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冏媽》當喜劇看,徐崢用這部文藝片講了這個道理

做老師的二孩兒媽媽 發佈 2020-01-30T23:53:43+00:00

在我非常喜歡的一個談話節目《圓桌派》當中嘉賓馬家輝博士曾經講過他與父親之間的一個小故事:父子之間鬧了不愉快之後,曾經非常強勢,如今年邁的父親通過簡訊給他傳來:I'm sorry 。馬博士感嘆,如果不是藉助簡訊的這種溝通方式,父親是不會在他面前說出這樣的話的,在這個時刻,他感到父子

春節在家看大片,是相當不錯的福利。

大年初一看過《囧媽》,故事實際上非常簡單。講的是一對母子的故事:一邊事業有成,但是婚姻生活一團糟的兒子徐伊萬,一邊是為了圓自己年輕時候的夢,一定要去莫斯科紅星大劇場唱一首歌的媽媽盧小花。

為了圓夢,媽媽踏上了開往莫斯科的火車,火車要經過6天6夜的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

兒子本來是拒絕的,但是陰錯陽差,也踏上了列車,從剛開始的不情願,急著要在下一站下車,進而決定陪著媽媽一直走到終點。

一路走過來,母子倆矛盾不斷。有鬥氣,有爭吵,有誤會,甚至有崩潰……



子女和父母之間永遠不缺愛。

電影中的這對母子,像極了了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親子關係,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矛盾和無奈。但是即便是在這表面看起來的矛盾衝突之下,無論是電影中的人物,還是作為觀眾的我們,都能夠真真切切的感覺到這對母子之間是彼此關心,心裡是真誠的愛著對方的。

比如說兒子徐伊萬,已經下了火車決定返回北京,但是無意中看到媽媽交了2萬塊錢,害怕媽媽被騙,害怕媽媽會出什麼差錯,毅然決然地轉回身來,上了火車去陪伴媽媽去圓她的夢。雖然他有很多的不情願,雖然他有很多的不得已,但是他最終選擇了陪伴媽媽,無疑在他的心裡媽媽有這極其重要的位置。

接下來我覺得是這部劇當中比較囧的一個橋段了,非常可笑的媽媽不斷地給兒子餵著小番茄,雞蛋……劇情雖然誇張,但是絕對的是真實再現的生活中千千萬萬個媽媽的縮影。當然這樣的橋段很多人都會把它解讀為是媽媽對孩子的操縱,對孩子的控制,是那種媽媽覺得你冷你就冷,媽媽覺得你餓你就餓的一廂情願。但是又有誰能夠否定,即便這是一廂情願又何嘗不是出於媽媽對孩子的關心。

在車廂里母子之間的爭吵,嘔氣,表面看起來兩個人之間無法調和的衝突,但是每一個細小的鏡頭無一不透出在兩個人內心的深處,彼此在關懷著對方:從兒子賭氣出走在站台上的回眸,到母親在列車窗口的觀望,即便身體在拉開著彼此的距離,可心還是在一起……

更不用說母子倆與狗熊母子大比拼,這段看似無厘頭的片段中母子倆你護著我,我護著你。兒子是「媽媽,你不要管我,你先跑」。而母親則是:「你不要吃我的兒子,你吃我」。他們的愛是深厚的,是可以為彼此付出生命的。



他們之間不缺愛,為什麼又會矛盾重重的?

母子之間的矛盾源於缺乏溝通。

媽媽雖然全心全意的愛著,但是他並不知道孩子究竟需要什麼。

在你的心裏面住著一個幻想出來的兒子,為什麼要鍥而不捨的改造我呢?難道你沒有發現我並不是那個你想像中的兒子?

