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塑料盒裝的電源,TT GT650W電源裝機點評附拆解

含量百分百 發佈 2020-01-06T10:57:21+00:00

​在接觸這款TT GT650W電源之前,自己用過的TT電源只有一款,就是非模組的TT Smart RGB 500W 80 PLUS白牌電源,提供了質保五年,這款電源是一款入門級電源,主要就是用來玩燈光,當初是為了搭配TUF B450M-Gaming PLUS+蘇媽2400G來使用


​在接觸這款TT GT650W電源之前,自己用過的TT電源只有一款,就是非模組的TT Smart RGB 500W 80 PLUS白牌電源,提供了質保五年,這款電源是一款入門級電源,主要就是用來玩燈光,當初是為了搭配TUF B450M-Gaming PLUS+蘇媽2400G來使用。

​目前自己在用的兩套主機,一台是辣雞牙膏廠,一台是農企蘇媽家,前者的配置是酷冷至尊清風俠S600電競版+酷冷至尊的T620M黑武士風冷+i7-9700K+微星Z390 Edge+十銓DDR4 3200 8G*2+七彩虹iGame RTX2070 OC。

​後者的配置是安鈦克P120機箱+冰酷360 RGB智領版一體式水冷+蘇媽3800X(瀏覽了111次才購買)+ROG Strix X570+十銓DDR4 3200 8G*2+七彩虹iGame RTX2070 OC。

​對於這兩款供電部分,至少應該在550W以上,而且是全模組、日系電容、80plus金牌以上。對於這款TT GT 650W,提供了五年質保,同時採用的全新3D電路方案+全日系電容+DC-DC架構+80PLUS金牌認證。

TT GT 650W沒有採用傳統的紙盒包裝,而是採用了塑料盒包裝,直觀上有些新鮮感,塑料包裝盒還可以直接用來盛放一些小物品。

​TT GT 650W電源採用主流的全黑化外殼設計,做工上較為精細,搭配噴塗磨砂工藝處理後具備防滑耐磨耐髒。TT GT 650W電源模組口分為上下兩排,在模組口一側均有字母標識接口類型,比如ATX、CPU/PCI-E等,方便用戶接線時參考。有些不同的是,TT GT 650W主板接口直接採用了單24PIN設計,而不是組合式設計。TT GT 650W電源支持雙8PIN(6+2) PCI-e接口,以紅色進行標識,可以滿足高配置、大功率獨立顯卡的供電需求。SATA模組口提供了4組,可以同時滿足連接多塊硬碟等設備的擴展需求。

​TT GT 650W電源機身體積為140×150×86毫米,同樣屬於14厘米超短機身設計的標準ATX電源,對於中塔機箱用戶,完全不用考慮電源倉空間大小,占用電源倉的空間更少,也比較有利於散熱。

​與中高端電源一樣,TT GT 650W電源也設計有獨立的電源開關,位於電源交流輸入接口下方,同樣按鍵採用顯眼的紅色設計,另外這一側採用了全鏤空設計。獨立電源按鍵的設計很實用也易於操作,免去了直接拔電源線或是關閉電源插座的麻煩。TT GT 650W電源支持輸入電壓為全幅100~240V,採用主流的主動式PFC設計,比被動式PFC性能要好同時也更加節能。

​TT GT 650W電源底部採用了一個7葉的12厘米靜音風扇,具備智能溫控功能,可以自動檢測電源轉化負載情況來實現自動調節,使得電源在負載變化下來自動調控風扇轉速,從而實現平衡散熱與靜音表現。

​TT GT 650W電源原裝線材全部為扁平化設計,相比於圓型的蛇皮線材要薄上很多,走線上更加輕鬆。兩端全是紅色設計的線材就是600毫米長度的的PCI-E 6+2PIN線,總共提供了兩根。

​主板供電線(20+4PIN)長度為550毫米,CPU(4+4PIN)供電線材長度為700+20毫米,比常見的600毫米長了不少,可以輕鬆實現全塔背線。此外還包含了450+150+150毫米的SATA供電線材和450+150+150毫米的 D型4pin供電接口+SATA接口供電線材,接口種類和數量上基本夠用,線材長度上可以輕鬆滿足機箱的背部走線需求,安裝上更加方便。

