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木不歡:盤點那些鍾情古典紅木家具收藏的明星大腕

木藝小超哥 發佈 2020-01-08T02:09:51+00:00

成龍:數十億紫檀珍品驚呆故宮研究員說到影星成龍,在華人界乃至國際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說到成龍的身家,恐怕是沒人能夠估算出來,因為單算他在香港清水灣倉庫的紫檀藏品,已是無可估量。

中國的紅木家具是最具東方古典神韻的家具,紅木家具所蘊含的中國傳統古典元素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濃縮,讓它不僅僅是一種家具,而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因此許多收藏家都比較喜歡收藏紅木家具。


在龐大的紅木愛好者中,也不乏明星大腕兒,參與收藏的明星名人就有成龍、海岩、張涵予、鄒靜之、趙本山、遲重瑞、陳道明、王剛、馬未都、張信哲、林依輪、蔡國慶、王鐵成、張鐵林、趙忠祥、鞏俐等數十位規模不容小覷的收藏群體!


成龍:數十億紫檀珍品驚呆故宮研究員


說到影星成龍,在華人界乃至國際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他的功夫巨星頭銜,其實成龍還有另一個身份——收藏家。說到成龍的身家,恐怕是沒人能夠估算出來,因為單算他在香港清水灣倉庫的紫檀藏品,已是無可估量。


成龍酷愛紫檀,其60大壽的回禮就是小葉紫檀手鍊!紫檀木稀有,而且具有鎮宅之功效,是世界貴重木料之一,素有「一寸紫檀一寸金」。其實早在明清兩朝,紫檀木便倍受皇家所珍視。兩朝的皇帝都不惜重金,集天下之能工巧匠打造各種紫檀家具、飾物。這些東西在當時來說,就實屬極品,更何況流傳至今?每當提及自己的紫檀王國,成龍就無不得意地說:「我想沒有數十億那麼多,數億啦!」

海岩:痴迷收藏,變得「窮困潦倒」


海岩在演藝圈裡已經是一塊金字招牌,他的作品《一場風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玉觀音》捧紅了眾多的影視明星,這些明星也被冠以「岩男郎」「岩女郎」的稱號。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作家海岩的明清家具私人收藏不論從數量和質量都冠絕中國當代家具收藏界!不過海岩作家、編劇的名聲太響,掩蓋住了他收藏家的身份。


據他自已說,痴迷上收藏家具後,海岩開始變得「窮困潦倒」,「家人出去吃個飯超過200塊,我也會覺得有點貴了。」雖然海岩說作家身份跟收藏家之間沒有必然聯繫,但骨子裡的文人情懷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是他痴迷於收藏的主要根源。

十幾年來,海岩共收藏了八百多件家具,而這些家具目前都被收藏於他的博物館中。這八百多件家具的總價值有多少,海岩含糊了過去。不過他承認,這些家具的價格確實上漲得非常厲害。


張涵予:讓馬未都都眼饞的藏品


張涵予憑藉電影《集結號》中的穀子地和《智取威虎山》中的楊子榮而被觀眾所熟知,在演藝界算是大器晚成。在收藏界,張涵予收藏古董家具卻為圈中人所熟知。張涵予收藏明清紅木家具到了上癮的程度,自稱所有的錢都買了古家具。有時見到好家具,腰包里又沒銀子,四處借錢也要先行買下。有記者問他藏品幾何?他說辦個小博物館沒問題,看來也是藏品頗豐。


而關於張涵予的收藏,有兩個段子特別經典。一個是2006年他軟磨硬泡從北京一個大古玩商手裡淘來一塊清代書房匾額。當時古玩商死活不肯賣那塊匾額,因為那塊匾給他帶來了很多商機。結果,張涵予先是買走了那塊匾下的高古羅漢床,然後用了一年多把匾拿下。古玩商對他說:「之所以賣給你,是因為自從你把那張高古羅漢床請走後,我把什麼床放在此匾下看著都彆扭,感覺都差一口氣,只有那張床和這塊匾配在一起時才顯得那麼順眼。」

