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不走了」,潘石屹「不跑了」,郭台銘「回來了」

一盞燈語 發佈 2020-02-10T10:19:06+00:00

文丨王公子最近,李嘉誠在國內「動作頻頻」,先是以24億元的價格收購了萬科位於上海的三林印象城,又和內地的吉電股份組建了合資公司,占股40%。當時,一度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不少人認為李嘉誠這是要退出房地產市場,甚至是中國市場,出國賺錢。

文丨王公子

最近,李嘉誠在國內「動作頻頻」,先是以24億元的價格收購了萬科位於上海的三林印象城,又和內地的吉電股份組建了合資公司,占股40%。不少人都覺得,李嘉誠這是要「不走了」?

早在幾年前,李嘉誠就不再在國內買地,而且大量出售國內包括香港的資產,然後到英國投資4000億元人民幣。當時,一度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不少人認為李嘉誠這是要退出房地產市場,甚至是中國市場,出國賺錢。

李嘉誠投資國內市場再一次被人們廣泛關注。甚至還有人認為,英國脫歐以後,英國政府承諾未來將把公用事業收歸國有,而李嘉誠在英國投資的都是水、電、天然氣等能源產業。如果英國真收回國有,那麼李嘉誠在英國的業務將受到不小的衝擊,所以他才緊急重啟對華投資。

對此,李嘉誠並沒有直接回應,而是由長子李澤鉅出面解釋道:「我們從頭到尾都有在內地投資,沒有離開過。

其實李嘉誠早就說過不會放棄內地的投資,他曾表示:「自己只是一位純粹的商人」,如果一個商人不會賺錢,他就不是一個好商人,也沒有錢去做慈善。

站在商人的角度,所以無論是出售內地資產還是重啟對國內的投資,都是「在商言商」罷了。

除了李嘉誠,被視為「跑男」的潘石屹也開始做出「回應」。

前不久,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又新增加了一家公司,即北京威勢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註冊資本為150萬美元,法定代表人為潘石屹,主要在中國經營。

在此之前,網上曾有潘石屹出售核心資產的消息。潘石屹對此直接回應:「不要相信,我不會跑」。

潘石屹也開始在中國投資,想必是真的「不跑了」。

統計顯示,潘石屹在2014年到2017年,光是靠賣資產就掙得了286億元。然後,潘石屹也是大筆投資海外。在美國投建辦公樓、收購公園大道廣場49%的股權、買了一棟19世紀住宅樓、聯合巴西財團收購美國通用汽車大廈40%的股權。為了方便在美國投資,潘石屹老婆還入了美籍,海外投資金額也已經超百億人民幣。

其實,在最近一段時間裡,不僅李嘉誠、潘石屹看好中國內市場,全球投資者以及一些海外企業也紛紛在加大對國內市場的投資,不少投資海外的企業家也逐漸開始回到國內市場,並加大了對國內市場的投資。業內人士認為,這與國內的市場發展潛力有著很大的關係。

此外,郭台銘也要「回來了」。

郭台銘曾經為了追隨蘋果的腳步而將位於中國的工廠遷往印度,計劃到 2020 年建立 10-12個印度工廠。還在美國用高額補貼號召在華美企回到美國投資時,為了美國開出的40億美元補貼,宣布投資100億美元在美國設立工廠,並為當地創造15000個就業崗位。

不過一年時間,富士康所承諾的生產規模和崗位數量都「縮了水」,和當地的矛盾也是「一觸即發」,甚至有意撤銷補貼。還有消息稱,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廠也已停擺。

根據印度當地工業部長的說法,與富士康合作建廠的計劃已經取消,因為富士康和蘋果之間出現了「糾紛」。隨後富士康否認了與蘋果產生糾紛的說法,但並沒有否認建廠計劃取消。

這也意味著富士康的海外建廠計劃「夭折」了。其實郭台銘也曾經說過:「很多人都說商人無國界,但對我來說市場就是祖國。」

李嘉誠「不走了」,潘石屹「不跑了」,郭台銘「回來了」,這對於國內市場,其實是非常好的一個消息,也將會帶動更多的企業家投資國內市場。

其實,現在我國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在消費規模、勞動力數量、供應鏈等方面都具有不小的優勢,對於企業也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而且不少金融機構都認為,2020年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一年,所以很多外企都在擴大對華投資,一些「走出去」的企業家也逐漸開始「跑回來」。

對於這種現象,你又有什麼看法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