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小孩摔倒,日本媽媽和中國媽媽反應差別大,你贊同哪個?

母嬰期刊 發佈 2020-05-10T16:58:13+00:00

中國式媽媽在遇到這種問題時,會第一時間跑到孩子面前,將孩子抱起問其有沒有摔疼;但是日式媽媽卻會站在一旁,看著孩子自己從地上爬起來。

關於子女培養這個問題,是如今所有的家庭都異常重視的。畢竟大家都盼望著自家的寶貝未來能夠變得更好,生活的更加優越,所以所有的父母們都期盼著有一個非常好的培養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因此,有不少的父母都會去學習國外家庭那些教育子女的方式。

可是他們一通學習下來,不僅沒有能夠學到國外教育方式的精髓,反而在教育自家子女上頻頻出現問題。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一種現象?在筆者看來,主要是因為我們國家的父母們在理念上沒有能夠做到真正的轉變。

就拿一個非常明顯的問題舉例,同樣是面對著孩子的摔倒,中國的家長和日本的家長在處理的方式上就有著巨大的差別。中國式媽媽在遇到這種問題時,會第一時間跑到孩子面前,將孩子抱起問其有沒有摔疼;但是日式媽媽卻會站在一旁,看著孩子自己從地上爬起來。從這樣的對比中就可以看出,中式家長對於孩子的呵護程度是相當大的,所以想要學習放手教育,父母首先就要轉變自己對孩子的理念

因此下面,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放手的方式給孩子能夠帶來怎樣的好處?

一、能夠造就子女面對坎坷的能力;​

在人成長的軌道,肯定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坎坷,所以這就需要每一個人擁有直面坎坷的力量。但是,在我們的中式家長心目當中,卻一直將孩子的保護作為自己心中的要任。雖然說這樣的念頭並沒有任何的錯誤,但是卻讓孩子將直面坎坷的能力延遲很久才能夠學會。這就相比較那些選擇放手的家庭,落後在了起跑線上。所以放手教育,可以更早地培養起孩子直面挫折的能力。

二、孩子可以擁有獨立的本領;

在這個社會當中,一個人想要立足並不單單只靠豐富的知識就足夠了,還是需要可以獨立的本領。但是獨立的本領並不是學習就可以擁有的,它是需要在生活中長期培養才能具有的一種本事。因此,停止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可以提早地使孩子具備獨立的本事。雖然在這其中,過程會非常的揪心,但是從未來的角度來看,卻能夠讓孩子可以提早的變得優秀。

三、孩子可以自主地處理問題;

在中式父母身邊,孩子肯定會受到不少的庇護,所以他們在碰到麻煩問題時,家長們都會自動地為他們進行解決。這樣看是為孩子減少了不少的負擔,但卻是讓孩子慢慢失去了個人處理問題的能力。畢竟在以後的生活當中,孩子終究是要脫離父母過活的。所以,在放手的方式之下,孩子可以變得更加的有自己的主見,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也可以獨自解決。

以上就是放手教育能夠帶來的好處,相比較中式家庭的過度保護,大家應該知道要贊同哪個了吧?不過,在放手教育這一問題上面,有一點還是需要眾多父母們關心的。那便是我們所謂的放,究竟是要我們放開什麼?首先廣大的父母們就必須放下內心的焦慮,雖然清楚放開孩子會遭遇不少的問題,家人也會有諸多的心疼,可若是不斷心存焦慮的話,是永遠無法放開的。

還有放開的並不是對於孩子的保護,當他們發現無法解決的難題時,父母還是要出面進行引導的。當然在這樣的一個過程裡面,父母給出的僅僅只是一個建議,至於孩子想不想進行採納,就是他們自己的考慮了。所以父母們切記,放手之後就別過於抓得那麼牢固,這樣不僅會讓自己感到心累,孩子也無法真正地放開做自己的事情。(作者:zyw09)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