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小絹講歷史:西周九鼎何人鑄造,揭秘它的下落

司馬小絹 發佈 2020-01-11T08:06:50+00:00

但《左傳》記載「夏朝初年,大禹劃天下為九州,州設州牧,後夏啟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把各州名山大川,奇異之物刻於九鼎之身,一鼎象徵一州,九鼎象徵九州。不知道誰記載的準確一些!西周九鼎下落之謎!自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西周九鼎的下落就成謎了!最被認可的猜測是埋於秦始皇陵里,在《

西周九鼎有兩大之謎,第一《史記》上沒有明確記載是何人鑄造,第二《史記》中沒有明確記載它的下落。

司馬小絹今天和大家講一講!西周九鼎之謎。

西周九鼎是中國歷史上最神奇的寶物之一,據說:「得九鼎者,得天下」,「一言九鼎」,然而自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九鼎就不知下落了。

到底有沒有這個九鼎呢?

「九鼎"一詞最早見於《逸周書、克殷》篇曰:"乃命南宮百達,史佚遷九鼎",《左傳、宣公三年》也有記載「昔夏訪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這說明至少周初之時便有九鼎流傳於世。

這九個鼎到底是誰鑄造的呢?

在《墨子、耕柱》里記載認為鑄九鼎者為夏啟:「昔日夏後開(啟)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鑄之於昆吾……!九鼎既成,遷於三國",(三國指夏、商、周)!大部分史學家認為是大禹鑄造的,然而所有的先秦典籍里沒有「禹鑄九鼎"的記載,那麼後世廣為流傳的「禹鑄九鼎"之說究竟起源於何處呢?


應該是《史記》,在《史記、封禪書》中記載"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這應該是「禹鑄九鼎」的最早記載!

但《左傳》記載「夏朝初年,大禹劃天下為九州,州設州牧,後夏啟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把各州名山大川,奇異之物刻於九鼎之身,一鼎象徵一州,九鼎象徵九州。不知道誰記載的準確一些!

西周九鼎下落之謎!

自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西周九鼎的下落就成謎了!最被認可的猜測是埋於秦始皇陵里,在《秦王紀年》里記載:公元前256年(秦昭王五十一年)秦軍攻伐趙國邯鄲後,繼續向韓趙發動攻勢,在這種情況下,不但其他幾國聯合起來抗秦,連西周也捲入到抗秦里去了,聯軍打著周王的旗號,合縱抗秦,昭王大怒,公元前256年(赧王59年、秦昭王51年)秦兵攻打西周,赧王聽西周公之言,以西周三十六城,三萬戶降秦,秦王將周赧王貶爵為君,西周公為家臣,封於梁城(今陝西省韓城縣南)赧王至梁城一月而亡,國除,置九鼎於咸陽,途中有一鼎落於泗水,所以秦國只得8鼎,但習慣上仍稱九鼎!

自次年起(昭王五十二年,公元255年)8鼎遷秦,於是秦始皇派上千人去打撈那隻落於泗水的鼎,據說沒有打撈上來!


但在《封禪書》中記載:「周德衷、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後者分析!九鼎在秦滅周之前即"宋之社亡"時已經不見」那麼前者所述昭王攻克西周遷九鼎至咸陽又怎麼解釋呢!

東漢著名史學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漢書》中對九鼎下落,收錄了司馬遷的上述所說,同時又補充了一條史料說:「是在周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327年,九鼎沉在彭城(今江蘇徐州)泗水之下,後來在秦始皇南巡之時,派了幾千人在泗水中進行打撈,無功而返!


這九鼎什麼時候失蹤的,其下落成謎,但在唐代傑出的詩人,歷任國史館修撰的杜牧有一首詩寫有"始皇東遊出周鼎",說的是秦始皇非常喜歡這些鼎,九鼎下落之謎可能埋入秦始皇陵墓里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