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不平凡的登基之路

婉寧悅心靈美文 發佈 2020-05-07T18:19:03+00:00

而且因為羅馬教廷不同意他們離婚,亨利八世廢除了天主教,建立了英國的國教,自己成為英國的教主——可是,誰曾想,這樣的深寵並未持久,伴君如伴虎——為了廢掉安妮,亨利八世甚至說她和她的親兄弟亂倫,對這個她他曾經愛過的女人,他唯一的慈悲,就是允許一劍封喉,而不是用斧子砍掉頭顱。

1536年5月19日,她的母親被她的父親處死的時候,伊莉莎白不過是三歲的孩童。世事多麼無常啊,伊莉莎白的父親亨利八世對她母親安妮•博林曾經寵愛的無以復加——他為她與信奉天主教的妻子西班牙公主凱薩琳離婚,雖然當時的西班牙是歐洲第一強國。而且因為羅馬教廷不同意他們離婚,亨利八世廢除了天主教,建立了英國的國教,自己成為英國的教主——可是,誰曾想,這樣的深寵並未持久,伴君如伴虎——為了廢掉安妮,亨利八世甚至說她和她的親兄弟亂倫,對這個她他曾經愛過的女人,他唯一的慈悲,就是允許一劍封喉,而不是用斧子砍掉頭顱。

伊莉莎白似乎有些早熟,在三歲的年齡,選擇忘了自己的母親。雖然她被廢除了自己的威爾斯公主封號,雖然她又被父親宣布為私生子,雖然她甚至失去了自己的侍女——那個待她甚好的侍女被分配給她的弟弟(安妮死後,亨利八世又娶了簡• 西摩,誕下了他朝思夢想的繼承人愛德華),她依然有父親,她想好好活下去。

她是一個讓父親驕傲的女兒,很小的時候,就精通法語、拉丁語以及希臘語。1544年,亨利八世恢復了她和比她大17歲的同父異母姐姐瑪麗的王位繼承權。12歲那年,她送給父親的聖誕禮物,是她親手製作的一本書,封面自然是請人裝幀過,華麗而考究,可是裡面的內容全是她手工抄寫的,清一色的義大利斜體,沒有半點瑕疵。

1546年,她送給父親一幅她的肖像畫,初長成的英國公主靈秀端莊,纖長的手放在一本書上,身旁還放著聖經,她想讓父親看見她的好學和虔誠。

歲月本來可以這樣靜好下去,她雖然失去母親,卻有父親的庇護。

然而天降大任於斯人,一定會讓他(她)吃凡人不能吃的苦,以成就他(她)那凡人不能成就的事業。

1546年的聖誕節,英國王宮格外地陰鬱,亨利八世腿疾復發,日趨嚴重,12月31日凌晨2點,不治身亡。為了保證權力正常交接,三天後伊利莎白和弟弟愛德華才被告知他們的父親死了,自然是抱頭痛哭。

九歲的愛德華登上王位,是為愛德華六世。亨利八世為伊利莎白留下了豐裕的遺產,況且她是王位繼承人,這兩點足以讓她成為許多野心勃勃的男人的目標。

其中一個便是國王的舅舅湯姆斯• 西摩。湯姆斯嫉妒他的哥哥愛德華,因為他已經是薩默塞特公爵了。湯姆斯利用一切機會攫取自己的利益,他想娶瑪麗和伊莉莎白中的任何一位,但是,被樞密院否決了。於是,他娶了亨利八世的遺孀——彼時他的姐姐簡王后已去世多年,亨利八世早就娶了凱薩琳 • 帕爾——而且在亨利八世死去之前,他已經和王后暗度陳倉。於是,凱薩琳滿心歡喜地嫁了他——湯姆斯生就一副好皮囊,深得女人歡心。

十四歲和伊莉莎白隨著繼母一起與愛德華生活——事實上,湯姆斯是她的監護人,卻是別有用心的監護人——他有她房間的鑰匙,常在凌晨進入她的房間,他們在花園裡嬉戲——伊莉莎白是情竇初開的少女,對於湯姆斯,她的情感是矛盾的,她喜歡他,但又抗拒他。懷孕中的凱薩琳發現了他們不正常的關係,將伊莉莎白驅逐出去。但凱薩琳生過孩子後不久即死去,愛德華故態復萌,追求伊莉莎白,這一次伊莉莎白並沒有拒絕,但是堅定地表示如果沒有樞密院的支持,她是不會結婚的。

