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泉區發現一處2200多年前的古城遺址,存在數處城垣、城壕遺蹟,出土銅鼎、鍅、劍、簇、鐵犁、陶俑等器物

潁州晚報 發佈 2020-01-10T21:37:48+00:00

在建國後的兩次文物普查中,這裡發現過數處城垣、城壕遺蹟,並出土了銅鼎、鍅、劍、簇、鐵犁、陶俑等器物。

在潁泉區伍明鎮蘇集村腰莊一帶,有一處南北長約2000米、東西寬約1500米的古城遺址。在建國後的兩次文物普查中,這裡發現過數處城垣、城壕遺蹟,並出土了銅鼎、鍅、劍、簇、鐵犁、陶俑等器物。據文物部門考證,腰莊古城遺址規模較大、文化內涵豐富、時代延續長,文化層年代以戰國、兩漢為主,被認為是楚都鉅陽城可能的遺址地之一。近日,記者實地探訪了腰莊遺址,了解2200多年前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故事。

隆冬時節訪腰莊
隆冬時節,記者從阜陽市區出發,經阜陽臨沂商城進入阜渦路,由此一路向北到達伍明鎮,轉而向西到達蘇集,腰莊遺址就位於蘇集村東南方向的袁寺村。
冬日的腰莊與皖北農村其他地方的景色並無二致,除了零散分布的村莊外,目光所及處是一望無際的麥田。在桃花源老年公寓東側,有一條南北方向的灌渠——郭溝,前幾年新建的郭溝閘橫跨在這條灌渠上。在開挖茨淮新河之前,與郭溝相通的伍明溝是一條北通利辛王人、南至潁東新烏江的人工河,後來改名為向陽溝。開挖茨淮新河後,向陽溝的水系被截斷,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腰莊遺址西靠茨河,南鄰茨淮新河,有自然水系和人工水系貫通。「這一塊地就像一艘大船,有毛莊、趙莊、齊大莊、周孜、譚莊、馬莊、三里老寨,分屬袁寺、三門、鞏莊三個村。」今年72歲的高汝軒愛好研究地方歷史文化,2006年撤區並鄉前曾擔任蘇集鄉人大主席。他在當地工作了幾十年時間,對腰莊遺址比較熟悉。

退休後,高汝軒來到伍明文化站當管理員,一直收集與腰莊遺址有關的民間傳說和陶器、石器、骨角器等,部分器物陳列在伍明文化站。「腰莊遺址這個地方以前叫老古城、鉅陽宮,南門在三門村的譚莊、北門在鞏莊村的馬莊和樊城,四至都比較清楚。」高汝軒告訴記者,毛莊的「毛」與「錨」諧音、趙莊的「趙」與「棹」諧音、齊大莊的「齊」與「旗」諧音,周孜與「舟」諧音,這些地名都與船有關,且在當地存在了很多年時間,可能是一種巧合。

一片荒涼都不見
前段時間降水偏少,郭溝閘口的水少之又少,叢生的蘆葦枯葉低垂,蓬鬆的蘆花在溝邊隨風搖曳。據高汝軒介紹,郭溝閘南頭約兩三百米的地方,在上世紀70年代曾出土過一些陶片。有考古專家認為,這裡可能是戰國時期楚國鉅陽城的遺址,至今沒有定論。不過,這個地方曾經是一座古城遺址是沒有爭議的,規模與現在的阜陽南北老城相當。

上世紀90年代,當地的窯場在郭溝閘南側取土,曾經發現過地下2米深左右的文化堆積層。「那地方還有一口大塘,就是當時燒窯取土形成的,現在還能撿到一些陶片。」高汝軒說,郭溝可能是黃泛過後開挖的灌渠,也可能就是腰莊古城內的一條人工河。
在2200多年前的戰國末期,阜陽轄內屬於楚國東北部邊疆。緣於強秦兵鋒所迫,楚都曾多次遷徙。據《史記·六國年表》記載,楚國遷都有三次:第一次為楚頃襄王21年遷陳城,第二次為楚考烈王10年徙鉅陽,第三次為楚考烈王22年遷壽春。楚頃襄王都陳、楚考烈王東遷壽春的史實,文獻與考古材料互勘,無異議。考烈王10年遷鉅陽的事件,不僅傳世先秦文獻缺載,兩漢典籍中亦僅見於上述《六國年表》。鉅陽是楚「東國」地區的一處重要城邑,其具體地理位置和興廢沿變缺乏較早的文獻,時間久了便成為千古疑案。直到現在,文史界仍流行楚都鉅陽城「太和原牆集說」「太和宮集說」「潁泉蘇集腰莊說」等多種觀點。
如今,站在郭溝閘向南望去,遠方的村莊沉浸在一片霧靄之中,不少民居仍保留著上世紀90年代的紅磚瓦房院落,周圍的樹梢上有樹枝搭成的鳥巢。幾隻花喜鵲在麥田和蘆葦間飛來飛去,偶爾喳喳地叫上幾聲,給靜寂的田野帶來一些生機。
郭溝閘西側不遠處是茨河,這條發源於河南太康的天然河流主要流經太康、淮陽、鹿邑、鄲城、界首、太和,在潁泉區茨河鋪注入潁河。直到1980年茨淮新河通水後,在茨河鋪分洪閘下調尾入茨淮新河,改屬茨淮新河水系。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貨物運輸都離不開河流,茨河一直是這座古城的重要水源。

