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拼多多還猛!為什麼大家都在給這家保險公司打廣告?

跟小賢學運營 發佈 2019-12-21T04:35:43+00:00

以癌症為例,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有 380.4 萬新增癌症病例以及 229.6 萬癌症死亡病例,意味著平均每天有超過 1 萬人確診癌症,平均每分鐘就有 7 個人確診。

有醫療界的比如微醫、第十一診室,有職場號比如插座學院、Spenser,娛樂大號柳飄飄了嗎,故事大號天才捕手計劃,甚至還有新聞資訊帳號比如中國新聞周刊……簡直數不勝數!

為什麼呢?難道僅僅是因為蝸牛保險有錢嗎?

我深入了解了一番之後,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我們有多需要買保險?

首先,這屆年輕人真的很需要保險。

最近一年,各行各業猝死的案例簡直讓人痛惜不已,有醫生(上海瑞金醫院麻醉醫生等,平均年齡不到34歲),有教師(陝西稷山縣 90 後教師、廈門六中阿拉貝卡指導老師)等等。

其中 996 嚴重的網際網路行業的猝死案例更是觸目驚心:

華為外包公司員工、華為海外工程師齊志勇、大特保創始人、大疆相機部員工、途牛預定中心副總經理、春雨醫生創始人、天涯副主編金波、阿里巴巴數據技術及產品部總監歐吉良、小馬奔騰集團董事長李明、慧聰網副總裁洪廣志……

一雙手都數不過來。

除了死亡,同樣面目可憎的重大疾病離我們也並不遙遠。

以癌症為例,數據顯示,2018 年我國有 380.4 萬新增癌症病例以及 229.6 萬癌症死亡病例,意味著平均每天有超過 1 萬人確診癌症,平均每分鐘就有 7 個人確診。

具體到個人,一生患重大疾病的機率是 73%,萬一不幸生病,花費動輒幾十上百萬,醫保的報銷只是杯水車薪。

與此對應的是年輕人的存款數據,2018 年《騰訊00後研究報告》顯示,90 後平均存款約 815 元,49% 的 90 後沒有存款,存款 5000 及以上的僅占 10%。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保險,一旦我們發生意外,因病產生的醫療費、調養費、誤工費等經濟負擔大機率要壓在父母身上,甚至得指望大病籌款來救命。

今年 12 月初,我喜歡的一個歌手查出了最為兇險的一種胃癌,在此之前,他僅僅是「8 月以來左下肋隱隱作痛,以胃炎治療過幾次,除偶有便秘外沒有其他任何症狀」。

在入院之後,他也跟大家提到了保險的必要性:

一直對保險有關注,但每次想買,總覺得自己還年輕,所以每次都沒有下定決心。

這次的經歷讓我覺得為親人投保是很有必要的事……

可以說,作為一個成年人,除了努力掙錢,為避免因意外返貧,給自己和家人配置合適保險是非常負責任的做法。

因此,雖然公眾號們都不得不「恰飯」養活編輯們,如果能在此同時提醒自己的讀者做好保障,也算是一舉兩得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喚醒大家的保險意識是件好事,但是絕大多數公眾號並不懂保險,直接給蝸牛保險打廣告豈不是「不負責任」?

非也,這就要從蝸牛保險的商業模式說起了。

保險「坑」太多

看過我們之前文章應該都知道,蝸牛保險不是直接通過公眾號售賣保險,而是通過公眾號給大家送免費科普講座,為什麼這些講座會大受歡迎呢?

因為不論是傳統保險還是網際網路保險,坑都太多了。其中有的是小坑,蒙你十几上百塊小錢;有的則是大坑,讓你在需要的時候發現手裡的保險合同變成一堆廢紙。

接下來,我就帶大家來盤一盤,保險里都有哪些常見的坑。

1)文字遊戲+默認條款

首先,是網際網路保險都喜歡玩的「0元」和「1分錢」轉化套路。

比如某大病籌款平台,當你在平台上捐錢成功之後,平台會告訴你,只要 0.01 元就可以獲得 「30 萬抗癌互助金」(當然互助嚴格意義上不算保險)。

然而真的是 0.01 元就夠了嗎?

仔細看下圖你會發現,0.01 元只是開通自動續費功能。至於右邊這裝模作樣的 10 元體驗 1 個月的選項更是不明所以,因為正常情況下互助生效要先等 180 天,難道是體驗出錢的「分攤義務」嗎?

相比之下某某寶的套路還算「良心」了,雖然也有各種「0 元加入」、「1分錢加入」,但好歹還會小字告訴你:只是本月 0.01 元,下個月起就要正常繳費了哈。

當然,以上這些文字遊戲僅僅是坑點錢,但是還有一些產品直接默認同意了《健康告知》、《投保須知》等條款,這可就是大坑了。

要知道,「健康告知」是買保險的重中之重,你買的保險最終能不能順利賠付,就取決於你當初的健康告知有沒有如實填寫。

以前買傳統保險時,一些保險代理人會為了業績誘導客戶隱瞞病情。

現在的某些網際網路保險產品,則直接就默認勾選健康告知了,也不知道是算進步還是退步 。

2)互助、保險傻傻分不清

我們之前寫到保險相關文章的時候,經常會有小夥伴在後台提到某某寶的互助產品,但是要麼把互助當成「保險一樣的洪水猛獸」,要麼就覺得比保險實惠太多,但實際上,這兩種態度都太極端了。

