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導演和演員,電影的講述者還有誰?

光影漸隱 發佈 2020-01-16T16:43:00+00:00

當我們在此討論一部電影時,無論什麼地方出彩或槽點滿滿,只要記得——說到一部電影時,不能只記得導演和演員,就夠了。

人們說到一部電影,通常會第一時間想到導演、演員。因為國產電影和好萊塢電影的製片人在某種程度上並不是一個概念(甚至不是一個級別),而且有關製片人的地位演變在後面的文章會單獨說到,所以今天這篇"電影創作者科普"中並不包含製片人在內,也不包含囊括大量技術性詞語的剪輯師以及錯綜複雜並比較獨立的編劇。



一部電影的作者甚至包含了觀眾以及時代背景和文化進程,還有所處市場的經濟力量——這些都是一部電影的誕生條件,也是決定一部電影成敗的關鍵性因素。

而從哲學角度來說,並非作者創造了電影,而是作者被電影創造出來——關係的本質都是相互的。牢記這一點,運用逆向思維反推回一部電影的製作過程,不難發現:

每個位置都是不可或缺的,每個人都掌握著電影的生殺大權。



那麼除了開頭說到的導演和演員,製作一部電影或者決定一部電影成敗的關鍵性人物還有哪些呢?因為之前我將當代著名的電影配樂大師漢斯季默放置在電影音樂發展史中寫過一篇文章,簡析電影配樂發展史,看漢斯季默除卻天賦外的成功必然性

所以今天主要講的是除上述位置之外三個平時不太會引起觀眾注意的角色——攝影師、美工以及音效師。



攝影師:導演最親密的合作者


所謂「攝影師」可不僅僅是大眾所理解的一個舉著攝影機或決定鏡頭軌跡的人。一個合格優秀的攝影師,不僅要處理拍攝現場的燈光,還要根據導演想要的效果選擇合適的鏡頭型號以及膠片規格——所有和成像結果相關的元素。

簡單來說,膠片決定了一部電影最終的畫面品質、飽和度、色值和灰度,而拍攝完成後用放映機投射到銀幕上的最終觀賞效果也在攝影師的職責範圍內。

換句話來講,設計一部電影的畫面構圖,是導演和攝影師兩個人協商合作的結果,而並非很多觀眾理解的那樣——成也導演,敗也導演。



據影視資料記載,在早期的好萊塢片廠時代,指定攝影師的人往往不是導演,而是演員。比如好萊塢第一神秘美人葛麗泰嘉寶就和攝影師威廉丹尼爾斯保持著長久的合作關係。因為從嘉寶參演的電影所取得市場反響來看,只有丹尼爾斯能為她布置出最佳狀態的光,也最能體現嘉寶的美麗動人、不可方物。



而如果一個天才的攝影師能遇到一位肯給予高度自由的導演,那麼一部經典甚至劃時代的作品也就有了誕生的可能,比如那部開創了景深構圖並一躍成為「現代電影教科書」的《公民凱恩》就是這樣被創作出來的。



著名攝影師格雷格托蘭在簽署《公民凱恩》的拍攝合同前,就是看好了導演奧遜威爾斯的"新人"身份以及他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並身心威爾斯本人一定會提供給自己創新拍攝手法的機會。而事實也正如他所願。



《公民凱恩》也成了唯一一部在片尾字幕上導演和攝影師的名字同時出現的電影。


正是由於托蘭在《公民凱恩》中大膽且大量的運用了深焦攝影由於其操作難度大、實現成本高和形式感太強等特點,該攝影手法很難在其他電影中被看見)和長鏡頭,加之電影本身複雜多變又邏輯縝密的故事結構,成功地使這部電影一躍成為《一個國家的誕生》之後最具有影響力的電影作品。也是專業電影人士多年來一直為它和《肖申克的救贖》爭奪第一名位置的主要原因。




而在當代電影工業中,仍有許多大牌導演和著名攝影師保持著長久的合作關係,比如:

  • 卡洛迪帕爾瑪和伍迪艾倫;
  • 艾倫達維奧和史蒂文史匹柏;
  • 麥可巴爾豪斯和馬丁斯科塞斯。



畫面是一部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藝術形式上來講,是最重要沒有之一的組成部分),而電影畫面最終的效果是攝影師和導演兩個人的共同作用。所以,當我們在談論一部電影畫面構圖好壞的時候,也請記得那些比導演更多隱藏在攝影機背後的人——攝影師。


美工師:"以假亂真"的細節控



在一期採訪節目中,導演姜文曾提到過有關《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創作過程中出現的小插曲:其中有一段戲的拍攝時間是冬天,但美工師通過現場的布景成功地讓這場戲達到了夏天的效果,連姜文自己都說:

"看他們(演員)我自己都覺得熱。"

