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雲已經吹到了五千公里外,阿里雲助力印尼開啟網際網路掘金時代

數據庫技術達摩院 發佈 2020-01-19T19:43:25+00:00

印度尼西亞常被網際網路創業群體稱為是「繼中國、印度之後的下一個網際網路掘金的國家」,印尼不僅是東南亞人口最多的國家,並且也擁有增長最快的網際網路用戶。



印度尼西亞常被網際網路創業群體稱為是「繼中國、印度之後的下一個網際網路掘金的國家」,印尼不僅是東南亞人口最多的國家,並且也擁有增長最快的網際網路用戶。在這裡,網際網路用戶的年增長速度已超過50%,正面臨著巨大的科技需求。


1月16日,阿里雲峰會首次來到了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一同見證了印尼的數字化轉型過程和取得的豐厚碩果。

作為亞太區市場份額第一,並且也是唯一一家在印尼擁有數據中心的全球化公共雲服務商,阿里雲一直致力於幫助印尼企業實現「數字化願景」,共享雲上福利。

2018年3月,阿里雲印度尼西亞大區正式開服運營,成為該國第一家在當地運營的國際公共雲服務商。2019年年初,又開設了第二個數據中心。耕耘幾年,阿里雲已經成為印尼非常領先的雲計算廠商,客戶覆蓋網際網路、金融、物流、零售等多個行業。

在發布會現場,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雲資料庫產品事業部總裁李飛飛為大家介紹了阿里雲在下一代企業級資料庫系統上的技術創新與實踐。


1、完整生態,領跑中國雲資料庫時代

阿里雲擁有國內最強大和豐富的雲資料庫產品家族,涵蓋關係型資料庫、非關係型資料庫、分析型資料庫及遷移工具等,可以滿足用戶不同的資料庫應用開發需求,讓用戶在可靠性、安全性和效率等多個方面,體驗世界一流的雲資料庫核心技術。

基於多年實踐打磨以及技術疊代,阿里雲資料庫在產品技術領域進展迅猛,逐漸形成了一個從關係型資料庫到分析型數據,再到NoSQL資料庫和工具的完整生態。核心產品涵蓋了OLTP資料庫(包括POLARDB等),OLAP下一代實時分析型資料庫——AnalyticDB等。

截至目前,阿里雲資料庫共有26款雲產品服務,覆蓋OLTP/OLAP/NoSQL/工具全系列產品,是國內生態體系最為完整的雲廠商。

同時,阿里雲資料庫擁有國內外10萬+的企業用戶數、40萬+資料庫在這裡完成上雲。在2019雙十一中,阿里雲自研產品首次亮相就撐住了每秒54.4萬筆訂單的流量峰值。

在2019年的資料庫領域的權威評選——Gartner全球資料庫魔力象限評比中,阿里雲成功進入「挑戰者」象限,連續兩年作為唯一的中國企業入選。

完整的生態鏈路和不斷更新優化的產品使我們更有信心給予印尼企業以技術支持,一起享受雲時代帶來的高效與便捷。

2、擁抱印尼,PolarDB多版本形態已在印尼盛大開服

如今,企業上雲是大勢所趨,在上雲過程中,資料庫則被認為是雲上至關重要的一環。隨著數據量的激增和業務的飛速發展,下一代企業級資料庫逐漸進入了我們的思考範圍。

在李飛飛看來下一代的企業級資料庫架構應該是將雲原生架構和分布式架構結合起來的,阿里雲自主研發的下一代關係型分布式雲原生資料庫PolarDB應運而生。

PolarDB採用存儲計算分離、軟硬體一體化設計,可以快速實現彈性縮擴容,完全滿足大規模業務場景的需求。2019年雙11購物節當天,PolarDB還創造了每秒8700萬次的資料庫處理(TPS)峰值新記錄。

目前PolarDB兼容三種資料庫引擎:MySQL、PostgreSQL、Oracle(語法兼容),已於去年正式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盛大開服。

在2019雲棲大會上,阿里雲宣布正式推出高性能資料庫一體機——PolarDB-Box,用戶部署在自有數據中心即可享受雲資料庫的邊界體驗,同時還為Oracle等傳統資料庫用戶提供一鍵遷移的能力。李飛飛表示「PolarDB-Box是一款跨時代的產品,打破了雲資料庫的服務邊界」。在阿里雲一貫秉持的「Cloud in Box」理念下,將雲原生資料庫的管理能力下沉到本地IDC,在自有機房裡就能享受公共雲的體驗。

同時,李飛飛還為大家介紹了兩個概念趨勢:DB for AI和AI for DB。

DB for AI(人工智慧資料庫):下一代數據倉庫OLAP AnalyticDB

結合資料庫大數據AI算法技術、實現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融合在線分析,放大數據在線價值。

AI for DB(面向資料庫的人工智慧):自治資料庫平台與智能內核

自治資料庫平台(SDDP :Self-Driving Database Platform)賦予雲資料庫智能運維能力,具備自感知、自決策、自恢復、自優化功能,為雲用戶提供無感知和不間斷服務。

在更為智能的同時,雲上數據安全也必不可少。阿里雲下一代企業級資料庫具備99.99%的高可用性,雲端數據加密數據用不泄露,為雲上數據提供安全保障。

3、多元開放,滿足企業上雲多樣化需求

截止目前,已有超過40萬個資料庫實例遷移至阿里雲上,包含政務、零售、金融、電信、製造、物流等多個領域的龍頭企業。

在與眾多企業的合作以及歷屆雙十一大促的多重檢驗下,阿里雲資料庫在不斷地完善著自身的產品功能與生態體系,我們迎來了越來越多的合作夥伴:中國郵政、國家電網、天弘基金、鬥魚、銀泰百貨等多家國內各行業的龍頭企業。

前不久,東南亞知名電商企業——來自馬來西亞的PrestoMall決定停用傳統甲骨文商業資料庫,轉投阿里雲自研的PolarDB,降低了近40%的成本。

PrestoMall在過去幾年中,數據量和客戶量都出現了井噴式增長,營收3年來增長256%。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二以及聖誕電商大促活動中,PrestoMall流量創下新高。

與當年的阿里一樣,PrestoMall在創立時也採用了甲骨文資料庫,但是這種架構限制了其彈性增長的需求,並且昂貴的商業資料庫授權費導致公司IT成本居高不下,限制了業務發展。

2019年8月,PrestoMall決定停用傳統甲骨文商業資料庫,經過充分調研之後,決定採用阿里雲POLARDB雲資料庫。

在調研過程中,PrestoMall對於資料庫的兼容性、成本、擴展性、可用性、遷移便利性以及服務與支持等多個維度進行了評估,阿里雲提供的一整套「去O(Oracle)」解決方案打動了客戶。2019年12月初,PrestoMall完成資料庫向雲上POLARDB的遷移,並順利支撐公司雙十二以及聖誕節的電商大促活動。

李飛飛表示:「阿里雲資料庫已為印尼多家知名企業提供技術支持,通過雲計算釋放數字強國潛力,助力企業用戶和合作夥伴加速上雲。我們將雲資料庫技術與企業用戶的日常運作整合,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


目前,阿里雲資料庫在印尼地區服務於當地電子商務、金融科技、製造、短視頻、在線教育等領域的龍頭企業,通過雲端賦能,進行數字化商業實踐。

作為全球雲資料庫領跑者之一,阿里雲資料庫希望幫助亞太區合作夥伴加速數字化轉型,利用雲原生資料庫技術,不斷挑戰新的業務高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