關於他古床的收藏段子更為經典。是一張價值20萬元的羅漢床,是明早期的作品。「那床一開始險些流失到美國。當年一位美國買家只交了定金,還沒來得及把床拉走就辦其他事去了。結果,『9·11』的時候,他正在世貿大樓里……按照合同,3個月不來提貨,賣家就可以重新賣。於是我借錢把這床買了,後來證明這是一個國寶級的古床。」這張床珍貴到什麼程度?據說馬未都也惦記著要拉它到他的博物館展覽一下,最後張涵予擺出一副「我得天天摸到這張床才踏實」的架勢,馬未都才作罷。


鄒靜之:古玩才是自己最大的幸福指數


被譽為中國最著名編劇的鄒靜之,同時也是一個古玩收藏家,家中收藏的明清紅木家具有數百件之多。對收藏的酷愛,反過來也對他編寫劇本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通過收藏,他認識了形形色色的朋友,學到了不少有關收藏的知識。


他喜歡用舊家具來形容美女,比如他會這麼描述湯唯的美,感覺就像明式家具,簡單中流露出一種味道美。「古玩真是很有一個生動的世界」,鄒靜之感慨道。和這些舊家具打交道所得來的成就感和快樂感遠遠大於與人打交道。

幸福感原來就是找到為自己而活的方式。真正能讓鄒靜之找到自我和幸福感的,還是這些明清時代的舊家具。鄒靜之說:「許多人眼裡是破爛,而我敝帚自珍。」

提到收藏,鄒靜之總是充滿感嘆:古玩才是自己最大的幸福指數。


趙本山:紅木家具的大買家


趙本山鍾情紅木家具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2010年6月13日,新華網就以《趙本山豪擲百萬買根雕》為題報導了趙本山在橫店拍戲之餘,在中國木雕城購買根雕和木雕的新聞。其實百萬在趙本山的購買紅木經歷中根本算不上什麼,其在江蘇、浙江、廣西等地均都有狂擲千萬買紅木家具的手筆。


網上曝出的趙本山私人辦公室,全是古色古香的紅木桌椅。圖片只是一個局部,但據說周杰倫在參觀趙本山私宅中時,驚嘆不已,掏出手機要拍照,結果被保安婉拒。照理,周杰倫也算見過世面的人,讓他都驚嘆不已的,可以想見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場面了。


遲重瑞:長生不老,全靠紫檀駐顏色有方


著名演員遲重瑞先生因在電視劇《西遊記》中扮演唐僧而婦孺皆知,而遲重瑞鮮為人知的另外一個身份則是中國紫檀博物館副館長和香港富華家具企業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


遲重瑞現年已經六十多歲了,從最近的新聞照片來看他要比實際年齡年輕得多。這其中不得不說到遲重瑞與紫檀木的不解之緣:是長期與紫檀木為伴成就了他的「長生不老」。遲重瑞先生曾在《中華醫藥》節目裡告訴大家,他現在工作生活的環境總是被紫檀木特有的氣味包圍,天天享受著紫檀木天然氣息的保養,日積月累,讓他身心時刻保持年輕態,神清氣爽,氣血旺盛。


王鐵成:傾家蕩產,只為心愛的紫檀書案


王鐵成,著名特型演員。在扮演周恩來總理的特型演員中,王鐵成是最為神似的一個。1992年憑《周恩來》獲金雞獎最佳男主角和百花獎最佳男主角。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還是一位古典家具收藏家,併入選「2009影響中國收藏界十大人物」。


收藏的至高境界在於一個「玩」字,能當此稱謂的第一人,莫過於著名文物專家、學者、文物鑑賞家、收藏家王世襄先生,他被譽為「京城第一玩家」。王鐵成步其後塵,也是玩出了名堂的。這個「玩兒」可不是隨意玩耍之意,裡面的深度內涵極多。是玩味、是品鑑、是賞讀、是精研,是深厚的文化底蘊。

王鐵成的收藏主要集中於木器和雜項之上。當年,為了買下一把紫檀書案,將家中的全部積蓄都拿出來,最後還是差了些,於是又翻箱倒櫃,找了些家中寶貝拉出去賣了,總算湊齊了案子錢。因為連僱人把案子拉回家的余錢也沒有了,所以只好自己騎著一輛板車去賣主家把案子親自拉回來。


