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的「燒屍廟」, 小孩期待有人死去,當地人說出貓膩令人心酸

懶人有懶福o 發佈 2020-01-01T08:20:56+00:00

提到尼泊爾,很多人會想到徒步、滑翔傘、以及登山等戶外運動,又或者是著名的杜巴廣場等。他們在火葬親人時,會把去世親人的遺物全部拋灑進河中,就連骨灰也同樣撒入河中,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會有小孩常年在燒屍廟遊走,正因為有這樣的習俗,那些跟隨著骨灰一同撒入的遺物,通常會被這些小孩給撿走,一

提到尼泊爾,很多人會想到徒步、滑翔傘、以及登山等戶外運動,又或者是著名的杜巴廣場等。許多分不清尼泊爾和印度這兩個國家之間的文化關係,當三面與印度接壤的時候,尼泊爾的宗教信仰在歷史發展中與其結合。

在中國,火葬場是一個非常忌諱的地方,很多人都避而遠之。但在尼泊爾,火葬的地方則成為非常火熱的旅遊景點。修建於公元400年的尼泊爾燒屍廟,位於首都加德滿都東部巴格馬蒂河畔,一千多年來,在宗教的影響下,無論是王公貴族階層,還是普通民眾,但凡信仰印度教都會選擇在這裡進行火葬。

他們在火葬親人時,會把去世親人的遺物全部拋灑進河中,就連骨灰也同樣撒入河中,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會有小孩常年在燒屍廟遊走,正因為有這樣的習俗,那些跟隨著骨灰一同撒入的遺物,通常會被這些小孩給撿走,一直到火葬儀式結束後,一些貧窮的村民就會去河裡撈取。

當有人去世時,逝者的兒子會把頭髮剃到一小撮,光著上半身在水中沐浴,以示戴孝。沒有人大哭大喊,只有烈火熊熊燃燒的聲音,焚燒後的骨 灰和生前的飾品珠寶會被倒入河中,人生也就此結束。並且,印度教的等級制度非常森嚴。

這一點在他們火葬的方式上也能體現出來,地位越高的人越能在上游焚化,普通平民則只能在下游。而這神聖的儀式之中,最辛苦的非燒屍工人莫屬了,即便烈日炎炎的夏日也要每天炙烤在熊熊火焰之旁。據當地人介紹,一般從事燒屍工作的都是印度教中最低賤的種姓首陀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