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海清:低調的豪門貴族小姐

你的好朋友 發佈 2020-05-10T17:21:49+00:00

熒幕上的海清,美麗、知性、不張揚。眾所周知,海清是一位很有藝術天分的演員,傳統樂器、戲曲、舞蹈幾乎樣樣拿手。

熒幕上的海清,美麗、知性、不張揚。現實中呢?眾所周知,海清是一位很有藝術天分的演員,傳統樂器、戲曲、舞蹈幾乎樣樣拿手。即便是不混娛樂圈,她也是一位合格的舞蹈老師、優秀的傳統樂器大師。正是藝術上的修養給她帶來了厚重的底蘊,進而影響了她做人做事的行為方式。也正是這種底蘊,造就了別有一番味道的演員海清。海清的藝術文化底蘊從何而來?


低調的貴族小姐

除了從不炒作自己外,海清工作、生活中一直非常低調。與那些把自己年幼的孩子推上前台吸金的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海清從來不對外公開自己孩子的事。直到如今,她都從未讓孩子露過臉,更不用說帶著孩子去參加節目了。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海清非常豪爽,但從來不卑不亢,把很多事情都看得很淡。

海清兒時照片

她的這種大氣與超脫除了與她的藝術修養有關外,還與她的貴族出身息息相關。海清是南京望族甘氏的後人。現如今南京的著名景點之一甘家大院,便是海清母親祖上的遺產。如今的甘家大院已經失去了往日的京昆藝術風采,但依然保留著中國士大夫的藝術審美情趣與那份超越時代的文化品格。

海清的母親是著名民樂家甘濤先生的親侄女。提起甘氏家族,在南京幾乎無人不曉。甘家祖上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的丞相甘茂,甘羅等人也是他們中的一支。甘濤三兄弟及其父親甘貢三,都是南京文藝界的名人。海清是有著甘家血脈的貴族小姐,自幼深受家學影響,琴棋書畫樣樣都要學。

海清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不喜歡唱戲吊嗓子。對甘氏後人來說,學戲、吊嗓子是每日的必修課,而淘氣的海清有自己的想法,想學習舞蹈。後來母親拗不過她,允許她學舞蹈。誰曾想,這位甘家大院走出來的姑娘,最終會在演藝圈做出這麼大的成績。


甘家大院往事

南京甘氏的輝煌歷史要從海清祖上的甘福說起。甘福生於1768年,即乾隆三十三年,當時的中國處在康乾盛世中,以GDP世界第一的身份傲居亞洲,將英國視為撮爾小國。1768年的世界一方面忙於對亞非小國的殖民爭奪,另一方面則沉迷於音樂、繪畫、文學的造夢世界中。莫扎特的最後一部交響曲D大調的《第七號交響曲K.45》就誕生於這一年。

今天的甘家大院

甘福家境殷實,父親甘國棟是清朝著名的藏書家。甘福受父親影響,一生熱愛書籍、繪畫、戲劇、音樂。甘福修建的藏書樓津逮樓便是甘家大院的雛形。甘家藏書10多萬卷,很多是宋代的善本,極為珍貴。其中就有李清照丈夫趙明誠的《金石錄》。甘家的藏書為甘福次子甘熙繼承。他曾經中過進士,在朝中做過官。甘熙於道光年間,在藏書樓舊宅的基礎上修建了甘家大院。甘家大院是南京明清三大景觀之一,也是南京保存最為完好的私人民宅。


京昆世家的輝煌與落寞

提起民國京昆藝術,必須提甘貢三。甘貢三生於1889年,繼承先祖遺風,為人謙恭。他自幼痴迷崑曲,以及笙、簫、笛、三弦等民族樂器,對京劇也同樣很有研究。上世紀20年代,甘貢三即與著名文人仇萊之等積極組織業餘崑曲活動,他們經常在復成橋畔的「江寧地方公會」舉行崑曲清唱集會,影響相當廣泛。甘貢三又廣交戲曲名家,與吳梅、皇帝的兄弟溥侗、俞振飛等組織「紫霞社」,一同切磋崑曲。甘貢三的笛子,可稱一絕,人稱「江南笛王」。

甘貢三的長子甘南軒、四子甘律之皆喜京劇,尤工老生,女兒甘長華是京昆名人,南京名票,常在電台上演唱。甘貢三的女婿汪劍耘是梅蘭芳的高足,被譽為」南京梅蘭芳。甘貢三的次子甘濤酷喜民族音樂,二胡造詣極其高深。梅蘭芳先生便是甘家大院的常客。

今日甘家大院

然而,抗日戰爭爆發後,甘家人離開了甘家大院,前往重慶避難,只留下甘貢三三子甘律之看家護院。甘律之的愛人便是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南京被日本人占領後,甘律之突然收到日本傳喚。原本以為日本人會徵用甘家大院,沒想到那位日本軍官特別喜歡中國京劇,給甘律之一個保護甘家大院的批文。在抗戰的歲月里,正是藝術本身挽救了甘家大院。

解放之後,甘貢三老先生因為解放前德高望重,救死扶傷,深受老百姓愛戴。雖然是「地主」,但被列為「開明地主」,沒有受到迫害。大院曾經被部隊占用一段時間,後來部隊離開,甘家人又住了進來。當代的時候,大院被政府闢為南京民俗博物館,甘家人陸續搬離了甘家大院。如今的甘家大院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


海清與甘家大院

前兩年,南京非遺博物館展示了一些甘家的珍貴資料,引來了很多甘氏後人前來參觀。其中有甘貢三的外孫女汪小丹、甘氏後人甘蘇、甘蘇的堂妹甘娟,也就是海清的媽媽。作為「甘氏後人」,海清就出生在甘家大院。當年父親甘汝敏帶著甘娟離開甘家大院的時候,海清才剛剛出生。

海清與母親甘娟

海清繼承了外公身上的藝術細胞。外公甘汝敏是金陵美專的學生,擅畫國畫,愛好京昆。海清耳濡目染,小時候常常站在一邊看外公寫字畫畫,也愛上了寫寫畫畫。1989年,甘家祖孫三代在江南劇場舉辦紀念演出,當時海清正在江蘇省戲校學舞蹈,所以表演了一支現代舞。然而,母親甘娟則表演了一個沒有台詞的宮女。

或許正是這種藝術世家的底蘊,讓海清在藝術道路上一路暢通。除了藝術氣息外,或許是在北方讀書所致,海清身上還多了很多豪氣與霸氣。2014年《中國好舞蹈》的節目中,為了爭奪蒙古舞選手威力斯,海清帶病拼酒一碗。在金星、方俊等極度裝逼的人面前,海清絲毫沒表現出卑下的情操,反而大膽獻舞;發現不公平時,嚮導演組施壓要加票。這就是海清,一位藝術與豪氣結合得完美的低調演員。


尾聲

「腹有詩書氣自華」,藝術積澱下來的是修養與底蘊。學學海清,低調做人,認真學習藝術,做一個氣質優雅的知性女人。洗盡鉛華,智慧是真;容顏會老,文化彌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