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領導力》第五講:領導力第一句口訣「我來」

愛讀書的新一 發佈 2020-02-21T11:32:39+00:00

跟我來「有兩種情況:1、大家不知道方向;2、大家知道方向,但是太苦了,不一定願意做。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在聖誕節的時候,親自到庫房,跟工人們一起配送貨物,這就是貝佐斯在說」跟我來「我的感悟:」我來「這句話本身有個前提,就是自己具備勇氣,敢於站出來,挺身而出承擔責任。現在很多人不願

課程內容:

今天學習領導力修煉的第一句口訣:我來。

一、挺身而出,承擔責任

有這麼一種現象:大多數人都相當領導,只有少數人想發揮領導力。因為領導地位意味著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權利,而發揮領導力,則意味著挺身而出,承擔責任,這隻有少數人才有興趣。所以面對一個集體難題,你說「我來」。

二、說」我來「不是本性

有一個學者叫范福特,他從進化心理學的視角表達了這麼一個觀點:我們天生都是追隨者,而不是領導。主要有2個原因:

1、追隨者是隨大流,更安全

2、追隨者通過模仿來學習,避免了試錯過程中的危險代價。

1964年,在紐約街頭髮生了一樁兇殺案,一個老闆在回家途中被人殺死,整個過程半個小時,有38個人目睹,但沒有人報警或干預。兩個社會學家提出:因為旁觀者很多,都認為別人會幫忙,所以自己沒有幫忙。

在組織中,同樣也有責任擴散效應,一個集體難題涉及的人員越多,每個人感受到的責任就越小,挺身而出的可能性就越小。

三、南多的領導力

1972年有一家飛機墜毀在安第斯山脈,總共45人,其中32人倖存。他們墜毀的位置在4000米的雪山上,因為沒有食物,最終他們開始吃死去同伴的屍體,又一個叫南多的大學生,帶領一名同伴出發,走了整整10天,帶來了救援的隊伍。他主要體現了4點跟別人不同的地方:

1、有想法

2、有信心

3、有行動

4、做表率

關鍵就在於他說了」我來,因為南多站出來說了「我來」,所以他成功的拯救了整個團隊。

四、「讓我來」與「跟我來」

」我來「可以有不同的說法,面對上級和評級,你可以說」讓我來「,面對下級,可以說」跟我來「。」跟我來「有兩種情況:1、大家不知道方向;2、大家知道方向,但是太苦了,不一定願意做。

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在聖誕節的時候,親自到庫房,跟工人們一起配送貨物,這就是貝佐斯在說」跟我來「

我的感悟:

」我來「這句話本身有個前提,就是自己具備勇氣,敢於站出來,挺身而出承擔責任。現在很多人不願意主動站出來,先不說承擔責任的問題,哪怕在一場培訓中,主動舉手發言,哪怕只是談談自己的看法都不願意。

因為現在人太在意他人的眼光,害怕自己出醜,所以會回到舒適區。所以領導力的第一句口訣,在我看來首先是對於勇氣的訓練,必須擁有敢於站出來的勇氣,才能磨練好領導力。

當我們敢於說出我來,也就意味著要倒逼自己想的比別人更多,雖然不一定正確,但是一定要讓自己更大格局的去思考,這樣才能擔負起責任,帶領群眾解決問題。

同時」我來「這句口訣也是對自信點一種暗示,多說我來的人一定比其他人更具備自信。很多有想法的人往往止步於此,即便自己是正確的,也依然擔心會帶領團隊走錯地方。我之前就是這個問題,就是因為考慮的太多,所以不敢往前走。反而是那些沒想特別清楚的人,甚至有些」自負「的人,在領導的路上越走越遠。即使最後證明他是錯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