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吃雞,內存的容量和頻率,該翻誰的牌子?

給我當頭一棒 發佈 2020-01-11T13:05:27+00:00

絕地求生  吃雞是代表在《絕地求生》這款遊戲中得到了最後的勝利,如今這遊戲已經火遍男女老少,不少人是為了這個遊戲升級電腦配置或者購買了新的電腦,才能運行這款遊戲,但還是在遊戲中出現很多各種各樣的問題。


  吃雞是代表在《絕地求生》這款遊戲中得到了最後的勝利,如今這遊戲已經火遍男女老少,不少人是為了這個遊戲升級電腦配置或者購買了新的電腦,才能運行這款遊戲,但還是在遊戲中出現很多各種各樣的問題。絕地求生畫面優化差是眾人皆知的,電腦性能不足時運行遊戲時常出現卡頓、掉幀等情況,可是明明CPU和顯卡都是主流呀?那麼在CPU和顯卡都超過它的配置要求時,元兇就在電腦內存容量和頻率里了,是哪一個在影響你吃雞?你該換高速的內存還是加大內存的容量?


內存容量是指該內存條的存儲容量,是內存條的關鍵性參數。內存容量早期以MB作為單位,可以簡寫為M,後來內存條容量越來越大,在單條內存容量達到1024M以後,就以GB為單位表示內存容量了,1GB=1024MB,簡稱為G 。內存的容量一般都是2的整次方倍,比如目前主流的內存單條容量是1GB、2GB、4GB、8GB、16GB,一般來說,在作業系統能夠支持的情況下內存容量越大越有利於系統的運行。


內存頻率和CPU頻率一樣,習慣上被用來表示內存的速度,它代表著該內存所能達到的最高工作頻率。內存頻率是以MHz(兆赫)為單位來計量的。內存頻率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內存所能達到的速度越快。內存頻率決定著該內存最高能在什麼樣的頻率正常工作。目前較為主流的內存是頻率為2133MHz和2400MHz和2666MHz及3200MHz和3600MHz的DDR4內存。

上面是遊戲官方給出的這個遊戲 的最低配置要求,我們可以看到CPU和顯卡的要求,對於現在的主流配件來說要求不算高,它最低要求是6GB的內存,配置個8GB的內存應該也不算少了吧?那麼下面看下8G內存在《絕地求生》里的表現:

如上圖顯示的就是電腦使用8GB DDR4內存條,玩《絕地求生》,剛開始玩的時候並不卡,但當玩到第二盤時就特別卡,卡到竟然能看到飛機艙內部..。

如上圖中顯示,在進入遊戲中一會,內存已經使用了7.7GB。不僅如此只要不退出遊戲,內存使用率就會越來越大,這問題就出在了《絕地求生》這遊戲身上,遊戲沒有優化好,所導致的問題,但我們單單從開始的使用率來看,7.7GB明顯8GB內存是不夠用的,在內存不夠用的情況下,你所使用的程序在加載時就會有卡頓情況出現。玩兩把這遊戲就會出現「遊戲卡、畫面卡、移動視角卡」,而且在遊戲中還會遇到顯示容量不足導致遊戲強制關閉的問題,這就嚴重影響到吃雞了,可以看到內存容量是會影響遊戲體驗的。

還有個影響吃雞的問題是遊戲的幀數,幀數(Frames),為幀生成數量的簡稱,其實應該是幀率,由於口語習慣上的原因,通常將幀數與幀率混淆了。每一幀都是靜止的圖象,快速連續地顯示幀便形成了運動的假象。當物體在快速運動時, 當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後,人眼仍能繼續保留其影像1/24秒左右的圖像,這種現象被稱為視覺暫留現象。是人眼具有的一種性質。人眼觀看物體時,成像於視網膜上,並由視神經輸入人腦,感覺到物體的像。但當物體移去時,視神經對物體的印象不會立即消失,而要延續1/24秒左右的時間,人眼的這種性質被稱為"眼睛的視覺暫留"。只要以每秒24幅以上的圖像描述變化的過程,人的眼睛就會認為它是活動的而不是靜止圖像。因此高的幀率可以得到更流暢、更逼真的動畫。