蔡國慶:家有「小故宮」


收藏如同迷宮,一旦進去,就再也出不來了,好的藏品永遠都差一件。現在,每次到外地演出時,蔡國慶都要利用工作間隙去逛一下當地的家具店和古玩店,一家一家地看,不厭其煩地去挑選、查看,生怕錯過了一件好東西。蔡國慶收藏的古典家具包攬了黃花梨、老紅木、雞翅木、烏木、核桃木、櫸木等各色木材,其中他最喜歡的,則是黃花梨。因為藏品很多,不少朋友開玩笑說,蔡國慶的家就像是一座「小故宮」。


蔡國慶對現在的很多富豪階層追求華麗堆砌的家居環境,同樣也有不解。「現在一些有錢的人家,會把自己的家裝飾得跟皇宮一樣,買一些所謂的名牌家具,其實都是些沒有任何意義的假名牌,在外人看來,還以為到了法國、英國的地主家了。其實呢,細細研究你會發現,許多外國超現實主義時尚、動感、具有線條感的家具,其設計靈感都是從中國明式家具吸取的,這說明中國人的老祖宗已經引領時尚幾百年了。即便在今天,許多國家還在吸取我們老祖宗的精華,這是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感到特別自豪的。」所以蔡國慶有一個建議:你的家庭如果經常要接觸外國人,在家裡擺幾件中國的傳統家具,不僅可以傳播中國文化,同時也會贏得更多老外的尊重。


王剛:主持界最好的收藏家

王剛老師飾演的和珅已是家喻戶曉,清代的大貪官和珅喜好紅木家具,這亦是毋庸置疑的,其實,作為和珅扮演者的王剛老師現實中也很青睞古典家具收藏。他偏愛收藏瓷器和明清紅木家具,而且頗有眼光。剛入門時,當然也不乏上當受騙的經歷,對此他笑稱在所難免,權當是交了學費。

能將自己喜歡的收藏和演戲合二為一,王剛說這絕對是生平一大樂事。他經常會為一個有著歷史痕跡的拍品遍尋史料,為此他可以不眠不休幾個晚上。在王剛的生活中,如今排在第一位的是收藏,第二位是演戲,第三位才是主持。


  在收藏界,王剛聲名在外,是老收藏家了。值得一提的是,王剛為了幫助廣大收藏愛好者更好的鑑別真偽,特意策劃了一檔《天下收藏》的節目,自己出任主持人。王剛笑言:他是收藏界最好的主持人,主持界最好的收藏家。


張鐵林:為椅子,不瘋魔,不成活

「皇阿瑪」張鐵林喜歡收藏各種名人手札,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事,但其實張鐵林同樣熱愛收藏古典家具。張鐵林喜歡那些古老的器具,在他的家中,你可以看到那些他興之所至收藏來的桌椅、擺件、老式窗扇。


曾經有段時間,張欣林對明式的椅子著了迷,到了日思夜想的地步。著迷的結果,是他以椅子作為隱寓的道具,完成一個討論現代社會價值觀念混亂的黑色幽默故事——《椅子》,並獲得了台灣的優良電影劇本獎。


馬未都:陣勢強大!


對紅木家具稍有研究的人對於馬未都這個名字都不會陌生,眾所周知,馬未都現以收藏家與文物鑑賞家名世,他的收藏起步於瓷器,進而明清家具,進而雜項,其藏品有觀復博物館為證。



古家具,尤其是明清硬木家具的藏品,構成了馬未都創辦的新中國第一屆私立博物館——觀復博物館的主陳列,其藏品陣勢強大,品種較為齊全,檔次也很高。


趙忠祥:收藏界的「動物園園長」

  身為主持人的趙忠祥其實還有很多身份,從玉器到書畫,自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著迷收藏的趙忠祥,曾憑藉其在收藏領域的建樹獲得「中國十大收藏家」的稱號。