楚都為何多次遷
戰國晚期,楚都曾多次流遷,主要原因就是軍事上不敵日漸強大的秦國。根據文獻記載,在強秦逼迫之下,楚國遷都陳城、壽春是比較清楚的歷史事實。但是,對楚考烈王十年是否曾遷都鉅陽,考古界一直存在較大爭議。部分史學家甚至認為,戰國晚期的楚國未曾遷都鉅陽。這是為何呢?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是擁有數百年輝煌歷史的泱泱大國,遷都行動絕非易事。楚人每次確定新的「國都」,亦非倉促間的隨意所為,而是權衡當時安全防禦、政治背景、城建基礎、經濟條件、交通優勢等多方因素利弊後,作出的慎重選擇。

元朝胡三省注《資治通鑑》時,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對《秦紀》中「楚遷於鉅陽」的記載作了折中解讀,認為赧王三十七年楚都從郢城向東北遷至陳城,今又從陳城遷到鉅陽,到了始皇六年再從陳城遷往壽春,楚人雖有遷鉅陽之舉,但當時都城實際並未離開陳地,鉅陽可能只是當時楚國的一個陪都。這個推論,較元代以前史家諸說顯然又具體而合理得多。
戰國晚期的鉅陽城鮮為史書記載,主要是因為一個在國勢益弱背景下的新興城邑,並不具備像陳城、壽春這樣的大城可選作楚都的區位優勢與物質條件。考烈王十年,韓、魏、秦、楚間的政治地理格局及軍事兵爭形勢沒有發生大的變化,當時的楚國尚不會遭秦人攻襲而陷於險境,進而似乎不存在放棄陳城另遷新都的可能性。由此可見,元人胡三省的觀點是比較折中和可信的。

細陽鉅陽分不清
G105國道進入太和縣城後,有一個略顯古樸的名字——細陽路。作為當地重要的南北主幹道,細陽路的名字與漢高祖置細陽縣有關。細陽古城在太和縣原牆鎮北1公里茨河(古稱細水)左岸,因在細水之南,故稱細陽。
有關鉅陽城的具體位置,早期文獻一直沒有確切記載。按照《水經注》相關記載,漢代細陽縣故城遺址應當在太和境內原牆集一帶的細水東北岸,約略與唐代百尺鎮、宋之萬壽縣的地望吻合。不過,宋代初年成書的《太平寰宇記》河南道潁州「汝陰縣」條記載:細陽城,漢為縣,屬汝南郡,故城在今縣西北40里。由此可見,歷史文獻中所指的細陽故城,大致位置位在今潁泉區蘇集村腰莊古城址一帶。
春秋以來,楚人著力經營東國地區,秦國大將白起拔郢後,准北潁水中下游一帶備受楚人關注。當時,在陳、城父、夷、郪丘、寢、慎等幾個城邑間,有一大片空隙地帶——春秋胡國故舊疆域,系夾處於潁水、夏淝水間貫通陳都與東南大後方的交通要津之域,這一楚都陳城的京畿要地,顯然不可能被楚人視若洪荒僻壤而廢治。

事實上,戰國晚期的鉅陽城可能作為楚國陪都存在過,其規模等級自然非當時的一般大縣城邑所能比,以胡國故城為中心的今阜陽一帶可能是唯一的選擇地。漢代細陽故城是不是從春秋時期的鉅陽城演變而來,目前並沒有任何文獻與考古材料可以佐證,兩者之間目前尚未找到有歷史淵源的確鑿證據。

揭開謎團待時日
在春秋戰國時期,鉅陽是楚「東國」地區一處重要城邑,這是沒有任何爭議的,楚考烈王十年遷鉅陽是十分重要的歷史事件。然而,關於「鉅陽」的具體地望所在及興廢沿變,到了近代逐漸發展成「太和原牆集說」「太和宮集說」「潁泉蘇集腰莊說」等多種觀點。
隨著時代不斷進步,發現和確認鉅陽城遺址,對繼承與弘揚阜陽文化遺產、提高阜陽的知名度、促進地方社經濟會發展無疑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阜陽文物工作者對疑似鉅陽城的幾處遺址進行過多次調查,獲得了一批有價值的材料,為探討上述問題創造了條件。
太和原牆集古城遺址位於太和縣城東北約20公里的原牆鎮原牆集北0.5公里的茨河左岸,東西長550米,南北寬460米。遺址未做試掘。通過多次田野調查,目前尚未獲取早至漢代以前的遺蹟遺物。該遺址面積不大,已發現的遺蹟遺物年代偏晚,不具備鉅陽城應有的基本特徵。
太和殿頂子古城遺址位於太和縣宮集鎮朱莊鄉張營、靳樓、靳溝口、馬廟等幾個村境內,北臨西淝河。遺址平面略呈正方形,面積約289萬平方米,地表可見繩紋、乳丁紋、菱形紋筒瓦、板瓦殘件等。由於該遺址遠離古細水約20公里,謂之「細陽」名悖於實,遺址內幾處地層剖面標本均為漢代遺物,目前尚未發現早至戰國的文化層。
近年來,考古人員在潁泉腰莊古城遺址內採集到早至商周的陶器、石器、骨角器等文物,地表散見板瓦、筒瓦、瓦當碎片,文化層年代以戰國、兩漢為主,戰國古城址約略疊壓在商周遺址上,至兩漢時期此城得以修復沿用。腰莊古城遺址規模龐大,出土了不少戰國時期的文物。由此判斷,不能排除腰莊遺址是楚鉅陽古城可能的地望所在。
但是,考古專家認為,確認古都城遺址,除需探明城垣、城壕、城門等標誌性遺存所在及其形制、規模特徵外,還要探明宮殿區、居民區、作坊區、墓葬區等一批遺蹟遺物。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鉅陽城的大概位置在太和、潁泉兩地是沒有爭議的,由於上述三處城址僅做過初步調查,能否確定鉅陽遺址的具體地望所在,還有待考古發掘進一步驗證。

本報記者 尚原野/文 特約攝影 餘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