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這一發現,令科學家們激動不已,移民火星有望成真?

歲月茹梭 發佈 2020-02-02T00:15:44+00:00

然而,正是這顆不起眼的行星,卻誕生了人類這一智慧生物。我們知道,要產生生命,最少要有三個條件,那就是水,大氣和地處宜居帶內。

在太陽系中,地球是一顆不起眼的行星。然而,正是這顆不起眼的行星,卻誕生了人類這一智慧生物。不僅在太陽系中,在我們現在已知的整個宇宙中也獨一無二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在別的星體中,還有沒有生命體的存在?這是人們一直想知道的答案。


我們知道,要產生生命,最少要有三個條件,那就是水,大氣和地處宜居帶內。水是萬物之源,有了水,就有了生命誕生的基本條件。而星體的大氣層,正是保證了星體留住水的有力保障。如果一顆星球沒有大氣層,就算有再多的水,也會逃逸到太空中,最後變成一顆乾巴巴的星球。而處於宜居帶內就更加重要了。我們知道,如果一顆行星與所在星系的恆星太遠或者太近,都不可能有生命產生。如果太近,則會被恆星強烈的光線照射,變成熾熱的星球;而與恆星太遠的話,則不能得到足夠的光與熱,從而變成一顆冰冷的星球,這樣都不利於生命的誕生。而只有處於宜居帶內,才能得到恆星適當的光與熱,從而為生命的誕生提供必要的條件。

在太陽系內的宜居帶內除了地球以外,還有兩顆行星也處於宜居帶內,那就是金星與火星。其中金星與地球最為相似。最開始,人們把金星作為了移民的首先。因為金星距地球最近,其質量體積也與地球十分相近,並且還擁有厚厚的大氣層。

「麥哲倫」號金星探測器是最早進入金星大氣的設備。它於1989年5月5日升空,1994年10月12日進入了金星的大氣層。這次探索雖然帶來了豐碩的成果,但是也帶來了令人沮喪的消息。金星上面的環境太過惡劣,它雖然有厚厚的大氣層,但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而且還有一層厚厚的酸雨層,表面最高溫度可達到460度,壓強也非常大,根本不利於生命的誕生!金星探測失敗後,人們把目光轉向了火星。


火星上有面著稀薄的大氣層,表面溫差也不大,且有著堅實的地面,有利於探測器登陸,進行近距離的觀測。 科學家們經過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觀測,對火星有了全方位的了解。近期,科學家們有了一個新的發現,令科學家們激動不已。到底是什麼呢?原來科學家們在火星上發現了古老的扇狀結構。我們知道,要形成這種地表,需要漫長的,大量的液態水的沖刷才行·。

這一發現,說明了在古老的火星上面,有著水的存在!我們前面說過,有水的存在,就為生命的產生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科學家們推測,在幾十億年前,火星也和地球一樣,是一個水草豐茂的星球。因為火星誕生時期和地球差不多。科學家們推測,因為火星與地球都處於宜居帶內,不可能有太多的水,因此,在幾十億年,大量的含有水分子的彗星,撞擊了火星與地球,為它們帶來了足夠多的水。使得那時的火星與地球都是一個生機勃勃的星球。


但是成了蕭何敗也蕭何,正是因為有了彗星的撞擊,因火星正處於小行星帶,給火星帶來了大量的水,但過量的撞擊,也對火星的地質產生了嚴重的破壞。科學家們認為,可能一有顆較大的行星撞擊了火星,使得火星的內核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從而使得火星的磁場消失,而磁場消失後,火星原本的大氣層也隨之消失。大氣層消失後,火星上不的水隨著太陽風及其它天體的引力作用,而逃逸到了太空中,最終形成了今天的模樣!而這個過程,大概持續了幾億年的時間。

而地球與火星就不同了,地球遠離小行星帶,在地球的外圍,有著一顆質量僅次於太陽的行星,那就是木星。木星以其強大的質量,為地球擋住了大部分的隕石的撞擊,因此有很多人都稱木星是地球的保護神,這一點也不為過。近住還有月球的保護,如果沒有木星和月球的保護,地球也許就成了第二個火星。因此,人類的誕生,也還是有一定的運氣成分的。


雖然火星上面一片荒涼,但它上面還有一層稀薄的大氣,更有可能的是在火星的地下,還有以固體形態存在的水分子!因此,移民火星依然是人們的首先。但是如何避免火星再次遭到較大隕石的撞擊,依然是一個很大的難題。以目前的科學水平,還不能有效地阻截天外來石。不過,以後隨著科學的進步,這個問題也許會得到根本的解決。

是移民火星好呢,還是把我們的地球保護好,不用移民好呢?歡迎大家留言,發表你的看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