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他冒險帶藤回國,種植後成為我國的主要農作物。

新野市場監管 發佈 2020-01-14T14:57:17+00:00

陳振龍的出生地是福建省福州府長樂縣,東南沿海的商業經濟相對發達,對於科舉的執念沒有那麼深,所以陳振龍放棄科舉的選擇也沒有引起太多注意,他直接就跟著親人的船隻去了南洋,也就是今天的菲律賓,在當時是西班牙人的殖民地,想要去海外發一筆財。

中國古代自從科舉考試誕生以後,「學而優則仕」的風氣就成為了社會主流,幾乎所有人都在苦讀詩書,期待著自己「金榜題名天下知」的那一天。出生在1543年的陳振龍,原本也是這樣的一個書生,他從小就天資聰穎,對於四書五經倒背如流,還不到二十歲就考中了秀才。

陳振龍的出生地是福建省福州府長樂縣,東南沿海的商業經濟相對發達,對於科舉的執念沒有那麼深,所以陳振龍放棄科舉的選擇也沒有引起太多注意,他直接就跟著親人的船隻去了南洋,也就是今天的菲律賓,在當時是西班牙人的殖民地,想要去海外發一筆財。

陳振龍到了南洋以後,首先吸引他的並不是財富,而是當地一種叫做「甘薯」的農作物,他發現這種農作物種植極其簡單,成熟得很快,而且食用起來極其簡便,可以當作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

陳振龍當即就敏銳地發現,這種作物可能會對自己的家鄉產生極其重大的影響,於是他開始幫助當地人一起去地里幹活,學會了種植甘薯的方法,並且趁人不注意,悄悄藏了一個藤條藏在身上,想要將其帶回中國。

為什麼陳振龍要注意這件事呢?當時西班牙殖民地政府有明確的命令,把甘薯藤條帶出國外,一旦被發現就會被判死刑,所以陳振龍把藤條鎖在繩子裡,避免邊境檢查,讓甘薯回自己的家鄉

並且在福建巡撫金學的強烈支持下,將甘薯推廣到福建全境,當年福建爆發了巨大饑荒,但由於存在甘薯,當年沒怎麼餓死,所以流行了甘薯。 陳振龍還向上海、河南、河北、山東宣傳了自己的兒子、孫子,在當地扮演了紅薯的角色。

於是甘薯就此走向全國,成為了全國性的普遍作物,陳振龍所處的年代是明朝末年,等到甘薯成為全國性作物的時候,已經到了清朝初年。也正是由於甘薯的存在,讓人們避免了重大的饑荒。使清朝人口得到了穩定上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