這是兒子對媽媽的抱怨,近乎於控訴。

媽媽對孩子的愛,在兒子那裡是愛錯了方向,成為了對兒子的禁錮,對兒子的束縛,對兒子的改造。

而兒子本身是捨棄了挽救婚姻的機會,依然而然的去陪伴媽媽,但是她並不能夠理解媽媽為什麼會選擇踏上這樣的一個旅程。

因為他不知道這次旅程對媽媽所具有的重大的意義,所以當他情緒崩潰的時候,他才會說:「我根本就不應該陪你去莫斯科,我根本就不應該上這列火車,我真的受夠了,跟你吵啊吵。」

正是因為他們在火車這樣一個狹小的空間,外邊天寒地凍的茫茫曠野,他們無處可逃,才使得他們之間的矛盾不斷的升級,當他們的矛盾無法遏制,噴發而出的時候,他們也就真正地向彼此敞開了心扉。

媽媽向兒子講出她的遺憾,她的夢想,她的愛情,她的親情,兒子才開始懂得母親,理解母親……

於是在影片的後半段,與前半段母子之間強烈的衝突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兒子竭盡全力,想盡一切的辦法幫助母親實現夢想,站在夢想了大半輩子的舞台上,唱出心底的那首《紅莓花兒開》。

母親坐在茫茫的雪原上的傾訴是影片的轉折點,雖然他們所處的環境是天寒地凍,但是這樣的一個場景,無疑是母子在情感上的破冰之處,是影片中最為暖心的環節之一。在這一個時刻,母親卸下了身上厚厚的盔甲,向兒子展示了自己內心的堅強與柔弱,把一個真實的自己完完全全的的呈現在孩子面前。母親 的真誠換回了兒子對母親的理解,對母親的尊重,激發出孩子對母親發自內心的愛。

當然藝術作品永遠是源於生活,但是要高於生活的,況且本身作為囧字系列的影片,我們也不能苛求導演重複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場景,最終的矛盾衝突用合理和不合理來分析,那未免要求過高了。

在我看來徐崢導演所要傳達的最主要的意思就是兩代人之間互相溝通彼此理解的重要性。藝術作品當中是通過戲劇衝突來消除誤解,完成破冰,達到理解的。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作為普通人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同樣是需要建立在良性溝通上的,現實生活中並不會有那麼強烈的需求衝突,而且實事求是的講,也許我們並不希望影片中的情節發生在我們身上,畢竟太過於驚心動魄了。



如果說在我們的家庭當中,親子關係也有著這樣或者那樣不足和遺憾,也存在著父母和子女之間難以溝通,矛盾重重的現象,我們不妨試著去做一些努力,找一些破冰的小技巧。

不要因為是最親密的,就假設你應該懂我。

實際上在現實生活當中,在我們的家庭成員之間,由於關係過於親密了,有的時候我們會自然而然的認為對方應該是那個最懂得自己的人。

往往我們會自然而然的提出這樣的假設,我對你的愛你應該是能夠感受到的,我對你的好,是不用說出來的,我對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有原有的,而且都是你應該明白的。所以我用不著對你說。

而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又怎麼可能永遠地讀懂另外一個人呢?

正因為這是一個假設,在現實生活當中往往與事實相差甚遠,會給人們帶來很多的失望,很多的誤解。

就如同在《囧媽》這部影片當中,媽媽是關心孩子的,孩子也是愛媽媽的,但是他們並不理解彼此的行為背後所代表的情感。媽媽對孩子的愛孩子被理解成是對孩子的控制,讓孩子有一種窒息的感覺。因此在這種親子關係當中,孩子選擇逃避,因為只有這樣才會避免衝突的升級。

就像影片中所講的那樣,主人公徐伊萬自從大學畢業之後,和母親在一起的日子,只有聊聊幾天。



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某個節點。

也許是與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關。我們中國人在表達上喜歡委婉,喜歡內斂。很難直白的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即便心裡有,也會羞於表達。

就像在這部電影中,張璐問徐伊萬:「你有多久沒有抱抱你的媽媽了?」

徐伊萬認為這個問題很可笑。「我為社麼要抱她?」

當兩個人經歷了不同尋常的旅行,兒子幫助母親實現了多年的心愿。母親演出完畢之後,母子倆相擁在一起,平凡但讓人感動。

在我們普通人的平凡日子裡,很少有人會有這種高光時刻。但是日子雖然平凡,總會有那麼一個或者兩個生活的節點可以讓我們抓住,創造機會表達出對親人的愛。

比如說生日,比如說母親節,比如說春節……比如說孩子的升學,成人禮……利用這樣的機會說出對父母說出對他們的感謝,對兒女說出為他們感到驕傲。最主要的,對彼此說出我愛你,給予對方一個大大的擁抱。

