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原來是宋朝美食地圖,宋朝人為啥那麼會生活?

智慧博物館 發佈 2020-01-25T02:36:53+00:00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清明上河是當時的民間風俗,像今天的節日集會,人們藉以參加商貿活動。全圖大致分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場景、城內街市三部分。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清明上河是當時的民間風俗,像今天的節日集會,人們藉以參加商貿活動。全圖大致分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場景、城內街市三部分。


寒食節與清明節前後相接,在北宋時期,寒食節一結束,皇家就向外頒布火種,分發到開封各地。《清明上河圖》畫的就是宋徽宗朝崇寧年間一個清明節的場景。

《清明上河圖》中繪有彩樓歡門達7處,其中6處為酒樓。

走進《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的場景,我們能看到一家四合院飯館。

城門外的一家中高檔四合院飯館門口,酒旗高懸,院子裡的新綠紛紛躍上屋頂,傳遞這春天的來臨。在這樣的店裡,人們可以品嘗到20文一份的灌肺、炒肺等汴京特色菜,還會有15文一份的煎肉、炒兔肉、煎魚、血羹、粉羹等下酒熱菜。

「孫記正店」是《清明上河圖》中最奢華的酒店。「孫記正店」在汴梁有72家,府衙特許其釀造和經營酒類商品。

屋頂上搭建者歡門彩樓,構件中穿插著繁盛的花朵。樓上的三個窗戶里都有人影晃動,人們或對飲,或休閒。在這家酒店裡,能喝到汴梁最好的、最貴的酒:80文1角的羊羔酒和72文1角的銀瓶酒。汴梁人最喜歡吃羊肉,在孫記正店,人們可以享用到12文1斤的純羊肉。


汴梁城最著名的酒樓就是豐樂樓,他是當時最高端的酒樓,更有「飛橋欄檻,明暗相通」的描述。客人坐下之後按照宋朝人的飲食習俗,要先點一份開口湯和幾碟果子。

開口湯在宋朝就是各種羹湯:鵪子羹、螃蟹清羹、蓮子頭羹、百味韻羹、雜彩羹、群鮮羹、豆腐羹、青蝦辣羹、蝦魚肚兒羹、蝦玉鱔辣羹……僅在一道開口湯上就下足如此功夫,可見宋朝人在飲食上很講究。

吃過晚飯之後,宋朝人就會開始夜生活,到瓦舍、勾欄去看戲聽曲兒。之後還會趕往州橋夜市。州橋夜市相當於現在的小吃一條街,各色的小吃讓人目不暇接。

宋朝人為啥這麼會生活?原因很簡單,就兩字「有錢」。宋朝平民百姓的生活不僅好於其他朝代,而且遠遠好於當時全球其他地方。


在宋金休戰期間,百姓得以生息,生產得以發展,商品得以流通,整個社會的物質處於無比豐富的態勢。司馬光曾經痛心疾首地說現在世風日下,連販夫走卒都穿絲質的鞋子,實在太奢靡了。

曾經有過一項調查,說如果讓你穿越回古代,你最想回到哪個朝代,出乎意料的是大部分人的選擇既不是強漢,也不是盛唐,而是弱宋,因為宋朝的生活水平高。

這麼多人盛讚宋朝,這主要是因為宋朝的經濟文化很發達。唐朝最盛之時人口超過10萬以上的城市也只有17座,而北宋末年超過10萬以上的城市竟發展到52座。


特別是宋朝官員的工資非常高,「清官包拯擔任開封府伊時的年薪更是過千萬」,自然有人想穿越到宋朝了。

宋朝官員的俸祿在中國曆朝歷代中最為優厚,一個副縣長級別的官員月薪最高可達四百貫,相當於現在的6.4萬人民幣,是漢代的十倍,清代的二到六倍,一個宰相的工資換算成今天的購買力就高達一年200萬人民幣。除了正常的俸祿工資外,還有各種綾羅綢緞、茶酒廚料、馬匹及恩賞等福利,此外地方的官員還配有大量職田,這又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