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世界級華人科學家公布,楊振寧穩居第一,而華羅庚卻榜上無名

ok的科學書 發佈 2020-01-04T07:26:34+00:00

科學家一直都是世界高速發展的主要動力,有了科學家才有了我們今天的成就,不論是愛因斯坦還是楊振寧,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不久前,出現了世界級的科學家排名,中國的科學家也上榜了五位,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五位科學家。

科學家一直都是世界高速發展的主要動力,有了科學家才有了我們今天的成就,不論是愛因斯坦還是楊振寧,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不久前,出現了世界級的科學家排名,中國的科學家也上榜了五位,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五位科學家

1、數學家 陳省身

他是著名的數學家,陳省身是20世紀重要的微分幾何學家,被譽為"微分幾何之父",早在40年代的時候,陳省身結合了微分幾何與拓撲學的方法,完成了兩項劃時代的工作,就是高斯-博內-陳定理和Hermitian流形的示性類理論。

在中科院物理所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千年數理大師大式撲克》,大王是愛因斯坦,小王是牛頓,接下來,按花色排名,這其中包括了拉格朗日、開普勒、法拉第。

陳省身是裡面的紅桃6,紅桃代表的就是一流的科學家,足以見得,陳省身在數學領域做出的成就,算得上是世界級的華人科學家了。

陳省身還有一個非常厲害的學生,叫做丘成桐,他認為近代中國數學家有三個,一個是華羅庚,一個是馮康,而另一個就是陳省身。

陳省身的功勞如下:"微分子幾何之父",證明了高維的高斯-邦內公式,為團體微分幾何奠定了基礎,以其姓氏命名者有陳氏示性類(簡稱陳類)、陳-博特定理、陳-莫澤理論、陳-西蒙斯微分式等。是我們時代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20世紀最偉大的幾何學家之一。

而且陳省身的語錄也是非常的厲害,簡直是可以收錄在世界名人語錄裡面的。

評《愛因斯坦》:"他當時很有名,但沒用。我不會因為他是愛因斯坦就和他合作。

我們很了解他。他對數學不太了解,做困難的事情,只會做的糟糕……"。

評楊振寧:"那時候我經常去楊武之老師家裡,瞥見振寧跑來跑去的,沒有和他交流……"

這就是王之蔑視。

2、物理學家 丁肇中

丁肇中,出生在美國密西根州,是個華裔,畢業於密西根大學,是著名的物理學家,也是中科院外籍院士。1977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1976年因發現J粒子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長時間從事高能物理實驗,精確檢驗量子點動力學、量子色動力學和電弱統一理論,尋找新粒子和新的物理現象,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獲得過多項大獎,包括諾貝爾獎。

在諾貝爾獲獎者中,他是第一位在頒獎典禮上用中文演講的中國科學家。

除了J粒子的發現,他還有三項主要的研究。

1.測量vm驗證了量子電動力學(QED)

2.發現了第四種Quark

3.發現了Gluon

第三個是量子力學的基礎之一。他在實驗物理學中的地位,幾乎與理論物理學中的佼佼者楊振寧實力相當。

3、空氣動力學 錢學森  

這個名字中國人應該都非常熟悉了,他是世界著名科學家,是中國飛彈之父,是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也是空氣動力學大師,被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足以見得,他在科學研究領域做出的貢獻。

28歲時他與導師建立了卡門錢學森公式,並首次提出了高超音速概念。

在1949年,錢學森便想著和夫人一起回國,為國家效力,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錢學森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開始為中國科研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超高速空氣動力學的方向上,錢學森軌道仍然是神聖的存在。

後來,他回國,放棄了一些學術研究,專心於工程。否則,他的學術成就會更大。

4、計算機 姚期智

可能大家聽到這個名字都不是非常熟悉,但是他的成就有多高呢?

