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隊退聯賽跟金元中超無關!豪賭世界盃,才是中國足球悲哀的根源

博士君 發佈 2020-02-08T21:27:44+00:00

2022年世界盃亞洲區是4.5個名額,更現實的說應該是4個名額,如果我們排名亞洲第5、第6,我們要衝世界盃,還算是一個「很有挑戰但很有雄心」的目標!

眾所周知,中國足協給國足定的目標是:力爭2022年世界盃出線!

同樣眾所周知的是,國足亞洲排名第9,在剛剛結束的世界盃預選賽中客場0:1輸給了排名第10的敘利亞,在2018年亞洲杯中我們特別困難的闖入了8強,說明亞洲第9的排名就是如今我們真實實力的反應!

2022年世界盃亞洲區是4.5個名額,更現實的說應該是4個名額,如果我們排名亞洲第5、第6,我們要衝世界盃,還算是一個「很有挑戰但很有雄心」的目標! 但如今我們排名亞洲第9,我們要世界盃,那就是一場碰運氣的賭博了!

沒有實力的情況下,我們選擇豪賭世界盃,這就是中國足球悲哀的根源!

賭徒心態:格外瘋狂的投機取巧,冷眼旁觀的人早已洞如觀火

在正常人的眼中,賭徒使用的招數都是歪招,而且格外的迷信運氣!中國足球豪賭世界盃幹了很多很多特別賭「運氣」的事,對外稱之為「中國特色」。說兩個例子吧。

第1件是每逢世界盃預選賽前,就中斷聯賽,搞一個超長時間的封閉集訓,希望通過1個月、2個月的集訓來提高國足隊員的戰鬥力。然後幹什麼呢?練習體能和基本功。一個成年隊員踢球踢了10幾年基本功不行,你集訓就能提高他的基本功水平?想法是特別理想的,但做法是特別天真的!但如今李鐵還是帶著鐵家軍在狂練10000米呢。

第2件事是搞了一個「u23」政策,這個政策徹底把足球規律扔到了爪哇國。大家都知道,目前國內能踢職業聯賽的年輕人特別少,水平能趕上老隊員的就少之又少。這個政策一出,才是年輕球員身價滿天飛的罪魁禍首!原本中甲、中乙的球隊都是年輕的球員再踢,如今這些球員去踢了中超少,身價也暴漲了幾十倍。關鍵問題是這種拔苗助長的做法,也不可能提高球員的水平。

水平不到就算不大,年輕人就扎紮實實訓練就行了,成年隊員該踢中甲的踢中甲、該踢中乙的中乙,踢不了職業聯賽的就當個足球教練也行,人只有在自己能勝任的崗位上工作,這事才能長久。

成批球隊退聯賽:跟中超投資人的大投入無關,更多的是足協政策

現在很多人說,因為有了恆大、上港等大俱樂部的瘋狂投入,導致中國足球進入了泡沫的金元時代,這讓中甲和中乙的小俱樂部入不敷出,紛紛退出。 所以給出的建議是限制大俱樂部的超高投入。

這就是我們拍腦門的一廂情願的想法。還是那句話,中國足球也是足球,世界足球的規律我們得遵守。 大家看世界哪個國家的豪門俱樂部不是燒錢? 曼聯、皇馬、大巴黎、拜仁不都是年年燒錢嘛,你聽誰說武磊效力的西班牙人戰績不佳是因為皇馬大把燒錢投入導致的? 你什麼時候聽說切爾西、曼城這些俱樂部大把燒錢的時候,英超中下游球隊還扛不住了? 什麼時候英超加大投入還影響英冠、英甲小球隊的生存了?

中甲、中乙的9支球隊為什麼今年集體不搞足球了?難道是因為球員工資太高付不起嗎?如果是這樣,問題就簡單了,把球員賣給那些願意買人的俱樂部嘛,這樣換來錢就可以維持運轉了嘛。之前遼足、長春亞泰、青島中能都是靠這個過日子的嘛。

問題顯然不是出在球員工資太高上,而是出在球隊的冠名贊助上!​中國足球搞了這麼多年,冠名贊助占了球隊整體收入的75%,如今足協規定球隊命名要中性化,冠名贊助費沒有了!75%的收入沒有了,中小球隊還怎麼維持?

維持不了怎麼辦?賣血唄,就是賣球員了!但請大家看清楚了,中甲和中乙的球員賣不了多少錢!在中國足壇能賣錢的本土球員就是那麼多,不是說是個本土年輕球員就能賣大錢,世界哪有那樣的好事。

​所以,反過來說,大部分的本土球員的薪水並不高!大家不要拿國腳,尤其是年輕國腳的薪水來「以偏概全」的說。

足協那些不符合規律的政策才是中小球隊維持不下去的根源

所以,​足協那些不符合規律的政策才是中小球隊維持不下去的根源!足協為何為制定這麼些普通人都看出來特別不靠譜的政策呢?因為要豪賭世界盃,一個賭徒怎麼可能停下來他那些投機取巧的做法呢?

衝擊世界盃確實是我們所有國人的願望。但只有我們實力基本接近了快出線的水平時,我們加點油,鼓足勁,拿出120%的精神去博一下,那是值得稱讚的。 現在這個實力的時候,我們該做的是扎紮實實在家裡臥薪嘗膽,埋頭苦幹,那些追逐榮耀的事兒不是現在該乾的,想干也不能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