塤是我國最古老的土類樂器,其聲幽咽,可用來發沉思、懷古之情

萬卷千城 發佈 2020-03-08T11:46:16+00:00

中國有很多歷史悠久的樂器,有湖北隋州出土的距今2400年的楚國編鐘,還有《詩經》中提到的琴和瑟。不過,到目前為止,塤是中國迄今所發現的最早的一種吹奏樂器之一,大多由泥土製成。

中國有很多歷史悠久的樂器,有湖北隋州出土的距今2400年的楚國編鐘,還有《詩經》中提到的琴和瑟。不過,到目前為止,塤是中國迄今所發現的最早的一種吹奏樂器之一,大多由泥土製成。據考古學家考證,塤產生於史前時代,首次發掘是在西安的半坡遺址,該遺址記載了大約7000年前繁榮的母系氏族社會的人類文明。


塤的起源

塤是我國最古老的土類樂器,也是我國古代吹奏樂器之一。相傳塤起源於一種叫做「石流星」的田獵工具。遠古時候,人們常常用繩子系上一個石球或者泥球,投出去擊打鳥獸。有的球體中間是空的,人們掄起來一兜風能發出聲音。後來人們覺得挺好玩,就拿來吹,於是這種石流星就慢慢地演變成了塤。


後來,隨著社會進步和生產力發展,塤演化為單純的樂器,並逐漸增加音孔,發展成可以吹奏曲調的旋律樂器。

最早的塤是用石頭和骨頭製作的,後來發展成為陶制的,形狀也有多種,如扁圓形、橢圓形、球形、魚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為普遍。塤上端有吹口,底部呈平面,側壁開有音孔。

塤的發展史

塤經歷了漫長的階段,大約在四五千年前,塤由一個音孔發展到了兩個音孔,能夠吹三個音。原始社會的塤,器形多樣,比如人們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發掘的陶塤,呈橢圓形,只有吹孔,無音孔,約7000多年的歷史。到了夏商周時期,塤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商代的塤比原始時期和夏代有了較大的發展,有陶制、石制和骨制的,以陶制最為常見,形體多為平底卵形。戰國時期陶塤也為平底卵形,但也有其他形狀的。到了晚商時期,塤發展到5個音孔,能吹6個音。

到公元前7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塤已經有6個音孔,能吹出完整的5聲音階和7聲音階了。塤由一個音孔發展到6個音孔,經歷了3000多年的漫長歲月。

到了春秋時代,以和為美曾經是一個重要的音樂審美觀,「塤唱而篪和」,是儒家「和為貴」的哲學思想在音樂上的集中反映。「和」,是指內容舒緩平和,有助於教化,體現了當時的音樂審美觀念。而塤的聲音恰恰和諧動聽,其音樂功能是顯著的。



到了清代,清代宮廷所用的紅漆雲龍塤,高8.5厘米、腹徑7厘米。塤體有6個音孔,前4後2,通體紅漆,描繪金龍和祥雲紋。

到了晚清時期,新型的9孔陶塤,用江蘇宜興的紫陶製成。這種9孔塤既保持了傳統塤原有的外形和音色,又增大了音量,擴展了音域,能吹出音階和半音,使它成為可以轉調的樂器,而且音色古樸淳厚、低沉悲壯,極富特色。



9孔陶塤的面世,標誌著我國古塤重新獲得了生機。在我國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塤從一個音孔發展到3個音孔、5個音孔、6個音孔乃至八九個音孔,經歷了長達3000多年的漫長歲月,其本身也在不斷地進行序列性的發展,由此可見塤的發展史,幾乎可以說是我國古代樂器的發展史。

陶笛是根據塤製作出來的

陶笛形狀各異,大小各異,因外形、大小、材料的不同,陶笛音色也不同。這種樂器的音色優美,小的陶笛的聲音清脆嘹亮;大的陶笛的聲音低沉婉轉。陶笛還可以吹半音,轉調十分方便。這種樂器屬於晚清大眾普及型樂器,簡單易學,即使沒有音樂基礎的人,依照相應的陶笛曲譜,經過短時間練習,也能吹出令人滿意的曲子。儘管陶笛屬於大眾普及型樂器,但它同塤一樣,有極強的音樂表現力,其聲優美飄逸、低沉淒涼,音樂渲染力與塤相比毫不遜色。


陶笛和塤兩者除了外形上的些許分別外,主要分別還在於前者有哨口,後者沒有;共同點是兩者都主要以陶泥燒制的閉管式樂器,因此,「陶笛」在人們印象中,它經常與「塤」混同。但是,陶笛的鼻祖是我國的古塤和泥哨,因為我國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了這種樂器。

以古代仕女為形象設計的仕女塤

我國古代還有一種特別的塤,叫做「仕女塤」。仕女塤是空谷樂器,它是以古代仕女形象為主題設計的塤,其塤多採用我國四大名陶之一的坭興陶製作。仕女塤盡顯雍容華貴大方之氣。人們在落葉時分吹仕女塤時,和著哀婉、憂傷的古塤曲,鉛華洗凈。人們就回憶起遙遠的古代,迴轉於千年絕美惆悵的歷史畫卷中,仿佛看到古代士人在豪飲間,簪花仕女裙擺裊娜,起舞而歌。


中國古人吹塤,吹了幾千年,其聲濁而喧喧然,聲悲而幽幽然,具有一種獨特的音樂品質。也許正是塤這種特殊音色,古人在長期的藝術感受與比較中,就賦予了塤和塤的演奏一種神聖、典雅、神秘、高貴的精神氣質。從某種意義上說,塤,不是一般用來把玩的樂器,塤是一件沉思的樂器,懷古的樂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