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壓力有多大?你還是以前的小可愛嗎?出學校,才知生活不易

陝西中公教育 發佈 2020-01-10T08:59:42+00:00

同樣我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90後,以前還覺得自己很年輕,最近兩年感覺身邊96、97的得特別多,因而感覺韶華已逝,巔峰不再了,結論很明顯——我已經老了!

同樣我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90後,以前還覺得自己很年輕,最近兩年感覺身邊96、97的得特別多(甚至00後都來當同事了),因而感覺韶華已逝,巔峰不再了,結論很明顯——我已經老了!不過時間很公平,每個人都會老去,剩下的就是看怎麼活了,千人千面職場壓力不盡相同,卻大多相似。

作為一個90後——新時代的一批人,自然承受著這個時代普遍人群所背負的壓力,有時候真的感覺快樂離我們越來越遠,相比以前臉上的笑容也所剩無幾了吧?有時候真的不知道活著的意義在哪裡,難道我生來就註定是條鹹魚?

一天最輕鬆的時候是「下班後,到家前」

「下班回家就輕鬆了嗎?」我問朋友。他說:「其實只有加班後的回家路,可以算得上輕鬆。」

雖然擁擠,可地鐵上的通勤路,卻是唯一能讓人喘口氣的地方。也是畢竟真正摧毀一個人的生活的,是「工作後壓力」。大家都知道年輕人不要老熬夜,熬夜猝死類似的話題,但你真的做到過早睡早起了嗎?為什麼會熬夜?不是因為手機太好玩(當然這只是一方面原因),而是因為熄燈後這個世界才真正屬於自己。

每天一睜開眼就要準備出門,樓下買個早點路上吃,匆匆忙忙趕到地鐵站,又是一天周而復始的工作。每天自己累死累活工作,卻總是感覺精力不夠用。程式設計師總有敲不完的代碼、編輯從沒有處理完的稿件、搞設計的要面對永遠不滿意的甲方、做銷售的天天有難纏的客戶…怕領導的期望太大,自己又沒做出什麼成績來,焦慮心理反覆糾纏。

有一個關於「工作後壓力」的調查,點讚數最高的一項是:忙碌不堪卻沒有變強。其次是,想到那堆這周不想做拖到下周的事情,連周末都過不好。前段時間熱搜上有一個問題:為什麼那麼多人開車回家,到了樓下還要在車裡坐好久?高贊回答說:很多時候我也不想下車,因為那是一個分界點。推開車門你就是柴米油鹽、是父親、是兒子、是老公,唯獨不是你自己;在車上,一個人在車上想靜靜,抽根煙,這個軀體屬於自己。

下班路上的這段時間,所有野心、期盼、偽裝、瑣碎,全都可以拋開,短暫的逃避排解不了壓力,可是確實有用,它能讓人停下來喘口氣,然後繼續上路。

90一代的迷茫「我的未來在哪」

有記者採訪一個畢業後入職一金融公司的90後男生,他有個性,頗有主見,不願阿諛奉承、迎合同事。因此,他畢業3年換了4份工作,以至於再投簡歷都會被懷疑不靠譜。最後他身心俱疲,逃到某高校讀研。

在外企工作的同學,踏踏實實,收入也很可觀。可她選擇了辭職,單調重複的工作讓她覺得生活沒有意義,一眼就能看到頭。因為羨慕表姐國外豐富的生活,她最後選擇辭職出國留學。

「第一批90後脫髮」、「第一批90後開始養生」的調侃背後,是「90後」與日俱增的壓力和用生命工作的苦衷。當代年輕人的壓力來自何處?房子、車子、工作、愛情,甚至是朋友圈裡隱隱較量的「品味」。除了工作,結婚也是90後被逼考慮的「頭等大事」。

沒結婚的對婚姻充滿恐懼:連自己的生活都還沒安頓好又如何同別人攜手餘生?結了婚的對生活充滿焦慮:房子車子票子孩子,一睜眼都是錢與責任。當人們在恐懼婚姻時,何嘗不也是在害怕生活。

與其拚命擺脫,學會處理壓力更重要

王小波曾在《黃金時代》里說:「那一年我二十一歲,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

近期佛系青年興起,佛系青年即指那些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追求平和、淡然的生活方式的青年人。喜歡獨自待著,關注自己興趣愛好和生活節奏。無論是佛系還是低慾望其實都是一個偽命題,最核心的關鍵是年輕人的錢包已經被高房租、高房價給吸幹了,缺乏足夠可支配收入的年輕人幾乎除了佛系和低慾望以外幾乎沒有選擇。所以,只能說一句同為90後的孩子們我們一起加油吧,這個已經是註定要面對的了。

點擊了解更多,查看2020國考進面分數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