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梟雄孫權,為何亂立太子,自毀長城

囧囧聊文化 發佈 2020-01-28T20:02:27+00:00

孫權精明,但為什麼在立太子問題上犯糊塗孫權在三國霸主曹操和劉備三人中,年齡最小,但卻讓這兩人對他無可奈何。

孫權精明,但為什麼在立太子問題上犯糊塗

孫權在三國霸主曹操和劉備三人中,年齡最小,但卻讓這兩人對他無可奈何。無論是曹操還是劉備,在他們事業最輝煌時,給予他們當頭一棒的人就是孫權,也正是因為孫權的存在和使壞,使得曹操和劉備的發展遭受到了挫折,卻還對他無可奈何,只能選擇對他低頭。

可以說,孫權在三國時代,是最值得書寫的英雄人物,如果三國沒有他,或許曹操就能統一中國,實現自己的帝王事業了。

但是,這樣一位英雄人物,卻沒有保持好晚節,尤其在冊立太子這件事上,孫權一錯再錯,不但和群臣關係鬧得很僵,還逼死了名臣陸遜,使得吳國元氣大傷。可以說,吳國最後的滅亡,禍根就在孫權身上。

在開始的時候,孫權選擇繼承人時,還是比較清醒的,他有七個兒子,而長子孫登最被他看著,在孫權還是吳王時,就冊立孫登為太子,並對他進行了精心培養,期望他日後能接自己的班。

而孫登的表現也說明他是一位合格的接班人,只是孫登沒有皇帝命,在33歲時就得病去世,使得吳國失去了一位合格的繼承人。

但有證據表明,孫登在生前已經失去了孫權的信任,因為他已經流露出要把太子之位讓給弟弟孫和的想法,都知道太子之位不是隨便能讓的,孫登有這個想法,肯定是知道孫權不喜歡自己而喜歡弟弟孫和了。

那麼,孫權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呢?原因在於孫權寵愛女人。孫權在吳國地位最高,但當上吳王和皇帝後,卻長期不立皇后,這就導致他的幾個兒子都沒有嫡庶之分。所以,每個兒子都有機會當太子,並不會因為太子名分已經確定,就會讓其他幾個兒子停止妄想。

孫權的七個兒子,都不是一母所生。其中孫登的母親徐夫人雖然得到江東士人的擁護,但卻不為孫權所喜。只是因為支持徐夫人為後的江東士人集團勢力強大,使得孫權難以與對方抗衡。

皇后位置之爭,是南方士人集團的權力之爭

作為江東的領袖,孫權卻是外來人,因此,他想在江東站穩,就只能依靠江東士人集團,但如果一味向江東士人集團低頭,又會讓江東士人集團勢力坐大,對孫家統治不利。所以,在後位確立上,孫權不想迎合江東士人集團的心意。

北方士人集團是孫權依仗的主要力量,他們與南方士人集團有奪權的矛盾,而立誰為皇后,就是雙方爭奪的焦點。後來,孫登去世,孫和上位,得到了士大夫階層的擁護,使得吳國繼承人爭論,暫時告一段落。

但這個時候,孫權卻推出了小兒子魯王孫霸,仗著孫權的勢力,孫霸有了奪位之心,而吳國大臣為了吳國政局安定,建議孫權將孫霸遷出皇宮。孫權覺得這意見合理,就同意了。

孫霸並不甘心自己就此落敗,就開始和姐姐魯班公主合謀,一起構陷孫和。有一次,孫和代替孫權去江邊祭祀祖先,臨時在大臣張休家裡休息。張休是孫權妃子的哥哥,屬於外戚。魯班公主藉機對孫和進行構陷,說孫和和外戚勾結,要謀反。

孫權聽信了讒言,就廢除了孫和的太子之位,但精明的孫權並沒有因此而冊立孫霸,相反,他認為孫霸有野心,是禍亂吳國的禍首。於是,在廢除孫和的太子之位後,又賜死了孫霸。

廢立太子,孫權對江東勢力進行了大洗牌

在廢立太子孫和的過程中,孫權興起大獄,對支持太子孫和的許多大臣進行了打擊,殺死了許多有名望的大臣,而支持孫霸的大臣也遭殃不少,整個江東勢力都遭受了摧殘。其中,本土最據勢力的四大家族顧、虞、張、陸受損最大,連陸遜都被孫權逼死。

在太子風波過去後,孫權選擇了立小兒子、只有八歲的孫亮當太子,同時,把孫亮的母親立為皇后,算是確立了孫亮嫡子的身份。

因為孫亮的年紀實在太小,難以處理朝政,而江東士族集團又被孫權摧毀,因此,孫權就選擇了北方士族集團來輔助孫亮,其中的頭面人物就是諸葛恪。

孫權晚年的行事,一直是個謎。許多人都想不到一向精明的孫權為什麼會犯糊塗,對自己的親人和親信大臣打開殺戒。

其實,孫權這樣做,是有著很清醒的考慮的。孫權與江東世家大族有很深的矛盾,而從江北跟隨孫家的世家大族人數有限,再加上脫離了家鄉,實力不足。雖然和江東世家大族有著一樣的儒家根基,但要融入到江東地域中,還需要時間。

江東世家大族崇尚分權,想在江東政權中獲取更多的利益,這勢必和崇尚皇權集權的孫權產生矛盾。因此,只要抓住機會,孫權就會對江東世家大族進行打擊。

只是江東世家大族在江東的基礎牢固,孫權幾次興起事端,雖然能打擊對手,但效果有限,最後又不得不向對方屈服。

孫權和曹操都對士人集團不感冒,所以在統治時,都會不斷打壓世家大族,而他藉助的力量就是北方寒族和流亡的士人,這就引起了南方世家大族對孫權的不滿,也對孫權的政權離心離德,失去了他們的支持。

後來,孫亮在反抗諸葛恪和孫峻的集權時,卻找不到可以依靠的人,就是孫權種下的惡果。

由此可見,正是因為孫權本人的造孽,才開啟了江東政權淪喪的開端。孫權在太子選擇方面出現的失誤,其實並不是他本人犯糊塗而是面對現實的一種無奈調整。

只是孫權本人也沒有想到江東士人集團的反抗會如此強烈。因此,吳國最後的亡國,其實是逆當時的歷史潮流。曹操尚且不能摧毀世家大族,孫權就更不可能了。



​作者:小A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