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婚姻穩固長久的秘訣:遵守彼此的邊界

玉東陵 發佈 2020-01-16T15:31:36+00:00

前言:如果說濃情密語是愛情的潤滑劑,那麼邊界感就是愛情的保鮮劑,只有保持應有的距離,才不至於在愛情里喘不過氣來,才不會想要逃離。


前言:

如果說濃情密語是愛情的潤滑劑,那麼邊界感就是愛情的保鮮劑,只有保持應有的距離,才不至於在愛情里喘不過氣來,才不會想要逃離。

史蒂芬妮感覺自己越來越疏遠丈夫史蒂夫、似乎他對她已經沒有了以前的吸引力。

造成這一切的根源似乎是因為,在很多事情的選擇上,比如說度假方式的選擇,她想去山上享受清幽的二人世界,而丈夫則想找個大城市痛快的玩一場,想當然,最後總是他得償所願。

還有她一直想重返校園完成學業,這是當年她大四綴學工作供他讀法學院時就講好的。可現在每次她一提起,史蒂夫就會說現在對他們時機不對,史蒂芬覺得,其實根本原因是因為對「他」會造成不便。

還有很多類似的情況,不過,「對他」這兩個字就能概括他們關係的所有問題,永遠勝過對「他們」甚至「對她」的重要性。

史蒂芬努力想說服自己「愛,不就是犧牲嗎?」可是,她越是努力為愛犧牲,就越感覺愛的感覺在逐漸消失。


不同的夫妻可能存在不同的問題,但他們可能都面臨普遍的困惑,一方覺得兩人的關係好象少了點什麼,但又說不上來。

這其實都是缺乏「邊界感」所導致的,如果婚姻初期不及時立下界線或界線消失,婚姻關係就很容易跟著瓦解。

一段恰到好處的愛情,必定是親密無間而又保持距離的。


第一、什麼是邊界?

「心理邊界」這個詞最早由心理學家埃內斯特?哈曼特提出,他說:「如果自我是一座古堡,那麼心理邊界強度便是古堡外的一圈護城河。」

邊界感其實就是分寸感,它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邊界,將他人與自我區隔開來。你是你、我是我,你的事、我的事,你的情緒、我的情緒。

界限意識,其實也就是地盤意識,你必須明確劃出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不允許別人輕易越境,才能擁有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同時也要尊重別人的地盤,就不會被生活中各種沒必要背負的重擔所纏累;兩者結合在一起,才是健康人際關係的基礎,才能活得簡單清爽有力。

邊界感是一種限制及保護,它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底線,要求我們不要隨意觸及他人的底線,同時保護我們自己的心靈不被別人打擾,每個人得以在一個受尊重的世界中獨立生存。


第二、為什麼要設立邊界?

元代管道升所作的元曲《我儂詞》: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

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

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

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詩中所提到最美好的感情是將兩個人碾碎了,然後再配上萬能膠合二為一,全面回爐鍛燒,重新創造一個全新的人出來。

然而這畢竟是一種理想化的美化的情感模式,在當代現實生活中,雙方都應該是獨立的個體,

期待自己能完全滿足對方的需求,或者期待別人能完全滿足自己,都是不合理的想法,也不可能實現。

邊界不清,是讓關係混亂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因為你沒有邊界,你可能就會過度付出,或者過度索取;

因為沒有邊界,你可能就會包攬不該屬於你的責任,而最後落個受累又不討好的結果,或者你過度地依賴,導致最後失去了基本生活能力;

因為沒有邊界,你可能面對傷害的時候,你沒法說不,因為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還有說不的權利。

婚姻中的邊界感是婚姻和自我的保護層,對外,可以抵禦強敵;對內,可以保護自我;我們先得是我們自己,其次才是別人愛著的那個你。

如果連自我都不復存在,也就是在這個世界沒有了你生存的痕跡,別人又怎麼來愛你呢?


第三、.怎樣才能在婚姻中遵守邊界?

