那麼摯愛的好友,從此相隔在兩個世界。

很多很多年之後,不管是好友還是粉絲,只要一提到哥哥,他們還是抑制不住眼淚的滑落。

發哥在寫給哥哥的信中說:「不經不覺Leslie已經逝世五周年,但對這故友懷念之情始終沒有減退,藝壇暫時尚未可以找到一位可以代其地位的接班人, Leslie無論唱歌或演戲都是充滿天分,他的工作態度之認真和投入,這點我很欣賞。」

毛舜筠說:「阿仔離開後,我沒有去拜過他,可能是逃避,不想接受他已經走了,我心想他很好呢,我們只是沒有聯絡而已。」

2003年11月,哥哥的生前好友梅艷芳舉辦了人生最後一場演唱會,那時候,她已經被查出罹患子宮頸癌。

她在舞台上說:好想念哥哥。

12月30日凌晨剛過,梅艷芳在醫院的病床上不治身亡。

兩位頂級巨星相繼離世,陰霾籠罩的2003年,徹底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終結。

至今,哥哥已經離開了17個春天,可他的風采依舊輝煌如初,因為「張國榮」三個字,早就不只是一個名字。

他經過了多少人的似水年華,喚醒了多少色彩斑斕的青春,又擁抱了多少孤獨寂寞的靈魂。

他代表的,是一個不可複製的時代,他寄託的,是一代人無處安放的記憶。

香港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和哥哥的歌藝演技相比,他的容貌不算什麼,和哥哥的人品相比,他的歌藝演技不算什麼。

哥哥用他純粹乾淨的一生向世人證明,什麼才是活到極致的人生。

可以說,如果沒有張國榮,上世紀的香港是不完整的,甚至可以說,上世紀,本身就不完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