一方面,對於預算不夠的同學來說,互助能夠增加一定的保障;另一方面,互助嚴格意義上並不是保險,因此會有一些潛在的風險:

第一,保障內容可隨時更改。

保險的保障內容是法律規定固定的、不可更改的,但是互助並非如此。

前兩天,某某寶的互助就突然發出了《保障及規則優化正式公告》,對保險病種等條款進行了調整,招來了一片非議。

第二,官方可以停止服務。

保險受到國家的嚴格監管,即使保險公司倒閉了,也有法律規定安排其他保險公司接手。

但是互助就不一樣了,官方可以因為「不可抗力」、「政策原因」等原因停止服務,這時候很多人再想去買別的保險,可能因為年齡大等問題就很難再買到合適的了。

某某寶互助計劃的成員規則

第三,保障額度不夠

比如某某寶的互助額度是 40 歲以下可以獲賠 30 萬,但是40 歲以上只有 10 萬。萬一發生意外,10 萬額度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千萬不能把互助當成保險的完全替代。

3)買保險有病治病,沒病當投資?

除了以上 3 點,還有一些同學指望保險能夠有病治病,沒病當投資。

尤其是我們父母一輩的,買保險喜歡買儲蓄型的。比如我爸媽,曾經在「好友」的慫恿之下買了一份幾萬的保險,稱有病會給錢,沒病到時候也能把錢提出來,結果最後一問保額才 5 萬,連某某寶的互助都不如,收益跟銀行定期也差不多。

另外有一些同學會買保險理財產品(分紅險、萬能險、投連險),實際上這些保險產品本質上是投資產品,投資自然有風險,因此虧損也很正常。

其中最誇張的是買保險當投資最後暴雷的,典型的案例是法國某盛公司——全世界最大的保險公司出產的一款投連險,短時間內暴跌了 95%。

所以,對於普通家庭來說,買保險還是應當考慮保障、考慮風險規避,而不是賺錢。

說實話,保險里的門道真的太多了,我因為去年上半年就聽了蝸牛保險的講座,還做了筆記,因此還算是沒那麼小白,普通套路也坑不到我。

我的學習筆記

所以,我希望需要保險的你也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保險,防止被坑。

為此,我們邀請到了蝸牛保險的創始人、資深保險人士 Dr大萌萌,給大家組織一次免費且輕鬆的學習,進群即可聽蝸牛保險為運營研究社粉絲們準備的【我為網際網路人說保險】主題講座,助你全面掌握保險配置秘訣,輕鬆避開保險雷區!

運營研究社 粉絲特別福利

現在掃碼,免費入群聽課

【蝸牛保險「我為網際網路人說保險」】系列:是由「您的保險防坑診斷專家」蝸牛保險針對網際網路人的家庭推出的免費保險課,通過案例結合深入淺出地科普保險知識,傳授保險配置秘訣,幫助大家正確地認識保險、買對保險、買好保險。現在報名,免費參加。

關於此次課程——

課程都會講啥?

主題:

如何用有限的預算配置合適的家庭保障

1. 不同的家庭成員面臨的風險有哪些?這些風險可以用什麼樣的保險來保障?

2. 如何用有限的預算搭配出足夠的保障額度,平衡不同的家庭角色?

3. 如何識別銷售套路,避免踩坑同時避免買到雞肋產品?

主講人介紹

講座詳情

上課形式:在上課期間,以語音+文字+圖片形式直播。報名後課程可永久回聽,聽無限次。

上課地點:保險公開課微信群

上課時間:2019.12.23(周一)19:00 ,準時開始。

報名費用:0 元科普型講座

報名方法:掃描下方二維碼,直接進群。

溫馨提示:如遇頁面空白,說明網絡較慢,刷新重試即可

【免費答疑】

大家有任何關於保險的疑問,都可以在群內提出,屆時,大萌萌老師和團隊小夥伴們都會認真回答大家的問題,希望能夠解決大家的疑問。

//講座常規問題//

Q:講座在哪裡進行?是什麼形式?

A:本次講座以微信群的形式舉行,我們的主講人將以文字(語音)、圖片的方式授課。

Q:為什麼加「微課助理」為好友後,他一直不拉我進群?

A:因為需要手動拉人進群,微課助理沒有辦法做到24小時在線及時處理講座報名請求,一般集中邀請進群。

總之,一定會邀請的,所以記得一定要及時關注微課助理髮送給你的入群邀請哦!

Q:入群之後能說話嗎?

A:可以。在講座開始前,如有講座相關的疑問,可以發起話題,與群內的工作人員互動。

講座正式開始前10分鐘前為禁言期,除了管理員以外,群員都需要保持禁言哦。

Q:哪些人可以進群?

A:歡迎對講座感興趣的朋友進群。但為保持專業客觀的交流氛圍,本次課程不歡迎保險公司的代理人進群。

如果有代理人進群或有代理人私下加微信,請拒絕及舉報,如因私加代理人而造成個人財產損失,我們與蝸牛保險醫院均不承擔任何責任。違規者將會被警告,嚴重違規將會被管理員移出群哦。

對了,報名參加 12 月 28 日《2019 運營人年終聚會》的同學們,到時候蝸牛保險的小夥伴們也會來到聚會現場哦,大家可以線下進一步溝通交流!想認識真實的蝸牛保險?想知道如何避開保險的那些坑?趕緊掃碼動起來吧~

你買過保險嗎?歡迎留言和我們分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