1、明確自己的邊界

明確什麼是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

在婚姻生活中,我們首先要有一個合理的分工。工作、家庭、養育孩子如何分配。在自己分配範圍內的事情,可以自行承擔,不推矮到配偶身上。

比如說每個月拿出多少錢做為家用、每天負責接送孩子或輔導孩子作業、每天負責拖地和洗衣服,兩個人商量好如何分工,屬於自己的責任,要勇於承擔。

對外,與其他異性保持恰當的距離。控制自己的社交生活,儘可能不要因工作或過度的社交而影響到家庭生活。

對內,清楚的知道對自己有什麼樣的人生規劃,希望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不要被別人的想法所轄制。比如說公公婆婆或者丈夫希望你生二胎,或者希望你放棄事業專心在家照顧孩子,如果你不這樣做,他們就會給你臉色看。

不要為了遷就他們而放棄自己的想法,要勇敢的堅持自己的邊界,告訴他們這樣做會讓你很痛苦或很為難,堅定自己的立場。

同時,不要把兄弟姐妹或娘家的很多事情,當成你自己的事情,比如說對於在農村長大的多子女家庭中的長女來說,通常面臨的一個問題,可能就是父母一直在教導你,要「照顧弟弟妹妹」;如果剛好念了大學,進了很好的單位,成了「城裡人」,那麼可能還要承擔著「振興家族甚至全村,帶領大家共同致富」的責任,

如果你陷在這樣的關係中,要勇敢的說「不」。即使是子女,也應該和自己的原生家庭設立界限,父母家庭的事情,不應該成為你甚至你的家庭共同的負擔。


2、明確丈夫的邊界

讓丈夫明確自己的界限或者是權利。

比如說,他應該在婚姻生活中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兩個人協商分配好該他承擔的事務。不要無原則的去包攬本該他做的事情,這樣做會造成界限不清,慢慢的,很多本該是雙方共同承擔的事情,就變成了你一方的責任與義務。

同時,尊重丈夫的工作和生活愛好等習慣,尊重他的人生理想、正常的社交生活,不用愛去捆綁他、強制他遷就你、為你改變。

尊重他的原生家庭及家庭成員,不去干涉公公婆婆的家庭事務、不強求公公婆婆一定要幫你們帶孩子或在經濟上給你們更多補助。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對於丈夫的越界行為提出明確的反對和提醒。你的私人用品、私人空間、興趣愛好、正常的交友與工作、對於自己的學習規劃等,可以明確的告知丈夫,請他尊重你的邊界,不要越界。


3、共同尊重對方的邊界

每個人通過明確自己和丈夫的邊界,明白了我們雙方各自的領土所在,接下來,我們需要做到的,就是共同尊重彼此的邊界。

琳恩實在受不了湯姆長時間的晚歸。他的事業成功,也因此經常在辦公室超時工作。但他的習慣性遲到已經為琳恩帶來了困擾,琳恩經常要為了等他回來一起吃飯,而不得不推遲自己和孩子們的作息。

不管是提醒、抱怨還是哄騙,都對湯姆無效。最後,琳恩決定智取。有一天晚上,琳恩對丈夫說:「老公,我要向你道歉,最近為你晚餐遲到的事情,我總是口氣不太好」

湯姆表示很驚訝,琳恩接著說:「每次你一回家,我就象一頭張牙舞爪的老虎,難怪你不想回家,誰受得了家有惡妻呢?」

湯姆驚喜的回答:「你說得沒錯,我確實不喜歡聽你抱怨,這也會導致我想避開你。象前天,我本來只會遲到十分鐘,但我想到你會發火,就想乾脆遲到半個小時算了,反正你一樣會生氣,於是我就去樓下便利店再買了包煙。」

琳恩點點頭:「今後我會試著控制自己的脾氣,也會儘可能體諒你。當然,我不止會改變自己的態度,也會改變自己的做法。我愛你,希望能每天和你一起共進晚餐,但是如果你無法守時,我會把你的晚餐放在冰箱裡,請你回來後自己用微波爐加熱。」

