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能崛起,是因為他一個技能遠超唐玄宗

歷萊順授 發佈 2020-01-04T04:41:17+00:00

安史之亂讓唐玄宗失去了什麼?首先明面上是失去了愛妃楊貴妃,其次是寵臣楊國忠,雖然李唐江山還在,但在馬嵬山之變中,兒子稱帝並遙尊李隆基為太上皇,這意味著李唐再也不是玄宗的李唐。而為何玄宗滿盤皆落索?

安史之亂讓唐玄宗失去了什麼?首先明面上是失去了愛妃楊貴妃,其次是寵臣楊國忠,雖然李唐江山還在,但在馬嵬山之變中,兒子稱帝並遙尊李隆基為太上皇,這意味著李唐再也不是玄宗的李唐。

而為何玄宗滿盤皆落索?大體上離不開兩個原因:玄宗的逃避,安祿山的裝傻

李隆基是宮斗的專家,外斗的「白痴」

縱觀李隆基的崛起史,我們可以發現李隆基在防止宮廷內鬥的方面是非常高明的:

推翻韋後,擁簇自己的父親為皇;兄弟之間,他能做到讓親兄弟們心服口服,讓兩位兄長甘心讓太子之位於他;在於太平公主爭權時,他能以弱勝強,擊潰太平公主;

再到他登上皇位,首先任命姚崇為相,採納其「十事要說」,防外戚,防宦官,把李唐從混亂中帶出他不過是用了3年多一點;在防權臣上,他又設定了3年的任命期限,讓能力再強的權相都無法對他形成真正的威脅;在用人上,他對宰相十分信任,設立了底線後就無限放權;

直到他功成名就時,李唐已是一片盛世景象,他很自滿,再有楊貴妃的存在,讓他開始了醉生夢死的生活。從李林甫開始,他就打破了自己設定的宰相3年任期的底線,倒了楊國忠時期,他連不重用外戚的規矩都給打破了。

李隆基太自滿了,甚至可以說是自傲,李林甫和楊國忠是什麼人他心裡清楚的,不過是認為自己仍舊能制衡這兩個人,所以放任自流。

他對安祿山同樣如此,但是安祿山和李林甫、楊國忠不一樣,後者兩人必須依仗著李隆基,離開李隆基他們什麼都不是,但安祿山早已是可以自立為王的存在:手握重兵,兵力的質量更是李唐正規軍的數倍之上,在財政上不斷籠絡富商,李隆基對他的賞賜更是毫不手軟,更何況安祿山早已實現自給自足?

李隆基最大的錯誤,就是在軍事上對安祿山過於依仗,這秉承了他一貫的用人之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軍官和政客,完全是兩碼事。

因為自滿,所以李隆基逃避一些擺在眼前的問題,自我麻痹認為自己能和以往一樣輕易取勝。當然,這也離不開安祿山的裝傻。


安祿山是如何裝傻的?

安祿山作為軍中的權臣,並不僅僅因為他打仗能力有多強,恰恰是他捕捉人心的技巧才是最強的。我們看幾個例子:

  • 對外敵:

安祿山的語言能力極強,其能通六蕃語(一說九蕃),這給了他極大的優勢:

《安祿山事跡》有一段話總結得好:「蕃人歸降者以恩煦之,不伏者以勁兵討之,生得者皆釋而待,錫以衣資,賞之妻妾。前後節度使招懷夷狄,皆重譯告諭夷夏之意,因人而傳,往往不孚。祿山悉解九夷之語,躬自撫慰,曲宣威惠,夷人朝為俘囚,暮為戰士,莫不樂輸死節,而況幽薊之士乎?」

意思有兩個方面。第一,恩威並重,只要投降,就既往不咎,而且讓他們直接當兵,給出路。這最能有效地瓦解敵人了。

第二,長於溝通。當年漢族將領當節度使的時候,就算想要恩威並施,也不容易做到;就算是一番好意,經過好幾層翻譯,也早就變味兒了。可是安祿山不存在這個問題,他掌握那麼多語言呢,跟誰都能溝通,奚人也好,契丹人也好,一聽到將軍用本民族語言跟他們談心,能不心服口服地為他效力嗎?這樣一來,安祿山的優勢可就顯現出來了,別人打仗都是消耗自己的力量,而他打仗則是不斷增強自己的力量。

  • 對唐玄宗:

善於捕捉人心的安祿山,明白自己光會打仗也不行。王忠嗣、皇甫惟明也很會打仗,最後不是也都沒有好下場嘛!一個將軍要想混得好,除了會打仗之外,更重要的還是要讓皇帝放心。這一點,安祿山清楚得很。

怎麼才能讓皇帝放心呢?那就玩命地獻忠心吧。舉個例子。一次安祿山覲見玄宗,太子也在場。拜見過玄宗之後,玄宗就讓他拜見太子。可是,安祿山就是不拜。左右一看,這是嚴重的失禮行為啊,趕緊催他。這時候,安祿山說話了:「臣蕃人,不識朝儀,不知太子者何官?」

玄宗一聽,到底是邊疆少數民族,不懂行。就給他解釋說:太子是儲君,朕百年之後就要由他來當皇帝了。這時候,安祿山假裝若有所思地說:「臣愚,比者只知陛下,不知太子。」

什麼意思呢?我心裡只有你一個人,不知道太子是什麼概念!要知道,唐玄宗晚年最害怕的就是大臣不忠,和太子勾結搶班奪權,現在一聽安祿山說心裡只有皇帝,沒有別人,感動得都要哭出來了,能不喜歡他嗎?

再舉個例子。安祿山年輕時候就不瘦,中年以後更加發福,肚子特別大,自稱腹重300斤。據《安祿山事跡》講,他乘驛馬入朝,驛站得為他選最壯的馬,而且馬鞍前還要特別加裝一個小鞍,盛他的肚子。

有一次,唐玄宗打趣他,問:你這肚子裡都有什麼呀?怎麼這麼大?安祿山不假思索地說:「更無餘物,正有赤心耳!」唐玄宗一聽哈哈大笑,這個安祿山,真是傻得可愛呀?

這還不夠,安祿山知道唐玄宗最寵愛楊貴妃,他又是怎麼樣通過楊貴妃來搞定唐玄宗的呢?

  • 對楊貴妃:

歷史上有一段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安祿山認了楊貴妃為乾媽,楊貴妃還無避忌的為他進行了「洗三」的習俗。

每次玄宗和貴妃共坐,安祿山必定先拜貴妃,再拜玄宗。唐玄宗當了一輩子皇帝,沒見過這樣行禮的,就問安祿山這是怎麼回事。安祿山回答說:「胡人先母而後父。」又把唐玄宗逗得哈哈大笑。這孩子,多老實啊!

你說安祿山不厲害嗎?非常厲害,要軍功有軍功,把皇帝和他的寵妃都騙得服服帖帖,但還是有一些人不爽他的,這其中就有大奸臣楊國忠,可是楊國忠根本不能對他造成威脅,皇帝太信任安祿山了,比起楊國忠,安祿山老實得讓人無刺可挑。

可以說,安祿山恰好趕上了李隆基自滿的時期,在玩弄人心上,顯然安祿山也要比年老的李隆基技高一籌,若不是李唐並未失民心,興許李唐就終於唐玄宗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