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秋風瑟瑟的季節做個帥氣的風衣男人

引領時尚潮 發佈 2020-01-06T16:59:07+00:00

我們生活在一個審美匱乏的時代。 在這個低美感的世界裡,抬頭是丑的千篇一律的鋼筋水泥;低頭是流水線上如法炮製的網紅美女。 人類都痴迷著土味視頻,享受著抖式快感,吞吐著文化霧霾。

我們生活在一個審美匱乏的時代。 在這個低美感的世界裡,抬頭是丑的千篇一律的鋼筋水泥;低頭是流水線上如法炮製的網紅美女。 人類都痴迷著土味視頻,享受著抖式快感,吞吐著文化霧霾。

距離我們10cm的地方——

地鐵、紅綠燈的斑馬線或是隔壁工位上,所有的衝鋒衣,也在這個潮濕的陰鬱晚秋理所當然地捲土重來。

土就土吧,反正一起挫就不叫挫了,反正用力過猛比滿不在乎更慘。

不知從何時起,「美」已經被所謂的「正確」取代。

而我們,更是對周遭的一切,達成了某種心照不宣的共識,陷入了對「美」的集體無意識。

於是選擇繼續沉悶、保守、無聊,於是就這樣遮住了身上原本的光。

走出「複製粘貼」的審美窠臼,其實很簡單。

先從脫掉千篇一律的衝鋒衣開始吧朋友們,在這個秋風瑟瑟的季節做那個穿風衣的人——

修飾身材提氣質,遮風擋雨又透氣,萬一哪天震到溝里去了也不怕,它可以當被子,兜多裝糧食。呆上兩三個月,不成問題。

一句話,衝鋒衣完敗。

故事開端

我喜歡風衣,因為這件英國軍裝大衣有些歷史、有些故事、有些耐看、有些性感。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推動設計的是英國軍隊裝備本身以及作戰方式的巨大變革。

貫穿1860年代的戰爭特點是拿破崙式的線列步兵戰術。

在一片大野地上,雙方軍隊各自成列。

當長官發出「裝填火藥~開火~」之後,一排一排的進行開火以達到「自動武器」的效果。在日本,這種打法也叫「三段擊」。

這種情況下,鮮艷的制服就是非常合理的存在,可以在戰鬥中有效地幫助指揮官識別步兵。

然而即使在1850年代的克里米亞戰爭中,隨著遠程武器技術的發展,這種作戰模式已經變得不切實際,明亮扎眼的制服導致士兵更容易成為敵人攻擊的目標。

軍事戰術需要適應這種新現實,制服也必須如此。

在一戰中,「戰壕戰」成為其最主要的軍事特點,是一種士兵在地面上挖出深溝進行攻擊和防禦的作戰方式。

以前那種厚實笨重的羊毛大衣讓士兵們無法在泥濘的戰壕環境中活動自如。

所以輕便透氣又防水的「Garbardine - 嘎巴甸/華達呢」就被廣泛運用在軍隊制服上,以保證將士的最佳作戰狀態。

卡其色在英國軍服中占主導地位,是在印度汲取教訓的結果。

「卡其」一詞在印地語中意為「塵土」。

1840年,英軍進行了將制服染色以與景觀融合的第一個實驗;在1857年的印度叛亂期間,數個英國軍團將其制服染成卡其色。

在1899年的布爾戰爭中,卡其色制服的實用性通過游擊戰得到了充分的證明。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制服需要消失在環境中,需要流暢、不受阻礙的自由移動,需要適應戰鬥地形,並且容易大批量生產。

在衣服的形制上,在原有Tielocken大衣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很多具有功能性的設計元素。

可以說,沒有任何東西只是為了好看而存在。

這件新式大衣,讓前線戰壕里的英軍比德國人更適應濕冷的法蘭西天氣,「Trench Coat - 戰壕風衣」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在某種程度上,風衣象徵著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占據的獨特歷史時刻。

當時,從嚴格控制的社會結構到軍事組織再到時尚,一切都處於動盪之中。風衣既是那個時代的象徵,也是科學創新、技術和大規模生產的結果。

它講述了一個非常現代的故事。


流行演變

風衣並不僅僅是一身戎裝,也是男裝發展過程中一個不可忽視的視覺符號。

上世紀20至40年代,偵探小說、硬漢小說、現代黑色電影不斷湧現。

在流行文化歷史上的那些經典時刻,一個邪惡的反派,或者對故事線起到關鍵性作用的神秘人物,總是穿著一件隱蔽的風衣、頭頂淺頂軟呢帽。

偶爾還戴著墨鏡。

當男人們面臨艱難險阻或者情感波動時,如此的裝扮總能恰如其分地為那時那景增加些許戲劇張力,突顯主人公的浪蕩豪情。

當凜冽的寒風吹過,他們的下擺被微微掀起,轉身留下令人難忘的背影,神秘而悲傷。

某種程度上,這與在大眾刻板印象中黑手黨是西裝時髦客的現象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那黑暗的罅隙中,深藏功與名,散發出孤獨、嚴肅又性感的隱匿之光。

風衣和你

風衣,是一顆英倫寶石,始終保持著其優雅和實用主義的根源。

然而,卻不是誰穿上它都能發光的。

又高又帥固然具有先天優勢,但把一切結果都歸咎於條件不足我卻不敢苟同。

以下我們將把問題逐一擊破。

衣服的高級感從何而來?

