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HIP-HOP、兄弟、髒辮兒,男孩子的青春是一首RAP

猴叔講繪本 發佈 2020-01-09T04:42:50+00:00

猴叔一直有個理念:青春期的孩子,最糟糕的情況並不是不聽話,而是沒有一樣自己真心喜歡的東西。換句話說,猴叔最反對的,就是把孩子培養成那種父母說啥都會聽,讓學習就學習,讓練琴就練琴,給報啥志願就上啥大學,唯獨沒有找到自我的「學習機器」、「乖乖巨嬰」。


猴叔一直有個理念:青春期的孩子,最糟糕的情況並不是不聽話,而是沒有一樣自己真心喜歡的東西。換句話說,猴叔最反對的,就是把孩子培養成那種父母說啥都會聽,讓學習就學習,讓練琴就練琴,給報啥志願就上啥大學,唯獨沒有找到自我的「學習機器」、「乖乖巨嬰」。猴兒子10歲了,距離青春期越來越近了,我不敢預想到時候他會有多叛逆,會玩出什麼么蛾子,但我確信,他不會成為我不喜歡的那種樣子。

和很多家長一樣,我也會鬧心,頭疼的是孩子不愛學習,但我也有欣慰的方面,他有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且在他喜歡的事情方面,他還真捨得下功夫。那天猴兒子自己總結了一下:「于謙有三大愛好——抽菸、喝酒、燙頭;我也有三大愛好:籃球、看書、桌遊。」我心話說:雖然不是啥不良嗜好,但這三件事兒對於一般的小學生來說,確實也不算啥正經事兒。

愛讀書當然是好事兒,但他最近迷戀的主要是漫畫這類「閒書」(當然,猴叔認為優秀的漫畫作品也有其「不閒」的一面,這是題外話),肯定是不能直接幫助學習成績提升的了。桌遊方面,這小子快把自己修煉成專家了,不但能教同齡的小夥伴兒,還能教大人玩桌遊。別看他考試時審題錯漏百出,閱讀理解花式搞怪,但人家就是能啃下來複雜枯燥的桌遊說明書。好吧,這也算是一種能力吧。籃球是他的大愛,雖然並沒有表現出任何天賦,但始終高漲的興趣,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對勝利近乎偏執的渴望,這種精神方面的磨礪,是兒童時期很難得的成長財富。我堅持認為,雖然他幾乎註定不可能成為一枚職業球員,甚至大學生球員都不太靠譜,但這種從興趣,到熱愛,到執著堅持,屢敗屢戰,最終達到目標的能力,將來是可以在其他領域複製的。

猴兒子剛剛和他所在U10籃球隊一起,結束了一個賽季的聯賽,球隊的成績不好不壞,猴兒子倒成了聯賽中的一個吉祥物式的小名人。不是因為他打得多好,而是因為他體型顯眼,比同齡的孩子大上一號,往籃下一站,有點奧尼爾的霸氣,跑起來肚子顫顫悠悠的,好像約基奇約老師。最後一場比賽打完,隊友們一起相約下個賽季再來,家長們都在交流著孩子們的成長和收穫。我忽然想到還有一個特殊的收穫——賽季初的開幕式上,主辦方送給每個小球員一個禮包,裡面除了籃球裝備,還有一本籃球主題的青春小說——《喬希的球場》。我第一時間讀了這本書,也很想把它分享給小隊友和他們的家長,我們一起來看看籃球少年的世界,長什麼樣子。

這部小說頭一個神奇之處就是他的體裁,我們見過用詩歌寫成的小說,用日記寫成的小說,這本《喬希的球場》用的是主人公喬希第一人稱的日記口吻,而語言不是普通的詩歌,而是HIP-HOP式的文體。如果你是Free-Style達人,給你一個Beat,你完全可以把書中的段落唱出來!籃球的主線,叛逆不羈的男主人公,說唱的節奏——這部青春小說在形式上非常接地氣,當然是接青春期小男生的地氣,如果你覺得陌生而彆扭,那就說明你OUT了。

故事從美國的一對兒十三歲的黑人雙胞胎小男孩兒講起:哥哥喬希·貝爾是主人公,他和弟弟喬丹·貝爾是校籃球隊的雙子星座,哥哥打小前鋒,綽號「小賊」,喜歡拉風的假動作過人和扣籃,弟弟打分衛,綽號「喬貝」,比哥哥少一點桀驁,更招女孩子的喜歡。小哥倆的爸爸曾經是職業球員,當年並沒有打NBA,而是效力歐洲聯賽,號稱「大神」,在本地是個名人,但由於糟糕的生活習慣,他的健康狀況堪憂……

籃球讓喬希胸懷夢想、自信滿滿,但生活給這個青春期的男孩兒帶來了一個又一個成長的煩惱:打賭輸了,被弟弟剪掉了心愛的髒辮;弟弟有了女朋友而自己沒有;替考試傳小條兒的弟弟背了黑鍋;因為違反體育道德的行為遭到禁賽;和弟弟徹底鬧掰了;爸爸心臟病發作,而賽季到了最後關頭……

對籃球的熱愛和刻苦的訓練,並沒有讓喬希的青春期比別的男孩子少一些麻煩,但籃球卻是他頂著困難前進,帶著麻煩成長的精神動力。小說的結尾,情節忽然變得沉重——就在喬希投中絕殺球幫助球隊贏得賽季總冠軍的同時,爸爸在醫院病逝了。人生從來不輕鬆,籃球的世界裡更是充滿了沉甸甸的東西。當年麥可·喬丹的父親被歹徒槍殺,喬丹擦乾眼淚就回到球館,隊友們在等著他領導球隊衝擊總冠軍;馬布里代表紐約尼克斯隊比賽,他的父親在觀眾席上看球時心臟病突發,送到醫院就去世了,而全身心投入比賽的馬布里竟然一無所知;幾個月前我們身邊還有沉重的事情發生,北京首鋼隊現役球員吉喆,罹患肺癌,33歲英年早逝……

青春的節奏輕快,但生活從來不輕鬆;青春的男孩子應該有追逐夢想的熱情,也應該開始背負一些沉重的東西;如果男孩子想從父母的羽翼庇護下探出頭來,嘗試著獨自翱翔天際,那就得自己承擔雨雪風霜。一部好的青春小說,當然要有親近小讀者的形式和積極向上的主題,也應該展現生活的全部,讓小讀者們感悟到,成長是自由,也是自律和責任;也讓家長們認識到,孩子不會永遠在你的保護下長大,總有一天,他需要獨自上場。

《喬希的球場》,[美]夸邁·亞歷山大著,徐涵翻譯,禹田文化2017年1月出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