這可不僅僅是演員表現力的體現,美工師的作用更是功不可沒。



那麼對於一部電影來說,美工師的工作或者說意義究竟是什麼?其實就是通過精心打造那些能夠賦予電影畫面自然質地和時空效果的布景——內景和外景——並讓觀眾一目了然並達到一種"以假亂真"效果的工作者。



用大家比較熟悉的《教父1》舉例說明。70年代拍攝的電影要想呈現40年代的黑幫家族,運用細節讓觀眾產生代入感是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否則不管馬龍白蘭度的演技如何出神入化,觀眾也會分分鐘出戲甚至錯亂。

而在《教父1》的每一場戲看似漫不經心且沒有任何違和感或人為痕跡的戲份中,簡單的房間布景其實包含很大的學問女士蓬鬆的大背頭,古舊的報紙和報刊亭、街頭巷尾的服裝穿著、桌子上老舊樣式的電話座機等等...無一不將觀眾帶回到那個不甚相近的年代以及代入可望不可及的黑幫家族。



而羅伯特·威恩導演的表現主義電影的代表作《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更是將繪畫質感的布景帶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那些歪七扭八的鋸齒狀建築物和怪異的光影效果充分表現出人物的內心扭曲和深層恐懼。

也正是這種在當時登峰造極的布景藝術,將這部電影推到了"西方恐怖片鼻祖"的影史地位。



一個優秀的美工師絕不會喧賓奪主,而出自他們之手的任何一個細節都經得起時間和觀眾的考驗。好的布景不僅可以充分調動觀眾的注意力(或集中或分散,有些甚至可以在無形中給觀眾以大量的暗示),更是能夠為導演的場面調度增添很多可行性

可以說,美工師不僅為攝影師和導演打造了拍攝空間,更為演員提供了表演場地和發揮空間


音效師:幫助電影建立敘事的"第三維"



其實在愛迪生時期,他本人就有像利用聲音為電影"伴奏"的想法,但這一技術直到"被迫出山"的《爵士歌手》的出現才被世人(電影工作者和觀眾)所認可——音效師的出現伴隨著一段比較複雜的電影發展史。簡單來說,直到光學聲軌的出現,同聲技術才變得簡單,可操作性也變得愈發大眾化。



現在的電影通常會給音效師較高的位置和待遇,因為處在這個位置的人會為一部電影有效地建立起聲音結構——從演員發出的聲音,到環境音,再到特定的音效,最後是伴隨所有鏡頭出現並將其聯繫到一起的背景音。

"關了聲音就不會感到害怕",很多喜歡恐怖片的小夥伴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其實這也從另一角度詮釋了這一段的小標題——音效師可以有效幫助一部電影建立起立體的電影敘事。



但縱觀影史,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錄音界無明星。這並非由於此行業人才稀少,而是因為音效師的工作性質、形式甚至是"音效"本身的自帶屬性——不能喧賓奪主,否則就不能算是一部真正的電影。

觀眾不需要知道教科書上的東西,僅憑感覺就可以斷定一部電影的好壞:

"別不是讓我來聽歌劇的吧?"

"音樂比電影還出彩,是在開玩笑嗎?"

等類似的評價,其實就是在給電影的音效師打分。



之前在一檔節目中,演員何冰曾藉由一封信來批評國內的電影學生:

"當我問'如果觀眾聽不到你說話怎麼辦'的時候,居然都在說'再大點聲念台詞',而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其實是錄音師的工作,跟演員的聲音大小沒有任何關係!"

這是事實,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音效師對於一部電影的重要性,當然也包含一定的"遮瑕度",因為音效師的存在保證了電影演員不需要像話劇演員那樣"吊嗓子"。



而隨著近年來數字音響技術的不斷發展,包括對白在內的許多聲音都可以實現在剪輯過程中同步添加。可技術彌補了缺憾的同時,卻也在無形中絞殺了一些人的天賦和靈性。


寫在最後



"合作"是一部電影的創意核心,這毋庸置疑。而隨著電影工業的發展,一部電影各個位置的相關製作者也變得越來越分工明確和各司其職。

世界電影在好萊塢的影響下變得越來越商業化,而隨著"藝術性"逐漸被"經濟性"取代的同時,各個位置的電影創作者用自己的能力和造詣哺育造就了一部電影的同時,也被電影的商業成果"反哺"著。



和其他生產線上的商品一樣,電影批量製作的核心就在於速度和效率,而保證這條"流水線"高速運轉的"零件"們,也就是前文中提到的那些創作者們,更是用自己的能力完成作品的同時也滿足了大眾和市場。

當我們在此討論一部電影時,無論什麼地方出彩或槽點滿滿,只要記得——說到一部電影時,不能只記得導演和演員,就夠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