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背後竟有3名徐州航天人

徐州都市晨報 發佈 2020-05-12T13:27:26+00:00

椰風拂碧海,神箭沖九霄還記得幾天前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時激動人心的場景嗎?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的背後,是許多航天人的默默奉獻。而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有3位徐州人為長五B首飛付出了心血和努力,彰顯了「南秀北雄」的徐州風範,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揭秘他們奮戰長五B首飛的故事。

椰風拂碧海,神箭沖九霄

還記得幾天前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時

激動人心的場景嗎?



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的背後,

是許多航天人的默默奉獻。

而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

有3位徐州人為長五B首飛付出了心血和努力,

彰顯了「南秀北雄」的徐州風範,

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

揭秘他們奮戰長五B首飛的故事。


李汶瀚:長五B首飛任務「總調度」



作為長五B首飛的總調度,來自徐州銅山的帥小伙李汶瀚每天第一個到達試驗現場,晚上最後一個離開火箭廠房。他本身不喜歡喝咖啡,在這次任務中,為了保持旺盛的精神狀態,喝了大量的咖啡提神。


作為總調度,李汶瀚練就了「一口清」「問不倒」的本領。每個系統的工作是什麼?有什麼需求?測試進展到了哪個環節?李汶瀚隨時掌握。其實,李汶瀚並不是搞火箭、衛星出身,而是從通信保障起家。發射場初建時,他帶人上塔進行弱電施工,場區每一棟建築的通信電纜敷設,幾乎都有他的努力。由於表現優異,李汶瀚於2017年榮立個人三等功。直到現在,他仍清楚地記得全場區的通信線纜線路,是個不折不扣的「百事通」。


從早期對火箭一竅不懂,在現場手足無措,到現在掌握全箭狀態和每項測試內容,李汶瀚已經從通信領域跨界到火箭測試,這背後離不開他對航天的熱愛。李汶瀚對航天發動機非常感興趣,經常會關注一些航天微信公眾號,只要有時間,一定會把火箭從頭到尾看一遍,他享受在測試現場的和火箭呆在一起的感覺。


「從2019年6月開始,我就跟著01指揮員著手準備這次任務。帶著相關係統人員到天津參加出廠測試,有的時候會感覺到特別疲憊。但再累,我都不會輕言放棄!」李汶瀚的話里滿是堅定。


這次任務周期很長,又遇到疫情,在發射場忙碌了3個多月,李汶瀚幾乎沒有時間回家。愛人曾春曉同在發射場,從事火箭燃料化驗工作,家裡的一雙兒女全由老人照顧。李汶瀚說,任務結束後,他最大的願望就是給自己放個假,好好休息一下,「這件在平常人看來極為普通的小事,在航天人的眼裡,卻很奢侈。」


張子恩:為火箭發射尋找最美氣象「天窗」



邳州小伙兒張子恩,是文昌發射場氣象台里最年輕的高空氣象探測業務骨幹,在長五B首飛任務中擔任氣象雷達操作手,同時負責氣象業務用氫的生產與貯存工作。天氣條件對火箭發射影響很大,一手的觀測、探測數據影響著天氣預報的準確度。


「我們氣象員要全天候、不間斷、精細化地工作,才能提供準確的一手氣象數據!」張子恩說。


今年春節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氣象系統人手緊張,張子恩獨立一人承擔起雷達設備操作維護和狀態檢查任務,工作幹得有條不紊。任務中,張子恩在制氫員、探空員和雷達操作手多個崗位不停切換。氫氣的需求量大,他就守在制氫房裡操作制氫機,有時一待就是一整天。放球量大的時候,他就兼職給氣球充氫氣,接收高空溫濕度、氣壓和高空風數據。


發射日,張子恩和同事凌晨3點就起床準備探空氣球。一天放了10個球,一刻也沒閒著。到了發射前,其他崗位的人都陸續撤離到疏散場地等著觀看發射,張子恩和另外幾位同事還要守在氣象台里忙碌,他們在為發射後半小時的高空氣象探測緊張準備著。


「放!」話音一落,氣球在海風的勁吹下,急速上升飛遠。張子恩即刻回到機房,嚴密監視著探測數據。


雖然才22歲,這已是張子恩第5次執行發射任務了,他仍然清晰記得3年前第一次執行「天舟一號」任務時的場景。


2017年4月20日,經過半年培訓,張子恩迎來「首秀」。第一次制氫,他十分緊張,絲毫不敢放鬆,嚴密監視儀器儀表的狀態。十多個小時後,任務成功,張子恩的後背近乎濕透。


在張子恩的身上,徐州人勤勞、踏實、睿智的優點體現得淋漓盡致,他的優秀表現收穫了一大波好人緣。在張子恩的心裡,能為家鄉爭光讓他感到無比自豪。


劉兆軒:在西沙為火箭飛行保暢通



5月5日,祖國最南端的一座西沙小島上,一群踏浪逐星的航天人正在機房裡緊張地執行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任務。來自邳州的劉兆軒端坐在電腦前,眼睛一刻不停地盯著螢幕,監視著通信流量,同時他還要收聽話筒調度的聲音,一點兒也不敢怠慢。


「我的工作是為火箭飛行提供通信保障。」劉兆軒介紹,火箭飛行的數據需要實時傳回地面,他的工作是確保數據傳輸及時、穩定和通暢。當火箭點火起飛的一剎那,看著監控里傳來的實時畫面和數據,劉兆軒的心幾乎提到了嗓子眼,「這是我第一次執行文昌發射場的火箭跟蹤任務,緊張,激動,興奮!」


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待,火箭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狹小的機房裡掌聲雷動,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喜悅,此時,劉兆軒緊張的心情才慢慢放鬆下來,長時間的準備換來長五B的驚世一飛,辛苦的付出終於有了回報。


今年26歲的劉兆軒剛剛入職一年,是西沙衛星觀測站的一名助理工程師。他平時在文昌工作生活,定期到西沙小島上執行發射任務。西沙小島上條件很艱苦,生活物資全靠定期補給。他已在這裡工作了2個月。


成功的背後,是許多個日夜的準備。為了確保測控系統和雷達設備的通信暢通,劉兆軒和同事們每天都在爬梯子、拆地板、鑽電纜溝……有線通信網絡的敷設全憑几雙手。雖然拉線的活很辛苦,但是通過實戰,劉兆軒的能力在一天天提升。


小話筒發出高分貝,小崗位也有大作為。每天的通信調度試音、通信測試看起來很普通很平常,但是能夠為長五B火箭首飛跟蹤測控提供優質高效的通信服務,劉兆軒感到驕傲。長五B任務成功,但劉兆軒的工作遠沒有結束,他已和同事們打起精神,開始後續任務的準備工作了。


徐報融媒記者: 沈揚

通訊員「:唐陽 于欣禾

編輯:珊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