艱難的時刻,也許會成為最好的表達自己的時刻。

就在此時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對抗新型肺炎的這個節點上 ,我們看到送醫務人員妻子上一線的丈夫大聲地說著「我愛你!」感動了無數國人,也一定是妻子無畏無懼,勇敢前行的動力和支撐。永遠不要忽略交流的重要,永遠不要忽略語言的力量。



日常生活中要學會有話好好說。

有時候我們在生活當中不免會口是心非,就如從電影當中的媽媽,盧小花明明非常希望孩子能夠陪伴自己,當兒子上火車的時候能夠用欣喜若狂來表達他此刻的心情,但是嘴上卻說:「我才不要你陪呢!」當然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理解成是媽媽的嬌嗔。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在我們交流的過程當中,往往會陷入不有話直說的誤區,口是心非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往往是說著要表達的是相反的意思,而聽話的人就直接了當的按照字面的意思去理解了。誤會當然是不可避免,進而也許會引起一系列的不滿和抱怨:

「你從來都不會理解我。

你心裡根本就沒有我。

還不如個外人呢,就不明白我說話的是什麼意思……」

還有的時候雖然不是口是心非,貌似在真誠的表達著自己,但是由於表達的是自己的情緒,自己的態度,而不是專注於事情的本身,也會讓對方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比如就像前面我們說到的,對於"你從來都不理解我"這樣的抱怨,事實上,這是在親子關係中很具有殺傷力的。正確的方法不如跟對方講出來,他什麼地方不理解你了,實事求是的把事情從頭到尾說清楚,哪個地方讓你感到被忽略了,被誤解了。就事論事,描述事物本身的狀態和自己的感受,不去添加過多的對於對方的指責。



充分利用現代的通信工具。

徐崢導演在推廣他的影片的時候,曾經做過一個訪談,訪談當中他非常強調以及出品這部作品的初衷,就是最想改善中國式的親子關係。徐導演認為:

在中國 最難處理的部分就是媽媽怎樣和孩子說「對不起」和「謝謝你」,孩子怎樣對媽媽說「我愛你」。

我們前面討論了,徐崢導演在他的影片當中用了很多的矛盾衝突來推進故事的發展,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我們可以利用生活中很多的節點,創造一些儀式感。在這樣一些特殊的時刻,使得我們表達起來,說對不起,謝謝你,我愛你的時候變得不那麼艱難了。

當然在日常生活當中,我認為現在我們還可以充分的利用快捷的通訊工具。那些面對面的情況下難以說出的話,也許正是自己心裡最想表達的,那麼就拿起手機來傳上一個簡訊。

在我非常喜歡的一個談話節目《圓桌派》當中嘉賓馬家輝博士曾經講過他與父親之間的一個小故事: 父子之間鬧了不愉快之後,曾經非常強勢,如今年邁的父親通過簡訊給他傳來:I'm sorry (對不起)。馬博士感嘆,如果不是藉助簡訊的這種溝通方式,父親是不會在他面前說出這樣的話的,在這個時刻,他感到父子的距離更近了,更加需要照顧好父親了。沒有簡訊的方式,父子之間的溝通也不會達到如此的境界。

同樣在影片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主人公徐伊伊萬和妻子張璐,兩個人在面對面交談的時候,不免是話不投機半句多。但是最為感人的,也是在影片當中直指主題,化解兩人之間矛盾的,是他們兩個人彼此之間互傳兩次簡訊,表達了兩個人對彼此的關愛和對美好青春的追憶。

在我看來《囧媽》這部電影並不是一部喜劇,它更像是一部帶有喜劇因素的文藝片。導演所要向我們表達的是在人際關係當中,尤其是在家庭和親子關係上真誠的重要性,父母和子女之間,夫妻之間,良性的溝通會使得彼此能夠更加理解對方,進而從不同的視角區看待對方的行為,也許這個時候,會發現以前曾經牴觸的,其實蘊藏這很多美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