湯姆馬上抗議:「琳恩,你知道我最討厭自己動手了。我在辦公室辛苦工作10個小時,希望回到家裡有熱騰騰的飯菜等著我。」

琳恩回答說:「我當然知道,我也希望如此。但除非你能重新安排,趕上我們的晚餐時間,否則我和孩子不會再等你了。」


接下來好幾天,琳恩果然逾時不候。湯姆一連吃了幾頓微波爐加熱餐,最後終於學會更有效率地掌握下班時間,準時到家,琳恩也實現了全家共進晚餐的心愿。琳恩後來問湯姆為什麼會願意改變時,他回答:「我想是你的雙重計劃湊效了,第一,你變得和顏悅色以後,我比較願意回家;其次,我討厭吃加熱餐。」

晚歸就沒有熱菜吃,是琳恩的心理界限;遲到後不爽被罵,是湯姆的界限,雙方各退一步,最後遵守了雙方的邊界。

琳恩在態度上的改變,解決了這個徽不足道卻重要的婚姻問題。她不再試圖去改變湯姆,觸犯他的邊界;而是由自己做起。

琳恩的轉變在於,她原本將湯姆的晚歸當作問題的核心,之後她開始將問題看成是自己不滿他的晚歸。這樣一來,她就能掌握問題了

琳恩給自己定下了幾個限制。首先,她必須停火,不再攻擊湯姆的晚歸,即尊重湯姆的邊界。

第二、她為自己的縱容態度立下界限,她發覺是她營造了一個任由他晚歸的環境,因此即使她不忍看他吃加熱餐,還是要果斷的說「不」。

這雙重的改變,讓夫妻雙方都受益。


很多時候,我們都知道怎麼向我們的丈夫說「不」,「你能不能不要每天都這麼晚回來?」「你能不能改一改你的臭毛病?」,但我們不知道怎麼對自己說「不」。

然而,如果你想要在你們的婚姻中發展出一套健全的界線,這是你一定要做到並遵守的。

「為婚姻立界線」不等同於「為配偶立界限」。本文的主旨不在於教你如何改變、搞定或迫使你的配偶做任何事,而是幫助你將界線的原則帶進婚姻關係中,提供一個雙方得以成長的環境。


終語:

世界上只有三種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的事。對自己的事盡力,對別人的事尊重,對老天的事順從。

建立清晰的自我界限,正是建立自我價值的感覺,同時也是一個人喚醒自我,認識自我,活出自我的前提。

有清晰自我界限的人,通常有如下特質:

  1. 對自我有清醒準確的認知。知道自己的個性、能力、長處和短處,充分悅納自己。
  2. 知道自己該負什麼樣的責任。能夠分清哪些是自己能做的,哪些是做不了的。
  3. 有選擇能力。面對困境或者問題,總會積極的尋找解決辦法。
  4. 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帶來怎樣的結果,並願意承擔屬於自己該承擔的相應責任。
  5. 感情獨立,可以全心愛別人,並不強求對方同樣愛自己。

心理學家們認為,我們可以去假想家庭中不同的成員角色之間,存在著一種所謂的「邊界」。一旦關係或角色的「邊界」發生紊亂,那麼「關係錯位」就很容易發生。

結構派家庭治療的鼻祖薩爾瓦多·米紐慶就一再強調「邊界」的重要性。

他認為「邊界」對於界定恰當的家庭角色,劃分家庭成員的義務和權利,保證父母的情感上的滋養來源於配偶而不是子女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所有的邊界感,都是出自自身的覺悟,而非強加給對方的枷鎖。先有尊重,才會有真正的愛。

一段健康的婚姻關係,不是控制另一個人的想法和行為,而應該自覺保護,互相扶持、互相鼓勵、共同成長。#這仍是寫作最好的時代##情感生活##兩性情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