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達尼號》:驚心動魄的愛情,離不開環境的推波助瀾

淺月小島 發佈 2020-01-12T04:21:45+00:00

爸爸笑了,說:我也相信,不過這種感情只有在那樣的環境下才能迸發出來。 是的,環境會創造人,會影響人,也會改變人。


每年寒暑假我都會重刷一遍《鐵達尼號》,為小李子和凱特•溫斯萊特年輕時俊美的容顏傾倒;為兩人在夕陽餘暉下的擁吻而感動;為傑克沉入茫茫大西洋海底而心碎;為蘿絲在自由女神像下的凝視而動容……

這時候爸爸走過來,突然來了一句:「你真的相信這世界上會有這樣美好的愛情嗎?」

我說:我相信。

爸爸笑了,說:我也相信,不過這種感情只有在那樣的環境下才能迸發出來。

是的,環境會創造人,會影響人,也會改變人。如果沒有那一艘覆沒的鐵達尼號,也許就不會有傑克和蘿絲那麼動人的愛情故事。

1

那張花光傑克半生運氣贏得的船票,是故事的開始

一個是上流社會的貴族女子,一個是落魄潦倒的流浪漢。按道理來說,這兩個人的生命不會有任何交集。但是因為鐵達尼號,讓所有一切都成為了可能。

心事重重,煩悶不已的蘿絲踱步到甲板上散心,而在甲板上打發時間的傑克無意中瞥見了她。

蘿絲的高貴和美麗,使得傑克對她一見傾心。

但是好友忍不住打趣:嘿,小子,你這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在這裡可以用一個很好的詞概括,就是首因效應,那麼什麼是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第一面的感覺,直接決定了對方對你的整體印象。

男女雙方初次見面時,帶來的印象「餘波「最深遠。

精心打扮的你,會給對方傳達一種「她是個精緻的人」的印象;即便以後你不常打扮,這個刻板印象在對方的腦海中也很難揮去。

所以,儘管蘿絲愁容滿面,這反而勾起了旁觀者更多的好奇,一個美麗高貴而又憂愁的女子,會讓人更加忍不住想要探究,她是為何事而傷心。


2

階層和門第的懸殊,是橫亘在兩人之間的鴻溝,何況還有討厭的未婚夫卡爾

準確來說,兩人的戀情是絕對不會被世俗看好的,所以蘿絲在母親的軟硬兼施下,選擇了妥協,再也不與傑克相見。但是這對於傑克來說,是更加煎熬的一件事,無論是第一次人群中驚鴻一瞥,還是深夜在船尾對蘿絲的捨命相救,亦或是晚宴結束後三等艙熱鬧熱情的舞會,他已經從心底里深深愛上了這個女子。

環境的現實壓力擺在面前,傑克甚至不被允許進入屬於「上流社會」的小教堂。他知道蘿絲不會屬於他,他希望她幸福:所以他會想盡一切辦法去見她,冒著被打的風險,冒著被拘留的風險去偷衣服。

這種行為,可以用蔡格尼克效應來解釋了。

蔡格尼克效應:


在心理學層面上來講,這是一種記憶效應:指的是人們對於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簡而言之,就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這一效應也可以完美的解釋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一書中的那段話: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3

如果我走,也許我就再也見不到你:一想到這些,我就忍不住痛哭。

當無數代表求救的信號彈綻放在鐵達尼號上空,那場景就像大西洋上表演的一場絢麗煙火,火光照亮了蘿絲慘白美麗的臉龐,她站在緩緩下降的救生船上,眼中噙著淚水,望著還在輪船上的傑克。

在巨大的災難面前,人和人的際遇,生死,隨時都會改變。在那一刻,她累積的情緒在一瞬間全部爆發——「不,我不能離開你!」她無比激動。

蘿絲跳下救生船,引來一陣驚呼,她跌跌撞撞地奔跑在混亂不堪的甲板上,和前來尋他的傑克擁抱在一起。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在共患難後,情侶之間的感情會更加深厚牢固。譬如父母的阻撓,現實的壓力,會讓兩人的感情更加堅定。就好比莎翁筆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阻礙越多,感情越深

當在對對方的情感基礎相同的情況下,外在阻力越多,他們就對對方愛得越深。

可是如果沒有現在發生的這一切呢?輪船還是繼續行駛在海面上,假如傑克和蘿絲真的順利在輪船靠岸的時候逃走呢?

或許,他們經歷的就會是白頭偕老的婚姻,而我們都知道,白頭偕老也意味著無數次爭吵和想要把對方掐死的念頭。這麼一想,傑克的離去倒是導演安排的最好的結局。


結語:

偉大的愛情到底存不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這一切都需要一種外在環境的促成,而生離死別就是最好的催化劑。

可我還是想為卡梅隆導演鼓掌,想為所有存在在世界上的美好愛情鼓掌,因為,她是如此難得,珍貴。

鐵達尼號沉沒了,但是船上有過的愛情,永垂不朽

the end


作者介紹:@淺月小島有趣有料,樂觀的白日夢想家,和你一起成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