當然了,要是在顯卡和CPU性能都處於入門級別或以下,你玩大型遊戲肯定都會卡的,那樣的升級就是整機換代了,這裡只是在解決CPU和顯卡都不差的情況下,改善電腦的性能,解決遊戲中卡頓、內存不足退出遊戲等問題。

那麼內存的容量和頻率對吃雞這個遊戲的確切影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一個專門的吃雞遊戲測試。

先把可能影響結果的CPU和顯卡高配遠超這個遊戲的要求,然後換上不同的內存條測試遊戲。

下面是測試的平台:

  

先看下不同內存容量的測試結果比較:

《絕地求生》遊戲解析度使用的是1920x1080,分別遊戲畫質選擇「極高(綠色 )」和「高(黃色)」進行測試。並且關閉垂直同步和一些會鎖幀的選擇項。頻率選擇為默認2133MHz進行測試。單位是平均幀率。

  

再看下不同容量下內存頻率對遊戲的影響:

  《絕地求生》遊戲解析度使用的是1920x1080,分別遊戲畫質選擇「極高(綠色 )」和「高(黃色)」進行測試。並且關閉垂直同步和一些會鎖幀的選擇項。頻率選擇為默認3200MHz進行測試。單位是平均幀率。

從以上測試結果可以看出,《絕地求生》這個遊戲,在8G內存到16G內存的容量變化中,遊戲性能提升非常明顯,遊戲的幀率可以提高達34幀之多,這差距相當於從顯卡跨越了兩個階梯了。而內存頻率從2133上升到3200相同容量的內存情況下只提升了6幀;內存容量在進一步提升到32G,對比16G的內存並沒什麼變化。


測試中還發現,採用了8GB內存的PC,由於系統內存不足,Windows會不斷的把數據從內存里往硬碟的虛擬內存里倒騰,這樣如果遊戲需要重新載入這部分數據,Windows需要從硬碟里把數據讀取出來,這樣給玩家的體驗就是,遊戲會突然丟幀,幀數低的時候甚至會是個位數。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有玩家遇到新場景載入,或者房間裡突然跑出來一個人的時候,遊戲會突然卡到沒法玩,這都是因為系統內存不足所導致。

其實在在面對遊戲卡,軟體開多了卡等等問題時,電腦就已經明確告訴你「要升級了」,所說的「升級電腦」又是代表什麼呢?加電腦內存容量和頻率是最明顯的,比如,之前所用的電腦是使用DDR4 2133 MHz但只有4GB容量,這時換上DDR4 3000MHz 8GB的內存或是16GB的內存時,電腦運行速度就增加了幾倍以上,在遊戲以及軟體上運行都會行如流水的。

  

  如今,Windows10系統、次世代遊戲、專業設計製作、高清視頻製作等對內存容量要求越來越高,再加上DDR4內存的價格進入一波降價潮。挑選DDR4內存,4G已經是入門選擇;平台主流容量應該是8G;追求遊戲性能體驗的,起碼16G起步;而專業頂級效能的平台,裝機容量可選32G容量以上,對號入座才能在未來使用電腦過程中不會遇到內存性能不足的尷尬。而目前為止所有大作遊戲,使用16GB內存條都不會碰到瓶頸的,也就是說容量大小買16GB就最佳了,當然了,內存條容量肯定越大越好,預算不足的玩家可以選擇16GB的內存容量。頻率的話,目前DDR4內存條最低頻率是2133MHz,頻率也是越高越好了。所以,最終結論就是:想吃雞,內存容量優先加到16G,預算充足的情況下再考慮高頻率的內存條,預算更充足的時候可以同時考慮更大和更高頻率的內存。


謝謝閱讀,我是被生活給了當頭一棒的人,我專注於科技領域,對這方面感興趣的可以關注我。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請隨手點個讚。如有不同見解,歡迎回復討論和轉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