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辛棄疾,他們的名字,是在自我「詛咒」嗎?

鴞胖文史 發佈 2020-01-30T12:57:05+00:00

為了打贏這場戰役,鴞胖和大家一樣,減少外出,勤洗手,多通風,為戰勝病魔貢獻一份綿薄之力。咱們先從「名」的由來說起吧。 中國人對「名」的重視程度,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

肺炎肆虐,疫情來襲。為了打贏這場戰役,鴞胖和大家一樣,減少外出,勤洗手,多通風,為戰勝病魔貢獻一份綿薄之力。在自我防護的同時,鴞胖也發現,兩位大神突然火起來了。他們火的原因不是奇葩的身世,也不是虛構的事跡,而是他們的名字。相信您也猜到了,這兩位大神,就是霍去病和辛棄疾。

「去病」、「棄疾」,名字裡面就帶著一股戰勝病魔的信心。那麼,您可能有疑問了,為什麼他們,會叫這個名字呢?

咱們先從「名」的由來說起吧。

中國人對「名」的重視程度,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商周時期的《禮記·祭統》中講道:

「夫鼎有銘,銘者,自名也。 以稱楊其先祖之美 而名著之後世者也。」

這就可以看出來,「銘」和「名」,是通用的。這裡的「銘」呢,其實是為祖先揚名,也就是極力稱讚祖先的豐功偉績。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從也逐漸重視自己的「名」了。《說文解字》中對「名」的解釋,就是人們重視名字的集中體現:

「名者,自命也。從口從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

天黑了,人們互相看不見,為了知道對面來者何人,就需要報上名來。既然是自己報名字,那還不起的好聽一些?不過這名字,不能起的太隨心所欲,畢竟還是得說出口的。所以久而久之,這起名字,也就有了一定之規。

這個規矩,放在咱們現在看來,叫做避諱。其實避諱,就是不能言說的內容。古人將避諱用於名字中,從先秦時期就開始了。

記載相關規定的書籍,還是《禮記》。

《禮記·曲禮上》中寫道:「名子者不以國,不以日月,不以隱疾,不以山川。」鄭玄在做注時提到:「此在常語之中,為後難諱也。」

所謂「不以國」,孔穎達疏中說:「不以本國為名。」為什麼呢?孔穎達在後文有提到:「國名受之天子,不可輒易。」 國的名字受自於天子,不可改易。

所謂「不以日月」,孔穎達說:「不以甲己丙為名。」「《春秋》魯僖公名申,蔡莊公名甲午者,周末亂世,不能如禮,或以為不以曰月二字為名也。」可能是因為日月或者甲乙丙丁等天干經常提到,不吉利,所以不以這個為名。

所謂「不以隱疾」,鄭玄註:「疾在外者,雖不得言,尚可指摘。此則無時可搖,俗語云:『隱疾難為醫。』」孔穎達疏:「謂不以體上幽隱之處疾病為名。」 也就是說,病在明處,醫者不言猶可以手指指出,若得病處乃化處,醫者不可指,則不得不說出,因此不利於避諱。

所謂「不以山川」,《左傳·桓公六年》中說:「山川則廢主。」 孔穎達疏:「廢主,謂廢其所主山川之名,不廢其所主之祭。」作為名字,不能隨意說出,要嚴加保護,這個和「不以日月」意思大致相同。

秦漢時期,在《禮記》的基礎上,人們會更加重視名字中的吉語,就是吉祥話。所以咱們會看到許多重名的人,比如「千秋」、「萬歲」、「延年」等等,這些名字,其實都是吉祥話。在這裡,咱們就要說說冠軍侯霍去病的名字了。

提到霍去病的名字,有一個您熟知的小故事。漢武帝生了一場大病,正在睡夢之中,突然聽到一個孩子的啼哭,便從夢中驚醒,說:"寡人近幾天來身體欠安,這孩子幾聲大哭,驚得我一身冷汗,病便霍然去除,朕賜名與這孩子叫'去病'怎樣?"衛少兒一聽連忙叩頭謝恩。

當然,這個故事真假咱們暫且不說,單說這個名字。去這個字,在古代,和「卻」、「棄」是相同的,所以這「去病」,也是吉祥話。希望病災退卻,有一個好身體。這和現在給孩子起名叫「寶平」、「子健」性質差不多。

多說一句,在出土的秦漢時期的竹簡當中,考古學家發現有士兵名叫「去死」,其實這個「去」,也是「卻」、「棄」的意思。「去死」,就是指「卻死」、「棄死」,意思是讓死退卻,這也是一個吉祥話。

說完了霍去病,咱們再說說新晉的另一位門神,就是辛棄疾。這個名字和霍去病的意思相同。只不過,辛棄疾有個雙保險,就是他的字。他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意思也很明顯,就是幼年平安。雖然字是成年之後才起的,但這也算是辛棄疾對於幼年平安的一種慰藉吧。

新晉的兩位門神也只是讓我們在心理上有些許安慰,但真正能讓我們打贏這場防疫攻堅戰的,依靠的是前線醫護工作者的奮鬥和我們平常注意防護的雙重努力。相信在眾志成城之下,病毒會早日散盡,畢竟,沒有什麼困難,能阻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步伐。

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