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提案 | 堅定文化自信,京劇進校園應更有「章法」

北京廣播網 發佈 2020-01-13T11:06:21+00:00

國粹京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彰顯文化自信、培育家國情懷。北京廣播電視台融媒體中心新聞廣播記者宗曉暢

國粹京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彰顯文化自信、培育家國情懷。北京市京劇進校園工作已堅持了十多年,具有良好的基礎。市政協文藝界別委員杜鎮傑提出,京劇進校園的宣傳推廣應當更有「章法」。

在提案中,市政協文藝界別委員杜鎮傑建議,京劇進校園的宣傳推廣應當更有「章法」。首先,調動家長與老師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至關重要。

杜鎮傑委員:孩子們傳承我們文化和自己民族的東西,肯定後邊就是他們為主了。可是在學校裡邊老師不喜歡,這是個大問題。所以說從老師這方面,怎麼能讓他知道京劇、喜歡京劇,起碼別排斥京劇。

杜鎮傑委員

京劇藝術承載著中國美學特質與儒家思想的文化基因。京劇進校園怎樣才能深入開展?絕不只是學幾句唱或練習幾個身段那麼簡單。

杜鎮傑委員表示:我們終歸不是培養演員。現在有一些教材把京劇使勁說細了,這個課本它的教程,不能說拿一本書講我們京劇是怎麼回事,單單是京劇的東西放到這兒很困難,接受很困難。再有一個就說劇目,比如說有一些好的故事,楊家將是忠,蘇武牧羊這是忠,岳母刺字也是忠和一些孝。我們是要京劇進課堂,是讓孩子們知道京劇的美。通過京劇知道歷史、文學、美術和中國傳統的美是這樣的。

北京廣播電視台融媒體中心

新聞廣播記者 宗曉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