趙忠祥有一個價值連城的趙氏會所,趙氏會所位於北京三環路十里河橋的「亞洲飲食城」東側的一個僻靜小區,附近是北京古玩藝術藏品市場,四層小樓共1200平方米。明清木雕床、黃花梨頂級古家具、官窯極品青花瓷……古董收藏界的極品收藏都位列其中。業內人士保守估計會所內的收藏總價值5億,會所特地安裝了24小時監控攝像頭,還專門聘請了人員打理。


陳道明:謎一樣的藏家

  陳道明,一個清高得只肯在戲裡低頭的人。陳道明是時下中國娛樂圈最特別的一位明星,同時也是演員里讀書最多的一位,尤其是中國的古典文學,國學大師季羨林稱讚他的學識足以勝任北大的研究生導師。


雖然二十年來陳道明一直穩居國內一線影視明星之列,但在螢屏上搶盡風頭的他在現實生活中卻格外的低調而內斂,由於極少接受媒體的採訪和參加各種活動,使得人們對他演戲之外的生活了解甚少。陳道明收藏家具也是媒體通過間接途徑知悉的。在這個娛樂化的年代裡,我們應該尊重像陳道明這樣專注的演員。


張信哲:對家具愛如潮水

  張信哲酷愛古董在業內早有耳聞,每次他到北京必去琉璃廠、古玩城尋寶。



至於其家具收藏,則大多來自上海城隍廟的古口家具店。據說張信哲在台北郊區的另一處住所里,堆滿了他心愛的老家具,從洛可可式樣、維多利亞時期式樣、舊上海殖民地時期式樣,到明式家具、清式家具,這些代表著家具發展歷史中各個時期和各個地區的典範佳作齊聚一堂,使這個占地不大的樓面空間中充斥著各種象徵的符號,讓觀賞者得以宏觀或微觀地判讀隱藏其間的各種意蘊。


林依輪:家具收藏小有名氣

如今說起林依輪,你想到的或許不再是《愛情鳥》,而是《天天飲食》的主持人、話劇舞台上一人獨飾16角的實力派演員或者是當代藝術的收藏家。


和許多明星一樣,林依輪也投資收藏藝術品,他收藏的油畫和古董家具在圈裡已小有名氣。林依輪認為,做收藏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獨到的眼光,他自己的秘訣是「看書,和畫廊的朋友多交流。」


鞏俐:東方神韻,相得益彰

中國演藝界當之無愧的一姐鞏俐,不僅演藝事業無人可比,其生活品位也很高端。對於家具的品位鞏俐歷來頗有追求,在她的豪宅里,有不少古色古香的東西,青花瓷瓶、木雕花老柜子,精雕梳化等。


為了購買純正的紅木家具,鞏俐曾親自來到紅木家具廠挑選紅木家具。無論是在電影還是現實生活中,東方美人的韻味在鞏俐身上都展露無遺,這也難怪乎她如此鍾愛富於東方神韻的紅木家具。


。。。

。。。


明星大腕們為什麼如此熱愛收藏紅木家具?


以上僅是被收藏圈所公開知悉的幾位,其實鍾情於紅木家具的明星實際上數不勝數,可以說不管是從商、從政、從文還是從藝的,大部分有一定成就的中國人都偏愛於古色古香的紅木家具。


紅木家具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對現今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用了就扔的消費文化方式的一種否定。古典本身即意味著:成熟與完美,高貴與永恆。


紅木家具內斂高貴的氣質,流露於細節中,散發出迷人的魅力。名貴的材質,精巧的工藝,完美的造型,使其成為家中最亮麗的、最耀眼的主角。況且紅木家具的擺放無形中也烘托出居室主人的生活品位和文化修養,紅木家具的經久耐用,百看不厭及環保、升值等優點,令其他板式軟體家具望塵莫及,無法比擬。它是物化的詩、物化的意、物化的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份寧靜與祥和。


紅木家具的收藏,不僅僅是一種投資的方式,更是一種藝術與品位的體現,將收藏紅木家具作為自己的一項愛好或是興趣,也不失為一種生活的態度。同時,紅木家具本身具有巨大的市場升值潛力,收藏紅木家具是一種價值隨著年月的增加有增無減的投資途徑,這或許也是明星和眾人鍾情於收藏紅木家具的一個原因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