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翡翠玉石文化

緬甸玉娃 發佈 2020-03-09T05:49:17+00:00

面對這場從天而降的病毒災難,人類在檢測病毒,病毒也在檢測人心和文化,平日裡我們說復興玉石文化,很多人認為就是品玩玉石,面對災難我們才明白,玉石所蘊含和代表的文化,更是我們無上的瑰寶!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災難史,在天災面前,我們突然明白,在大自然面前人類始終渺小。


我們偉大的祖國也有戰勝災難的法寶,不緊有偉大的國家領導人正確的領導,還有我們中國人的文化。文化所孕育出的花朵,是我們肉眼所見的感動,比如我們所看過的,抗洪搶險部伍的視死如歸;地震求援隊伍的無畏和犧牲精神;以及疫情前線醫生護士的奮戰和堅守。天災雖無情,但有了這些文化精神,社會所遭受的損失便會降低到最小。

歷史上中國也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而玉石文化亦融合在中華文化中,成為中國人應對災難和困難的法寶,如今我們講傳承國粹,不能僅僅是學會鑑賞收藏和田玉、翡翠,更重要是讓那些幫助過祖先戰勝災難的玉石文化繼續發揚光大,幫助我們再次戰勝災難和困難。

古時君子好以玉比德,孔子曾闡明玉有「十一德」,「字聖」許慎後來把玉之德歸為「五德」,即「仁義智勇潔」。

潤澤以溫,仁之方也;

勰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

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

不撓而折,勇之方也;

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

玉溫潤有光澤,代表仁愛之心。

玉通透一目了然,代表忠義之心。


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醫生因一句「讓共產黨員先上!」為國人所熟知,他作為黨員主動挑擔子,與病毒奮戰在一線,真正踐行了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誓言。


玉聲清脆悠揚,善於傳達給周圍的人,代表著智慧。

要戰勝病毒疫情,需要愛和勇氣,更需要智慧。如何組織高效的醫療和救護,如何及時分發配送物資,如何阻斷病毒的傳播等等,都在考驗著國人的智慧。

玉可折不可屈,代表著非凡的勇氣。

古語常說「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講的就是無畏的勇氣和為集體敢於擔當的犧牲精神。我們要向奮戰在疫情前線的醫療工作人員致敬,是他們以非凡的勇氣,在與病毒進行生死搏鬥,是他們以血肉身軀,點亮勝利的希望。

玉斷口處不會割傷手,象徵廉潔自愛的品質。

面對災難,最大的敵人很多時候不是災難本身,而是在災難下暴露出來的人性的自私自利,比如一些有感染嫌疑卻依然到處出行的人,比如一些囤積口罩大發災難財的人。君子以玉比德,講究「君子愛財應取之有道」,尤其在災難面前,唯有人人廉潔自愛,全社會同心協力,才能早日戰勝疫情。


面對這場從天而降的病毒災難,人類在檢測病毒,病毒也在檢測人心和文化,平日裡我們說復興玉石文化,很多人認為就是品玩玉石,面對災難我們才明白,玉石所蘊含和代表的文化,更是我們無上的瑰寶!

災難當前,唯有大家友愛互助,才能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疫情初期,武漢封城,物資人員急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全國源源不斷的支援下,我們一定能早日戰勝疫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