材質,也是一種顏色,是衣服的另一種表情。

對於風衣來說,看起來硬挺、摸起來厚實緻密,就是跳脫出「土俗」最關鍵的要素。

如果料子太薄,所有版型上的設計巧思都將消失於無形——

該挺的地方不挺,不該起皺的地方起皺,檔次如何體現?

1879年,由Thomas Burberry發明並在1888年申請專利的嘎巴甸,造就了風衣的靈魂。

一件不是嘎巴甸的風衣,不是正宗好風衣。

這種織物的紗線經過特殊的防水處理,擁有高密織結構,輕便耐操,既能抵擋風雨又能保暖透氣。

總之你摸過那手感、看到那光澤紋理之後就知道——

嗯,對路了。

排在「材質」之後、第二重要的,就是「合體度」。

為了能充分感受到風衣的魔力,它得像女王的鞋子適合她的皇室腳一樣適合你。

首先,尺寸應該足夠大,可以穿在西裝、外套或厚毛衣外面。

測試方法如下:

把扣子全扣上之後,肩膀應該超過你的自然肩寬大概2到3cm左右,這是留給內搭的空間。

手臂輪圓的時候,胸圍區域能容下一個拳頭的富餘量。

袖子的長度應該比內搭長5到7cm,可以捏到你手裡。

如果你身型不胖不瘦,但有一些肌肉——

比如整個夏天都在做平板支撐所以手臂很大,上背部的波紋比紐約中央公園的鴨池還多,你需要密切注意袖窿(袖子根部,大臂和肩膀連接處)是否緊繃。

把風衣穿出爆炸效果,看起來絕對像個變態。

如果你比較胖,胸部豐滿、肚子圓圓——

確保空間足夠大。無論是倒立、射箭、跑步、劈叉,都不會把衣服撐變形。

如何穿出風衣的感覺?

喜歡風衣的瀟洒,又覺得顏值身高決定一切註定穿不出別人的感覺?

非也。

「感覺」這個詞玄之又玄。

之於風衣,大抵就是優雅中帶著些許風流,風流裡帶著一絲神秘,神秘背後又有些馬革裹屍的血液在流淌的雜糅氣息吧。

拿破崙領、雙排扣、肩袢、腰帶、D環是戰壕風衣英姿之魂,但太過亮眼的設計也絕對是把極其鋒利的雙刃劍。

如果把這些東西全都招呼到一個身形有限、毫無氣場的人身上,那就呵呵了,其本質無異於貼滿水鑽。

就算有肌肉,身高也優秀,但是臉不行,那也是很要命的。

風衣本身氣場就強,一個如此鶴立雞群的人卻被發現顏值太低,這麼讓大家掃興真的好嗎?

如果你實在迷戀那些軍裝元素或者剛入手了一件戰壕風衣,我有2點小建議可供參考:

別把風衣領子立起來,太傻了。

我們亞洲人普遍臉大脖子短,真的立不出歐美人那種隨意又時髦的感覺。

不要系扣又在正面系腰帶。以直男手殘的程度,一般玩兒不轉。

把腰一勒並不會顯得英俊又挺拔,可以把腰帶系在背後或者乾脆耷拉著,看起來隨意自在些。

記住,駕馭不好的儀式感就是做作。

建議直接穿簡單又低調的襯衣領單排扣Mackintosh款。

摒棄那些裝飾元素之後,一下就好駕馭了。

注重其他裝備的搭配。

如果你決定穿風衣出門,東西就儘量少拿。背個中關村雙肩包是想怎樣?

把手機拿上,再揣一張卡就行了。

最後要強調的一點是,穿風衣,要格外注意言行舉止。

從容淡定、穩重大氣是極好的。

嬉皮笑臉、探頭探腦的會像個傻鳥,搖頭尾巴晃走兩步路就把那件風衣給毀了。

風衣的顏色和亞洲人膚色犯克?

