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莢"2億「賤賣」給阿里,他再造一個"輕芒"重新出發

泉城微資訊 發佈 2020-01-05T09:11:25+00:00

從清華科技園 C 座到第三極大廈,從知春錦秋家園到普天德勝,再到北五環外的東升科技園,他的創始團隊曾經帶領豌豆莢,從 20 人的團隊一度發展到四五百人規模、十億美金估值的公司。

從清華科技園 C 座到第三極大廈,從知春錦秋家園到普天德勝,再到北五環外的東升科技園,他的創始團隊曾經帶領豌豆莢,從 20 人的團隊一度發展到四五百人規模、十億美金估值的公司。七年時間,歷史仿佛經歷了一個輪迴,在被阿里巴巴收購之後,他們再次回歸到一個 20 人左右的隊伍,從一個新產品,再度出發。

輕芒,就是他們的新載體。而這個新載體之所以被很多業內人士看好,很大程度是因為它有一個明星老闆王俊煜。

輕芒創始人 王俊煜

無意闖入網際網路

1985年出生在廣東的王俊煜,在廣州念完小學、中學後,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北京大學物理系就讀。按照一般的"學霸路線",他可能會考托福,出國深造。但一次偶然的機會,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大學畢業那一年,他看到一家著名的網際網路公司在招收用戶體驗實習生,就投了簡歷。他以為自己很快就會被淘汰,因為他是學物理的,明顯專業"不對口"。不過最後,他有些意外地進入了面試名單,而且還通過面試,最終留了下來。

據說,當時這家網際網路公司的負責人看重的就是他的"執著",王俊煜也得到了快速成長。

無意間闖入網際網路行業後,王俊煜決定改弦更張,放棄興趣不大的物理專業。從高中時代就有做傳媒夢想的王俊煜發現,以網際網路為載體的大眾傳媒方式能夠得到高效地傳播。"條條大道通羅馬",王俊煜決定在網際網路領域"安營紮寨"。

在網際網路企業浸淫了三年後,王俊煜開始有了自己的思考。他發現,智慧型手機給父母接收信息帶來了很多困擾。"為什麼不能設計一種新的東西,讓更多人更方便地利用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更高效地獲取信息呢?"

王俊煜很急迫地想實現這個理想,"對於普通的中國人,我們實在有太多事情可以做。"在王俊煜看來,做內容分發是他最初的夢想。

把軟體做得"有情懷"

沒過多久,王俊煜做起了"豌豆莢"。這是一款安裝在電腦上的手機管理軟體。把手機和電腦連接上後,就可以在電腦上管理手機中的應用程式、音樂、視頻、電子書等內容,也可以實現下載和備份。在王俊煜看來,這也是一種內容的分發,只不過側重於軟體和遊戲類。

豌豆莢 APP 介面

王俊煜和他的團隊一開始完全沒被看好。業內一名"大佬"直言,這些年輕"書生"還太嫩了,在網際網路做事情,過於"陽春白雪",打不了硬仗,也生存不下去。

沒想到的是,產品在2010年上線後,不到三年就擁有了1.5億用戶量。2013年,"豌豆莢"火得一塌糊塗,當時的數據分析,每四個安卓手機用戶中,就有三個安裝了"豌豆莢"

這是"豌豆莢"的巔峰時期,然而,也是關乎"豌豆莢"未來的關鍵決斷期。那一年,王俊煜28歲。

錯過的黃金時代

這一年,"豌豆莢"成了國內網際網路巨頭們眼中的"香餑餑"。面對著他們的收購要約,王俊煜一直拒絕。要知道,在網際網路圈子裡,從一個初創企業做起,到逐漸成熟、大放異彩,最後以高價被大佬們收購,無疑是一個好的"歸宿"。

不過,懷揣著偉大公司夢想的王俊煜並不這樣認為。隨著身邊一批做應用分發市場的創業公司一一被收購,王俊煜幾乎成了圈裡的"另類"。

本可以一勞永逸,但王俊煜決定放棄這種"安穩"。在他看來,要想獨立"活下來",必須把"步子"邁得更快一些,雖然大佬們有資源優勢,但他可以用技術和產品來抗衡。

2013年之後,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發展迅猛。而且智慧型手機的用戶數,呈幾何級增長。新市場空間的出現,讓王俊煜看到了生機。在這關鍵的幾年,他瞄準了"應用內搜索""App矩陣",由此推出了"豌豆莢鎖屏""豌豆莢一覽"、"開眼視頻"等項目。

不過,這份堅持和努力並沒有明顯成效。從市場份額來看,"豌豆莢"並沒有明顯提高。從那時起,王俊煜也開始審視自己的方向:究竟應該發力做一些沒有實際產出的產品創新,還是應更注重商業化運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