41歲,波里亞獎(數學界世界級大獎);

45歲,古根海姆基金會研究學者獎;

50歲,高德納獎 (世界計算機科學傑出貢獻獎);

54歲,圖靈獎(世界計算機界諾貝爾獎);

57歲,潘文淵研究考察獎;

58歲,伊利諾伊大學特殊貢獻校友獎。

他畢業於哈佛大學,是計算機科學家,中科院院士,他的研究方向包括計算理論以及在密碼學和量子計算中的應用,所從事的算法和複雜性領域,填補了中國計算機學科的空白,最先提出量子通信複雜性,獲得了很多世界級別的大獎,他本人也是世界級的華人科學家。

回國後,姚期智進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其計算機科學專業直接位列世界第一。

5、理論物理--楊振寧

相信很多小夥伴對於楊振寧都不陌生,但是不幸的是,很多夥伴們的關注點都在他的個人生活上,從而直接忽略了他的學術成就。

楊振寧也許是中國人在科學領域的最高成就。

普林斯頓高檔研究院的弗里曼戴森評估楊振寧,說他是愛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後,20世紀物理學的卓越設計師。

丁肇中更是表示,楊振寧是20世界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physicsWeb票選史上最偉大的5位物理學家,參與者有一百位物理學家,楊振寧雖然只得了一票,但是他是在世的物理學家中,唯一獲得一票的人,算得上是世界公認健在的物理學家,其他得票多的人有牛頓、愛因斯坦等等。

前五名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世界級科學家..他們除了有很高的學術成就外,還為中國做出了很多貢獻。

例如,陳省身成立了南開數學研究院,引進中國學生到國外學習數學。邀請外國數學大師來華任教等。

丁肇中已回國進行學術考察,為中國海外學者研究穿針引線,並直接安排中國科學家在他的實驗中進行研究。其中多達一百個。

姚期智現在就在清華上課。而楊振寧是其中最特別的。

2004年,網上有一篇清華學子寫的文章怒批楊振寧,他對美國的貢獻遠遠大於中國。這位美國人,忠於美國,服務美國,有著諾貝爾的光榮,晚年回到中國,在美國吃住享受從未有過的待遇,回饋中國人,是麻醉藥中的一根針。"

甚至還有人因為楊振寧反對建造高能對撞機,說他是"智子",智子是三體文明拍到地球的一個虛構智慧體,其目標就是鎖死人類科技的進步,實在讓人無法理解,像楊振寧這樣偉大的科學家 ,為何會有人做出如此的評價。五大世界級華人科學家,楊振寧穩居第一,然而華羅庚卻榜上無名。

可惜一個國家沒有偉大的科學家。如果有了,很遺憾不知道如何尊重那就是悲哀了。

諷刺的是,如果不是因為楊振寧,可能根本就沒有智子。

雖然國家已經大力發展科學教育,但是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時間的積累,既然國家在努力,家長和學生個人也不能停止腳步。

國家在努力,個人也要努力,家長也要努力。要為國家輸送更多的好苗子。現在很多家長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

一個民族沒有偉大的科學家是一個遺憾,如果有了,還不懂得尊重,那就是悲哀了。作為第一個贏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楊振寧教授曾經說過:"一個國家的強大,離不開青年人的強大;而青年人要強大,就必須學好數學,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

很多時候,楊振寧都會提到劉薰宇,就是年輕時啟蒙他的數學大師。他說,他做了很多劉薰宇的智力數學文章,理解了排列和奇偶排列這些非常重要的數學概念。由此可見,良好的數學啟蒙對數學的成就是非常有幫助的。

劉薰宇當時是中華民國的大師,許多著名的學者都是他教的。像我國著名的美術大師豐子愷曾經說過:薰宇的書特別有意思,他每次發表,我都讀,誘我讀的,是它們的富有趣味的題材。我常常不知不覺地被吸引到數學中去。我想,如果過去有這樣的數學書,也許我不會放棄數學。

這套書一共有三本,第一本是《馬先生談算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書《數學趣味》,主要講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說一切都是數學,通過萬物來學習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書是《數學的園地》,難度有點大。講了函數、連續性、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聚合的概念,以及它們的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奧,但是講解的方法很好,我的孩子六年級就可以理解部分內容。

本書適用於小學生和初中生,可作為他們的自學教材。不到一頓肯德基的費用,就可以大大提升孩子的數學興趣,實在是太划算了。

點擊下面的連結參團,這套書可以啟發像楊振寧這樣偉大的物理學家,也肯定會受到孩子們的喜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