​下面直接拆解看看內部構造情況。TT GT 650W電源採用了一個7葉的12厘米無聲驅動IC風扇,型號為DF1202512SEMN,供電電流12V~0.18A,電流相對來說很小。除了前面提到的智能溫控,還具備IP6X防塵等級,有效提升了風扇的使用壽命。內置的這把風扇插頭為3PIN,可以自行進行更換,同時有防呆設計來避免安裝錯誤。

​這是拆開後TT GT 650W電源的效果圖,內部空間不算大,不同元件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同時加入了兩塊較厚的黑色金屬塊來提升散熱性能,整體而言內部較為乾淨整潔。TT GT 650W電源採用了DC-DC架構、具備同步整流技術的全橋式LLC設計,屬於目前同類型中高端電源中比較成熟、應用較為廣泛的一個方案,可有效降低效能轉換損失,同時提升電力輸出穩定度和相容性。

​TT GT 650W電源採用的是日本貴彌功株式會社NIPPON CHEMI-CON的電容,即KMR系 105度黑金剛電解電容 470uf/400v。全日系電容的意義其實就是為了確保電源能夠長期穩定運行,同時提高用電效率以及穩定性,起到降低損耗、增強散熱的一個目的。當然這也是全日系電容電源普遍價格比較高的一個原因。

​與拆解過同類電源不同,TT GT 650W電源在內部元件上加入了Thermaltake的文字標識,定製化的感覺比較強烈。另外TT GT 650W電源也是採用主流高電流單組+12V輸出設計倆位CPU和VGA提供穩定充足的供電。

​面來談談安裝體驗, 所有的線材都能正常完全插入模組口,不會有明顯露出在外的部分,插入後也比較穩固。

​TT GT 650W電源作為14厘米的標準ATX電源,作為14厘米短機身設計的電源,不會占用太多的空間,以這個另類的安鈦克P120為例,它的電源倉設計在了頂部,可以看到預留的電源倉空間充裕,線材可活動空間也比較大,同時比較有利於散熱。

​TT GT 650W電源開孔準確,除了這個安鈦克P120機箱外,九州風神、酷冷至尊、鑫谷等中塔、全塔機箱也都能正常固定安裝使用。

​下面來看看實際的功耗情況。作為普通玩家,並沒有專業的測量電源電流、電壓相關的設備,所以這裡就搭配軟體進行壓力測試進行。硬體配置為蘇媽3800X+主板為ROG Strix X570+十銓DDR4 3000 16G套裝+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2070 Vulcan X OC 8G+冰酷360 RGB智領版一體式水冷。機箱為安鈦克P120,風扇為底部3個12厘米的利民C12R-S風扇風扇+水冷自帶3個12厘米風扇共計6個,硬碟包含一個七彩虹1T SATA SSD、一塊512G的Lexar SSD和512G的NVMe M.2 SSD。

​搭配的軟體是AIDA64,勾選全部選項,同時開啟FurMark進行壓力測試,雙烤模式作為日常滿載情況下的一個模擬,連續運行24分鐘後手動停止,期間整機運行平穩,未見電腦重啟或是黑屏、藍屏等問題。

​這套主機在上面壓力測試下的功耗可以達到323.3W,TT GT 650W電源在這套配置的供電上綽綽有餘。

​從以上的體驗來看,TT GT 650W電源作為一款80PLUS金牌全模組電源,同樣是基於主動式PFC+DC to DC架構打造,通過搭配全日系電容來提供穩定的供電性能,同時實現了電源高效轉化以及同時兼顧節能的目的。隨包裝提供的線材接口的數量和種類上可以滿足大部分用戶的安裝使用需求,同時線材長度上保證了全塔和中塔機箱的背部走線需求。

​從價格上來講,TT GT 650W電源定位是中高端遊戲玩家,那麼五年售後可以考慮提升到十年,這樣會吸引到更多的用戶。另外內部元件的部分建議也用具體型號進行標註,而不是用官方名稱進行遮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