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當年修的路,為啥2000年後都不長草?專家揭秘背後真相

言午士心 發佈 2020-01-30T13:51:20+00:00

這條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陽軍事要地雲陽林光宮,北至九原郡,歷經2000多年,仍然沒有長草,展示了當年古人們的智慧。

這條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陽軍事要地雲陽林光宮,北至九原郡,歷經2000多年,仍然沒有長草,展示了當年古人們的智慧。


我國用有著悠久的歷史,秦始皇在歷史上有著非常大的名氣,後世們對於他褒貶不一,但是不可否認的就是秦始皇最為我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建立了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封建國家,這一點秦始皇嬴政功不可沒,除了我們熟知的秦始皇時期就開始建造的長城之外,秦始皇修建的另一項東西在千年之後還被後世探討。


這就是秦直道,這條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陽軍事要地雲陽林光宮,北至九原郡,也就是說從陝西省延安市到蒙古包頭市,這條秦直道全長800多公里,途徑14個縣,我們可以想像在2000年前,這樣一條知道的修建以及維護需要花費多少的財力物力以及人力,更讓人好奇的就是這條路已經過去了2000多年,仍然沒有長草。


專家就給我們透露著背後的真相了,當時沒有鋼筋混凝土,也沒有瀝青,建築工人們是怎麼做的呢?其實修建這條路的土不是一般的土,而是熟土,當時負責監造的蒙恬大將就找來了一位工匠,這位工匠將土徹底的烤制,將泥土全部都炒熟,然後入大量的鹽一起翻炒,將它們夯實在一起。


這樣子用熟土製作而成的秦直道無論怎麼壓都不會損壞,而且就算是有多少草種子落在上面都不會長草,這也是2000年後我們依舊能看到當年秦直道的原因。秦直道是秦朝留給後世的一份寶藏,但是在清朝的時候就逐漸荒廢了,有部分泥土落在上面,也長了一點不是很高的野草。


如今的秦直道被我國的考古人員發現,並且將他重新帶回到大眾的眼前,雖說修建這麼大的直道是一件非常勞民傷財的事情,但是秦直道與長城的原理相同,給我們後世展現了當年的古人們的智慧。


(文圖源自指尖看點,如有侵權,請後台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