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整容的真相:翡翠也會打玻尿酸、美白針

富三哥說翡翠 發佈 2020-01-18T17:43:07+00:00

美貌有兩大天敵,一是天生的缺陷,二是歲月的無情,所以對於漂亮的女明星以及很多愛美的女性來說,為了維持美貌,常常需要去打玻尿酸和美容針。


美貌有兩大天敵,一是天生的缺陷,二是歲月的無情,所以對於漂亮的女明星以及很多愛美的女性來說,為了維持美貌,常常需要去打玻尿酸和美容針。

然而,有多少人知道,翡翠也會打玻尿酸、美白針呢?

前陣子,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NGTC)召開「翡翠的真相」記者見面會,展出翡翠優化處理的過程及成品,公開翡翠的消費陷阱。

下面隨三哥一起來看看翡翠都有哪些「整形術」吧。


一、打玻尿酸:B貨

B貨,和表示天然的A貨相對,並非指次一等的翡翠,而是指經過化學加工處理的翡翠。

通過浸泡強酸溶液、漂白之後,再進行填充、固結,也就是相當於打玻尿酸了。

強酸浸泡,可以「洗掉」翡翠裡面的髒絮和雜質,但這是以破壞翡翠原本穩固的內部結構為代價的,簡單的說就是會把翡翠變疏鬆了。

而填充固結,則是在高溫下「撐開」翡翠的表面縫隙,再把化工物填充進去,這樣看起來肉質會很飽滿。

打過「玻尿酸」後的翡翠,在視覺上會變得漂亮很多,頗具欺騙性,有些不良商家就拿來冒充A貨翡翠售賣,所以需要謹慎識別B貨翡翠的特徵。

一方面,從表面上看,B貨翡翠的底色雖然乾淨,但不自然,與天然的種水有很大的區別;

另一方面,B貨翡翠的內部會有強酸腐蝕出的網紋、裂痕、坑凹以及固結時形成的氣泡。


二、打美白針:C貨

C貨翡翠則是經過染色處理的翡翠。

對於一些皮色比較粗糙,有縫隙和孔凹的翡翠,通過染色,可以有效掩蓋皮色的劣勢,效果等同於「打美白針」。

給翡翠打「美白針」的流程,先加熱用高溫把皮上面的縫隙撐大,再直接把翡翠放在有機染料裡面浸泡,最後烘乾,讓顏色可以進一步附著和沉澱。

同樣的,C貨翡翠也可以通過特徵分辨出來,顏色過於花俏,大部分所謂的彩虹翡翠就是這麼來的。

內部肉質的顏色和皮色不符,可以通過強光觀看,皮色上會有裂隙和邊角,呈網狀居多。


三、徹底整容:B+C貨

比前面兩種更劣質的,就是B+C貨,兼具了B貨和C貨翡翠的特徵,處理方法上也是由內到外各種染色、酸洗、充膠等等一起用上,就像動了一次徹底的整形手術。

B+C貨的表皮都是多種顏色相間,但顏色的界限非常模糊,表面上看起來高檔、透明、多彩,但其實和真正的A貨翡翠是有著千差萬別的。


切記:證書可信賴不可依賴

證書是鑑別翡翠真偽最好的憑證,尤其是大機構出具的專業證書。

下面三哥以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NGTC)的證書為例,來教大家怎麼看證書。

首先應該看資質,比如紅框裡的標誌,就是專業機構出具的資質證明。

接著看檢測結論,如果標註了處理,就說明是經過加工的翡翠。

然後再看具體備註里的說明,比如下圖這枚鐲子,就是B+C貨。

不過證書也不是萬能的,比如證書不會標明產地,不會標明價值,也未必會明確寫出一枚翡翠究竟是B貨還是C貨(只會說是XX處理)。

因此還需要自身具備一定的翡翠知識,才能對照著證書辨別。

任何機構都沒有100%絕對正確的鑑定結果,驗真這個概念從來都只是相對而言。

因為鑑定技術還在不斷完善,而造假手段卻層出不窮。

如果全然依賴於證書,而懈怠對翡翠知識的掌握和學習,無異於刻舟求劍。

都說翡翠的水很深,其實也有一定道理,所以如果真的喜歡翡翠,一定要多學多看,才能買到真正的好寶貝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