伊莉莎白作為君王的智慧與冷靜第一次顯露無疑,因為她的態度讓她逃過第一次生命中的大劫。

湯姆斯的野心越來越難以掩藏了。有一天國王寢宮裡傳出陣陣犬吠,護衛們湧進,發現了帶劍的湯姆斯。於是湯姆斯被處以叛國罪。審問他的正是他的親哥哥愛德華,並於1549年將他處以極刑。而因為與湯姆斯的關係,伊莉莎白也被調查。伊莉莎白堅決否認她有任何過錯,她倖存了下來。

然而,這件事成為這個花季少女生命中的轉折點:她明白了一個男人接近她,更可能是為了得到王位,從此,她不再相信任何人。

然而,這一劫過去,下一劫又來臨。1553年7月,十五歲的愛德華六世死於肺炎,他堅定地信仰新教,因而不肯將王位傳給信奉天主教的大姐瑪麗,那麼越過瑪麗,傳給伊莉莎白也不合適,於是他將王位傳給了簡•格雷,他們的表親。然而,瑪麗畢竟是正統繼承者,於是擁戴瑪麗的貴族以及英國的天主教徒們一擁而起,殺掉了簡•格雷。瑪麗登上了寶座。

瑪麗和伊莉莎白,雖是姐妹,實為仇人。瑪麗的母親,西班牙公主凱薩琳的悲慘遭遇正是由伊莉莎白的母親一手造成的,且瑪麗信仰天主教,伊莉莎白信仰新教。瑪麗上台後,大肆殺戮新教教徒,同時嫁了她的表情,西班牙菲利普王子。1554年,伊莉莎白接到托馬斯簡•格雷懷特爵士的來信,告訴她,他準備揭竿而起,反對這場婚姻。此時的伊莉莎白,再次顯示了她的智慧與冷靜,她沒有回信,只是模糊地告訴使者,她會按照上帝的引導行事。

懷特發兵倫敦,瑪麗令伊莉莎白進京,然而伊莉莎白聲稱有病,23英里的路程她走了11天——等她到了的時候,懷特已經兵敗如山倒,被斬首。伊莉莎白給瑪麗寫信,表明她的忠心,但依然被投入倫敦塔。她到達的那一天,天空下著小雨,她知道可能這趟旅程不一定有返程了。當她跨上濕滑的台階,差點摔倒——這是個令她深深恐懼的地方,畢竟她的母親曾經也被關在這裡,然後被處死。

然而,雖然瑪麗知道伊莉莎白與懷特有過聯繫,但苦苦找不到證據,在度過生命中最黑暗的八個星期後,伊莉莎白被釋放、關在牛津附近的伍德斯托克宮,實際上是被軟禁。

近一年之後,瑪麗女王宣伊莉莎白進宮,因為瑪麗以為自己懷孕了,需要她照顧。然而瑪麗並沒有懷孕,只是生病了。1555年秋,瑪麗准許她返回自己的哈特菲爾德莊園。瑪麗病入膏肓,但是拒絕讓伊莉莎白即位,直到她離世前的十天,才在樞密院的壓力之下,同意了伊莉莎白接任英國女王。

1558年11月17日中午,當信使們來到哈特菲爾德,跪下告訴伊莉莎白,她姐姐已經去世,她現在是英國女王了的時候,她正在一顆大橡樹下漫步。她也跪下,口中念著第118首讚美詩:這就是我們眼中看到的上帝的恩典。

1559年1月15日,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君王之一,伊莉莎白一世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登基,開創了英國的一個盛世。在她統治的時候,莎士比亞寫出了最好的戲劇,斯賓塞寫出了最美麗的詩,英國海軍擊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是英國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之一。

從一個三歲喪母的孩童到聞名世界的女王,伊莉莎白的登基之路艱險,稍有不慎,就會有性命之憂,然而,她的成功真的僅僅是上帝的恩典嗎?人們常說,以史為鑑,從伊莉莎白身上,我們普通人又可以學到什麼呢?

除了她的好學、堅韌,她還有著不同凡響的智慧。

她兩次與死神擦身而過,得益於她的冷靜和耐心。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事緩則圓」,事情的發展是有一個過程的,在我們處理事情的時候,不急不躁,將自己設置成一個局外人,靜靜觀看事態的發展,再做出適當的選擇。

如果,當湯姆斯喪妻之後再次追求她,她立即答應他,那麼她一定死去了。

如果,當懷特寫信給她表明要謀反後,她立即回應他,那麼她也一定死去了。

然而,她沒有,雖然她喜歡湯姆斯,雖然她憎恨瑪麗。

也許你說,這都是君王家裡的事,我們老百姓哪有向他們學習的資格。可是君王也是人,他們的經歷不知比普通人要艱險多少倍,以史為鑑,或者我們也能獲益。

比如說,在生命最難的時候,我們依然要心存希望,堅韌不拔,並且明白事緩則圓,等一等,時間會給你答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