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舞人必看!專業舞蹈演員是如何一周記住三支新舞的舞蹈動作的?

譚老談 發佈 2020-01-03T01:10:44+00:00

今天小舞就給大家解密專業舞蹈演員是靠什麼快速記住動作的,學舞的同學好好學習哦。1、音樂有樂譜,舞蹈有舞譜大家都知道音樂有樂譜,根據音樂的樂譜可以創作出各種曲調不同的音樂。

原創: 舞蹈生 舞蹈生

快樂大本營和天天向上幾乎是我們80、90後的童年記憶,給我們帶來無數的歡聲笑語。這兩個綜藝節目裡是固定的專業舞團,至少每周需要學會兩個舞蹈,而且風格類型也不一樣,這些專業舞者到底是如何在短期內記住多種類型的舞蹈動作還不出錯呢?


今天小舞就給大家解密專業舞蹈演員是靠什麼快速記住動作的,學舞的同學好好學習哦。


1、音樂有樂譜,舞蹈有舞譜

大家都知道音樂有樂譜,根據音樂的樂譜可以創作出各種曲調不同的音樂。但其實舞蹈也有舞譜,不同類型的舞蹈有對應的舞蹈基礎動作,這些基礎動作和節奏感就是舞蹈的舞譜。


比如古典舞,它的舞蹈動作講究的就是飽滿大氣,需要將肢體儘可能的延展和放大,所以不管音樂和編舞怎麼變,它的動作都會圍繞這些固定特點走。所以經常練習某種類型舞蹈的舞者,對舞種本身的動作和音律特點瞭然於心,在日常練習的舞蹈動作上稍加改變,便是一個新的舞蹈。



2 、舞蹈動作的邏輯聯繫

有了基礎的舞蹈動作,就如同有了基石和舞譜。但想要形成一個完整的舞蹈,就需要將這些基礎模塊聯結起來。善於創作某一種舞蹈類型的編舞者,都明了此類型舞蹈特有的內在聯繫。


因此編舞者和演員們在記憶過程中,一方面要記住具體動作;另一方面就是要記住整體形成的一種動勢。如在古典舞種講究「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明白了這些基礎的動勢特點之後,學起動作來,往往能夠預想到動作的走向,這也是專業舞者學動作很快的原因之一。



3、音樂節拍對舞蹈的影響

舞蹈有舞譜,音樂有樂譜,而不同類型舞蹈的舞譜自然也有對得上的樂譜。音樂可以細分為鼓點,節拍,旋律,音效,歌詞,情緒。排舞的過程,就像是DNA複製,音樂是一條DNA鏈,舞蹈動作是另一條DNA鏈,排舞就是把兩條鏈完美的結合。


例如古典舞的音樂或輕慢柔和,或磅礴大氣,舞者在平時練習中會按照固定的動作節拍卡點練習基礎動作,所以無論音樂怎麼換,都是換湯不換藥,這樣的舞蹈特點也會讓多年練習的舞者有音樂和動作記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幫助舞者更好的記住舞蹈動作。



4、肌肉記憶和音樂記憶

常常練習某個舞種,身體會有肌肉記憶,同一種動作重複多次之後,肌肉會形成條件反射,人體肌肉獲得記憶的速度十分緩慢,但一旦獲得,其遺忘的速度也十分緩慢。所以新學員的第一支舞通常是很煎熬的,他們大概要花費老學員3~5倍甚至更多的時間去記憶舞蹈動作。


另外還要花費很長一段時間熟悉動作、找感覺,上台演出還容易緊張出錯,但在有了經驗之後,再排第二支舞時就會好很多。原因是長期跳舞的人,肢體協調性比較好,肌肉記憶能力強,再者他們對音樂比較敏感,會去聽音樂,也很會配合音樂去學舞蹈,這比單純記動作又會容易很多。



5、分工合作加快排舞效率

舞蹈常常不是一整串的,而是一部分人跳一部分舞,例如街舞分breakin,poppin,jazz,hiphop,lockin等,每一個舞種的人負責自己那部分的舞,單獨排,最後再一起整合,譬如隊形的變化,走位等等,這樣的排舞效率會很高。


舉個例子,3個人一個4分鐘的舞,3個人分別solo一分鐘,再齊舞一分鐘,這種舞,實質上只要排一分鐘的舞,而不是4分鐘。而這一分鐘,以前排過的基礎塊就占有30秒,剩下30秒重點排特殊的音樂點。(即4分鐘=30秒)


總而言之,想要加強舞蹈動作的快速記憶,必須要打好基本功,讓自己習慣某種類型的舞蹈,然後學會利用音樂的節奏來記憶動作。不要單純的死記動作,從一開始養成這種習慣,之後你也能做到兩小時學會一個新的舞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