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35歲職場危機,你不得不知的幾點策略。

職場 發佈 2020-03-19T12:02:40+00:00

前兩天,我的一位微信好友私我,說自己很焦慮,40歲剛出頭,目前沒有穩定的工作,而且還負債幾十萬,自己有財務、銷售、心理學及培訓的相關工作經驗,問怎麼能有份工作賺到錢。


前兩天,我的一位微信好友私我,說自己很焦慮,40歲剛出頭,目前沒有穩定的工作,而且還負債幾十萬,自己有財務、銷售、心理學及培訓的相關工作經驗,問怎麼能有份工作賺到錢。我在我的客戶職位列表中,都沒有匹配到適合她的工作,只能安慰她,疫情期間好好梳理自我,等待好的工作機會。

其實,在近幾年的職業規劃諮詢來訪者中,我明顯的感覺到35歲以上人群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迫切性,職場35歲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職場現象,而對於大部分人,怎麼邁過這個坎,都需要去深思。

打開各大招聘網站的招聘信息,很多公司的招聘年齡都有寫35歲以下,甚至我們國家在招錄公務員及事業單位員工的時候,一般的年齡限制都在35歲。你們有想過是什麼原因嗎?

我們從3歲開始上幼兒園,經過20年的寒窗苦讀,大學畢業已經23、24歲了,踏入職場,經過5年的職場沉澱,能力優勢得到挖掘,職業發展方向已定,再經過5年的積累,期間成家立業,人也變得更加成熟穩重,人際關係的處理會更到位,晉升為管理崗也是順其自然。當然,這個是一個職業發展的理想模型,大部分人也都按照這樣的理想狀態在努力奮鬥。企業在招聘的時候,也就默認,一個35歲的職場人,已經擁有10年工作經驗,要麼是行業資深人才,要麼是管理人才,而35歲了,還在找一些基礎性工作的,如文職類、普通財務類、客服專員類工作的,則表明個人的工作能力一般,無法承擔起更大的工作職責。況且,35歲後有家庭有孩子,生活壓力大,薪資要求肯定略高,所以,企業更希望找35歲以下的員工,有精力,有激情,能配合加班,願意從基層崗位做起,薪資起薪低一點也能接受。

所以,如果你的年齡到了35歲卻還在通過招聘網站投遞簡歷不斷跳槽的話,你就應該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當然,根據我們的諮詢經驗來看,如果你真到了35歲甚至更高的年齡才去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很有可能這個問題你已經無力解決了,很多現實的困難會讓你有心無力,束手無策,就比如我這位40齣頭的朋友。

在我們做職業發展規劃的時候,時間節點的把握尤為關鍵,對我們的職業發展生涯能起到決定性作用,而30歲則應該是每個職場人化解35歲危機的重要時刻。

三十而立,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面臨以下問題:

1.家庭責任的承擔,大多數人到了這個年齡已經成家立業,必須要供養孩子,贍養老人,而你必須考慮你的職業發展能否支撐家庭的負擔,如果還單身,那也要考慮你的收入是否能足夠建立起一個家庭。

2.能力與年齡的匹配,工作年限越長,往往意味著能力越強,但很多人只有年限的增長,卻沒有能力的提升,除了第一年,接下來的幾年都是在重複前面的工作,職業發展無法突破,別的用人單位需要5年工作經驗,你實際只有1年,薪資還要5年經驗的薪資,哪家單位會選擇你呢?

3.思維模式的提升,很多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事情做得盡善盡美,只停留在戰術層面上,一旦開會討論的問題,上升到戰略層面,就沒有發言權,職場上也就很難晉升。

那麼,在30歲前,我們在職場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以下幾件事:

1.職業定位。對於自我定位不準確的年輕人,剛畢業的幾年,試錯成本是最低的。你可以多去選擇不同的平台,嘗試不同的職業,來確定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是每個人的追求。怎麼能在熱愛的領域盡情的玩耍,可以通過一些測評工具來輔助你驗證,比如MBTI性格測試、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及蓋洛普優勢識別等工具。除此之外,我們還通過職業錨來確認你的職業理念,以確認這種職業理念與優勢特長、性格特質、興趣傾向等之間存在共性一致。通過這樣的層層驗證,以達到準確的分析和判斷。這樣就是解決「我適合幹什麼」的問題。但只解決這個問題,生涯規劃只是完成了50%。剩下的50%,即解決「我應該怎麼幹」的問題。

2.行業定位。相同的職位,在不同的行業,對於人才的要求也會出現側重和不同。比如同是產品經理的崗位,傳統的製造業和網際網路行業的差別就特別大,甚至沒有崗位共性,這就需要我們做好相關的行業調查,同時,要及時關注行業動態,資本信息,像今年疫情期間,那些僅僅依賴線下,無法線上協同辦公的企業,影響就特別大,避免在行業危機來臨時面臨淘汰出局。

3.目標設定。在確定好職業和行業後,最重要的是制定我們的成長計劃,在未來的3年、5年甚至10年,你的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是什麼。如果沒有目標的設定,有可能3年後你回頭來看自己,還是在原地踏步的狀態,就會面臨能力與年齡不匹配的境地,職業的發展也無法談起。工作中更要思考如何通過有效的方法,處理好與上司之間的關係,以最大程度獲取上司的信任,在工作上獲得重用,以便將來獲得更大的成長和晉升空間。

30歲後,你想在職場上取得更大的發展,則應該更加注重以下兩個方面:

1.努力做到管理者。有些人會說我不願意成為一個領導者,我只希望做好自己的份內事。對於抱有這種想法的人,那很有可能遭遇35歲職場危機的就是你了,原因很簡單:你25歲的時候,可以做一名基層員工;30歲的時候,也可以做一名基層員工;但你到了35歲以上的時候,你如果還只想著做一名基層員工,那你可能再也沒有更好的機會尋找到合適的工作了。高速公路上服務了10年的收費員、在外企待了10幾年的一線員工,你覺得他們出來能找到什麼樣的適合的「好」工作?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在某外企待了15年,前年企業關閉中國工廠,到目前為止,她還處於待業狀態。

2.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在行業里尋找榜樣人物,不斷的像他們學習和靠攏,提升自己的專業度,及時關注行業動態,了解最新的行業資訊,然後用你自己的專業和戰略眼光去影響別人,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構建自我商業體系,在今後的求職或者創業中,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背書。

人生路很長,職業生涯的發展也不完全是定式的,也許有人35歲已經快工作20年了,也許有人35歲才剛步入職場不久,不論你現在已經「奔三」,還是正在「奔三」的路上,請始終告誡自己:任何時候不要虛度了大好年華,抓住所有能夠抓住的時間,成長為我們自己希望的樣子,而不是成為一個被社會被職場挑剩下的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