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鄴區蓓蕾社區開展「正確認識情緒,收穫心理健康」主題講座

南京社區教育 發佈 2020-01-03T08:19:37+00:00

2019年12月27日,建鄴區莫愁湖街道蓓蕾社區與南湖二小、南京市愛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合進行的《和諧校園·攜手共建——預防校園霸凌的社區干預性服務》項目系列活動講座在南湖二小大禮堂進行,本次講座的主題為:「正確認識情緒,收穫心理健康」,參加本次講座的同學為南湖二小的五年級全體師

2019年12月27日,建鄴區莫愁湖街道蓓蕾社區與南湖二小、南京市愛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合進行的《和諧校園·攜手共建——預防校園霸凌的社區干預性服務》項目系列活動講座在南湖二小大禮堂進行,本次講座的主題為:「正確認識情緒,收穫心理健康」,參加本次講座的同學為南湖二小的五年級全體師生,講座由南京市愛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辦,本次的主講老師為愛眾專職心理講師張小冬。


講座開始,張老師以一個小謎語開場,通過這個小謎語讓同學們積極思考,有的同學回答是心情,有的同學回答是興趣,張老師對於同學們的發言給予鼓勵,最後一個男同學回答是情緒,張老師由此引出了今天的講座主題:正確認識情緒,收穫心理健康。

接下來,張老師通過三個非常形象的情緒小故事,讓同學們進一步理解什麼是情緒,面對一些困境導致不良情緒的時候,故事中的人物是如何應對了,通過了什麼樣的技巧和方式應對了不良情緒,從而化解了困境。然後,張老師通過不同的情緒臉譜讓同學們來識別不同的情緒反應,這個環節的設置一方面是儘快和同學們建立起熟悉的感覺,一方面調動起同學們對於講座主題的興趣度,還有就是讓同學們更快的進入思考的角色,這樣才能夠保證講座的效果。根據人類最基本的四種情緒:喜、怒、哀、懼。張老師挑選了四張情緒臉譜,分別讓同學們舉手發言,當自己看到臉譜的時候說出自己看到的情緒。同學們熱情高漲,紛紛舉手發言。最後張老師又給出一張複合情緒的臉譜:委屈。這個時候同學們就沒法說的完整,張老師適時給大家解釋複合情緒委屈中包含的所有情緒,然後張老師請同學說出一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讓自己覺得委屈的場景,針對這個同學說出的場景,引導所有同學在認識到情緒威力的同時如何去面對才是更重要的。

在認識了情緒之後,張老師開始講解關於心理健康的知識。為了能夠讓同學們全方位的理解心理健康,張老師以問問題的方法開始講解:

第一個問題:什麼是心理健康?

張老師詳細講解心理健康的定義;心理健康的國際標準,我們國家關於心理健康的標準;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標準。

第二個問題:心理健康的人會有感覺到痛苦嗎?

科學的引導同學們認識到,一個正常的心理健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有各種不良的情緒反應,比如焦慮,抑鬱,痛苦等等。

第三個問題:人為什麼會心理不健康?

張老師從四個方面詳細講解了引起我們心理不健康的原因,包括:

一、愛的缺失,一種異化的自卑心理

二、社會發展過快,空虛感大眾化以及《娛樂至死》

三、讀書、知識

四、不正確的家庭結構,不科學的教育過程

因為這次講座是一年級的小朋友,他們的注意力時間比較短,張老師及時發現了同學們對於理論化的知識接受力比較弱,安排了一個注意力的遊戲,讓同學們在一個趣味性的遊戲中再次將注意力集中到講座中來。

接下來,張老師針對情緒反應的引起因素分別詳細的進行講解:

一、注意力的異常引起的情緒反應

二、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引起的情緒反應

三、針對學生的角色遭遇的學習困難引起的情緒反應

四、人際關係緊張引起的情緒反應

五、考試焦慮引起的綜合情緒反應

六、自信心缺失引起的情緒反應

最後,張老師為同學講解了最為重要的部分:就是如何進行自我心理保健,如何進行情緒調節。張老師指出日常生活中我們的不良情緒反應往往來自於我們的不良認知即無法正確看待問題或者看待問題的角度有問題;還有就是我們無法正確的面對挫折。並且張老師教給同學們一些科學的應對情緒的方法:首先面對情緒的時候運用一些科學的減壓方法比如傾訴、運動、大吃一頓、大哭一場、聽聽音樂等等。通過講座同學們對於情緒的識別和應對有了更為直觀的了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