風衣它又長又大,所以就成了身上最大面積的色塊所在。

所以,風衣最經典的「Honey - 蜂蜜色」、「Beige - 米色」就很難穿得好看。以亞洲人的膚色,普遍hold不住,很容易讓臉呈現鹹菜式的蠟黃。

建議是敞開穿,然後用深色的內搭及局部亮點去做平衡。

在款式上、可以選帶些圖案紋理特色的西裝、針織衫或牛仔夾克等,從視覺上將注意力從風衣轉移到內搭上。

其實軍綠、深藍、黑色也看起來不俗。

雖然有些人可能覺得穿深色是背離了風衣的傳統,但我個人覺得這些顏色的性價比更高——

不挑人,可以很好地把材質、做工問題掩蓋,即使是便宜的風衣也不至於看起來不像樣。

要是穿深色風衣,一身順色玩兒不好極容易會散發一些廢柴的沉悶惡臭。

保險起見,最好採取「外淺內深」的策略,這樣既低調穩重又不失乾淨清爽,可以說是都市精緻直男的優質之選了。

腿長是硬指標,矮個子還是不行?

個子矮通常被認為只適合穿短款,其實大錯特錯。

短款風衣的下擺,剛好能蓋住屁股或是再往下一點點的位置。大概只有男模才能穿出一些時髦的感覺。

然而對於普通人來說——

包著個屁股看著可跟風衣沒半毛錢關係,倒像是你的夾克買大了,失去了原本該有的瀟洒,看起來束手束腳,小家子氣。

最可怕的是,非常尷尬地把身材比例卡成五五或上六下四,看起來很挫。

如果是低於172的那種「矮」——

快到腳脖子的那種長款就真的別想了,小巧思再巧都救不了的。

畢竟,如葛大爺般氣質脫俗身高頂天立地人稱「行走衣架子」的完美男子實在是太少太少。

據我觀察,個子矮的人還是穿「中長款」比較穩妥。在敞開懷的情況下,出乎意料地顯高——

既能把腿露出來,又不會像短款的那樣變成五五開,頗有種若隱若現、仿佛暗藏一雙長腿的朦朧感。

內搭也是關鍵,必須要「短」。

和風衣長度形成的反差越大,視覺上腰線的位置越高,人就顯得越高。

在褲子的搭配上,「修身深色休閒款」幾乎能hold住所有風衣。

千萬別穿那種顏色很淺、破洞拉絲、水洗效果很強、又肥又長的藍色牛仔褲,看起來真的很垮了吧唧。

最後說鞋子的問題。

如果此時穿一雙底兒很薄的皮鞋,看起來就特別「頭重腳輕」。

來一雙看起來有「體積感」的鞋,比如高幫的靴子或鞋底稍厚一些的球鞋,才是正解。

一是秋冬比較抗凍,二是增高,三是顯得剛毅和厚重。

要麼就直接穿短一截兒的褲子,要麼就捲起來。

最要命的就是穿緊身褲然後把褲子塞進靴筒里;

最最要命的就是,那雙靴子還是「大黃靴」。

值得投資

風衣所承載的那種體面、講究、優雅、溫暖,是男人最有魅力的靈魂底色。

我認為,男人這輩子一定要有一件風衣,那件風衣最好就是Burberry。

為什麼呢?

世界上公認最好的風衣品牌;版型經典,設計合理;面料、做工沒得說;

一件雖然要10000多塊錢,但是穿過之後你就知道——

好的衣服,不僅能修飾身材,更能修飾氣質。


以前在上海的時候我就發現一個有趣現象——

有些日本男人穿休閒裝看起來很一般,但只要一穿西裝就立馬不一樣了,出去的時候再套個風衣,蠻有氣場。



以霓虹人那種追求完美的作風,風衣、西裝的做工都是變態式的講究。

記得小時候看日劇「白色巨塔」,就覺得裡面就算是個普通小老頭兒也被風衣之類的衣服襯得很妖嬈...

對於顏值中等、身材一般的普羅大眾來說,遇到能「抬人」的衣服豈有不下手之理?



10000多聽起來似乎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但它也只是一個新款iPhone的價格。

排隊買手機的時候怎麼沒見你心疼呢?

你得想明白這個道理——

一件好的風衣穿5年沒問題,手機能嗎?!

另外就是,網上五百塊錢買的還是呵呵為好,大多數的時候就是一分錢一分貨,別騙自己。



我們經常用「土」來概括一個人穿衣打扮上的所有問題。

如果細細思考一下這個字,其背後所折射出的「無趣」才是真正原罪。

我真的很難想像,一個內心富足的人可以允許自己每天都穿沖、鋒、衣。



木心先生說過:

「穿著講究,就是對自己的溫柔。」

你為什麼不能對自己溫柔一點?

我認為,每一個敢於突破自己、脫掉衝鋒衣穿上風衣的男人,都值得姑娘的一個愛的抱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