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早衰要重視!緊抓3大關鍵環節,多茬結果又高產

小魚兒仙倌 發佈 2020-01-17T14:41:36+00:00

番茄、茄子、黃瓜等喜溫性蔬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材,具有不錯的環境適應性,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中,可以一年多茬開花結果,實現更高的產量,具有不錯的反季栽培前景。

番茄、茄子、黃瓜等喜溫性蔬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材,具有不錯的環境適應性,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中,可以一年多茬開花結果,實現更高的產量,具有不錯的反季栽培前景。但是,隨著栽培技術的不斷改進以及優良品種的引進,番種植面積不斷擴張,各種不同的種植問題也隨之出現,其中,番茄植株的早衰問題對番茄的產量及品質影響較大,使得菜農的收益大打折扣。

一、番茄早衰的症狀

在番茄的栽培過程中,因為某些不良因素的影響,導致番茄植株出現早衰問題,進而使番茄的產量及效益嚴重降低。

出現早衰番茄主要表現為植株莖蔓纖細,側枝不夠茂盛, 嫩芽生長緩慢,葉片發黃、且又小又薄,甚至出現瘤狀葉片,導致生長的果實膨大緩慢,上色不勻,出現裂口番茄、空心番茄或僵番茄,果實變小,嚴重降低產量,甚至導致植株過早死亡。

二、番茄早衰的原因

1、番茄多年連茬種植

近年來,番茄作為一種區域化、專業化種植的重要蔬菜,為保持常年高產豐收,菜農經常出現多年連茬種植。在一些溫室日光栽培時,番茄可以一年四季進行開花結果,出現多年連茬種植,成為較為單一的種植類型,棚內生態環境失衡,土壤中的病蟲害也不斷加劇,嚴重積累,導致番茄植株發育不良,生長緩慢,枝葉伸展不足,引起番茄植株早衰。

2、不合理的施肥

番茄作為一種適應性較強的蔬菜,對土壤沒有嚴格的要求,但是,在生長過程中,肥料類型單一、化肥用量過大,極易使土壤出現板結、開裂等問題,降低土壤的疏鬆程度,導致土壤鹽鹼化,阻礙番茄植株根系的生長發育,導致植株出現早衰問題。

同時,菜農為了降低種植成本,追加短期收益,常年使用大量的化肥進行施肥,有機肥施用量不足,常年低於2500kg/畝,使土壤的出現板結問題,嚴重加劇土壤的鹽鹼化,破壞植株根系的吸收能力,導致植株發育不良,出現早衰問題。

3、激素使用不當

番茄幼苗移栽定植後,菜農為了防止植株徒長,過度浪費土壤中的水分、肥料等資源,一般會採用矮壯素、 助壯素等激素對幼苗生長進行抑制,但激素用量過濃或噴施過勤則會嚴重抑制植株的生長發育,是番茄植株莖蔓纖細,側枝不旺盛, 嫩芽發黃、且又小又薄,引起早衰的問題。

4、栽植間距過密

番茄多採用溫室種植,為充分利用溫室空間,菜農會儘可能的加大栽植密度,造成田間的採光效果變差、通風不足,進而使得植株生長發育緩慢,易生病蟲害,開花結果減少,果實膨大不足,甚至出現畸形,使得植株出現早衰,產量大大降低。

三、如何防治番茄早衰?

1、生長環境要適宜

●溫度番茄是一種喜溫的蔬菜,一般白天適宜的生長發育溫度為22-28℃,夜間適宜的溫度為15℃以上,在溫室中溫度適宜情況下,植株可以一年四季開花結果,但溫度過高或過低易導致番茄植株生長緩慢,果實較小,出現落花落果或不結果問題。

●光照番茄也是一種喜光的蔬菜植物,喜歡較強的光照,日照長短一般要求為每天保持8-12小時正常光照即可滿足其生長發育,但光照強度過低,使植株光合作用不足,造成植株營養不良,出現生長發育不良的問題,嚴重時,易導致落花落果。

●水分在番茄的種植過程中,應控制好空氣的相對濕度及土壤的含水量,避免水分過大導致植株授粉不良,影響花序坐果,導致植株產量不足,出現早衰問題。一般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50-60%較為適宜,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55%-65%之間,按時進行小水灌溉,以保持土壤濕度。

●土壤番茄具有較強的土壤適應性,但不耐鹽鹼地,應選擇土質疏鬆肥沃、富含腐殖有機物、地勢平坦、未連茬種植的沙質土地塊進行種植,地塊酸鹼度在5.0-6.5之間較為理想。然後,深耕土壤,施足基肥,肥料以腐熟有機肥為主,避免土地板結,出現鹽鹼問題。

2、合理的繁殖育苗

①種子消毒處理

番茄繁殖播種前,採用溫度在50-60℃的溫水,或者20%的磷酸三鈉水溶液,或者1%高錳 酸鉀溶液進行浸泡5-10分鐘,去除漂浮的癟種後,將種子撈出瀝水後,用清水沖洗3-5分鐘,通風晾曬即可進行播種。浸泡後的種子可以去除表面的病菌,進而保證後期植株正常的生長發育,避免出現病蟲害導致植株早衰或死亡。

②合理密植

番茄是一種對光照需求較大的作物,合理密植,才能保證產量較高,一般每畝栽植2500-3000株幼苗較為適宜。一般選擇高15-20cm、生有4-5片真葉的健壯幼苗進行移栽定植,多採用雙排栽培,一般栽培的行距為30-45cm、株距為20-30cm,對於一些自封頂的番茄品種株距及行距應適當增大5-10cm。移栽定植後,應及時澆足定根水,保證幼苗的成活率。

3、科學的田間管理

①適時摘心

番茄的生長過程中,應及時進行摘心,避免植株過分徒長,消耗多餘的水分、養料等資源,進而保證植株多開花結果,提高產量。一般在番茄果實1-2次採收後進行摘心,並及時摘除老葉、病葉、枯 葉以防田間鬱閉,在莖蔓的頂端保留2-3片真葉,減少植株根系吸收壓力,增加田間的通風透光性,避免植株根系早衰,影響植株後期開花結果。

②合理施肥

為保證種植地的可持續利用,應加強田間有機肥及菌肥的用量,增加土壤的有機質,保持土壤疏鬆肥沃,避免出現鹽鹼化問題,為番茄植株的生長創造合適的土壤環境。

在番茄的生長過程中,保證氮肥、鉀肥、磷肥的供應,充分增施腐熟有機肥及生物菌肥,每畝每年種植地平均追施腐熟有機肥6000-800kg及生物菌肥200-250kg,可一定程度上防治番茄植株早衰,還能保證番茄果實的產量及品質。

總之,番茄作為一種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的時尚蔬菜,菜農可以不斷擴大大棚種植面積,進行一年四季的番茄種植,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但是,在番茄種植過程中,應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做好育前種子的消毒處理,合理控制種植密度,運用更加科學高效的栽培技術,避免番茄植株生長後期出現早衰問題,嚴重製約工番茄產量的提高,降低番茄的經濟效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