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人背後的「小枕頭」,武士背後的「大枕頭」,究竟有何用?

文史道 發佈 2020-02-01T00:08:47+00:00

對於日本的服飾,大家都比較熟悉,他們以「和服」為服裝正統。眾所周知,日本的很多文化曾發源於中國古代秦漢時期,包括日本文字。

對於日本的服飾,大家都比較熟悉,他們以「和服」為服裝正統。

行走在日本大街,常常會看到日本女人的和服在背後常常會背個「小枕頭」,這種獨特的服裝形式,在吸引人的同時,更成為一種專屬的文化存在,到底有什麼用呢?

另外,與之相對的,在日本古裝電影里,常常會看到衝鋒陷陣的日本武士,在背後背上一個鼓鼓囊囊的大包袱,甚是奇怪,又有什麼用呢?



眾所周知,日本的很多文化曾發源於中國古代秦漢時期,包括日本文字。日本和服也不例外。

據日本江戶時代的《裝束要領抄》記載:

「本邦通中華也始於漢,盛於唐世時。朝廷命賢臣因循於徃古之衣冠而折衷於漢唐之制,其好者沿焉不好者草焉而為。本邦之文物千歲不易之定式也。」

也就是說,日本最初的和服是根據漢唐時期的服裝所製作,後來又加入了不少花色與裝飾,漸漸形成了之後流行的和服。



我國古代的漢服也是長袖制服,漢服腰帶是在前邊或者旁邊,相對比較隱蔽。而當漢服傳到日本後,他們為了體現服裝的不同,和彰顯女性的細腰之美,就把腰帶打成了不同的花結,隱於背後,後經時代演變,成了俗稱的「小枕頭」。

日本和服也分為男款和女款,而且在女子和服上,又細分為已婚及未婚和服款式,如果穿錯了,會被人恥笑。我們通常看到的日本女人背後的小枕頭,就標誌著結婚女性;而未婚的日本女性,和服背後常常會打成蝴蝶結的形式。



至於日本女人背後的「小枕頭」,可以說是服裝的一種裝飾,其實並無他用,勿用多想。

但也有野史記載說,日本男人總害怕自己的女人出軌,給他們戴綠帽子,所以日本男人平日裡都會非常注意自己女人的衣著狀態。如果其背後的小枕頭凌亂了,那麼就可以斷定,老婆很有可能出去跟別人玩耍了。料想這小枕頭打結起來,會非常費勁。

說完了日本女人背後的「小枕頭」,接下來,我們說說日本武士背後的「大枕頭」。

日本女人和服後面的「枕頭」其實是腰帶結,作用是美觀束腰;而日本武士背著的大枕頭,名叫「母衣」,是一種輔助的武具。



「母衣」起源於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最早叫做「幌」或「保侶衣」。

那時候的日本都是小規模作戰,騎馬武士往往披著一個長長的布條,類似披風,衝鋒時被風吹起膨脹,能起到一定的遮擋流矢作用。遮擋後方和側方的矢石攻擊。

後來,到了室町時代和戰國時代,戰爭規模不斷擴大,原先的長披風在作戰中顯得累贅,於是就發明了將一個竹籠子背在身上,外罩披風,演變成更利於騎馬衝鋒的「母衣」。

到了戰國後期,鐵炮(日本人對火繩槍的稱呼)進入戰場,「母衣」的防護作用更加削弱,漸漸演變成一種「榮譽裝」。成為軍人榮譽的象徵。



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其固有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差異,產生了不同的風俗和著裝習慣,也構成了繽紛的世界文化。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從商周開始,歷經秦漢、三國、晉朝,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每一個時代都有著不同璀璨的文化,值得我們驕傲和傳承。


讀者們,關於「日本的和服文化」,大家有怎樣的看法?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