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期漫談

說說歷史那些事 發佈 2020-01-11T11:39:56+00:00

上文說到南北朝後期時,北朝分成了北周和北齊,南朝更迭到了陳,公元577年北周滅了北齊,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奪取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是為隋文帝。

上文說到南北朝後期時,北朝分成了北周和北齊,南朝更迭到了陳,公元577年北周滅了北齊,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奪取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是為隋文帝。589年,隋軍攻進建康城,俘陳後主,陳滅亡。自此,隋統一了南北分裂的局面,完成了中國的大統一。

隋文帝時期輕刑罰與徭賦,實行均田制,注重節儉,國力逐漸興盛起來,經濟呈現繁榮的景象,史稱「開皇之治」。到隋煬帝楊廣時,每日驕奢淫逸,遊玩享樂,徵調民力開鑿運河,營建東都洛陽,再加上連年征伐高麗、突厥、吐谷渾等,國力衰敗、民不聊生。611年山東爆發了翟讓、李密的瓦崗起義,隋朝陷於瓦解。618年楊廣在江都被宇文化及等發動兵變弒殺,隋滅亡了。

隋二代滅亡,這像極了歷史上的秦二世而亡。秦統一六國後,沒有對地方進行改革,休養生息、安撫民生,而是繼續推行商鞅的法家政策,同時徵調民力修築萬里長城、修阿房宮和驪山陵墓,為六國舊勢力的死灰復燃埋下隱患;隋二世楊廣的貪圖享樂、不問政事,增賦稅、收徭役,國家事情放手由宇文化及去做,很像秦二世胡亥時,政權由趙高把持;秦從統一六國到二世滅亡共歷經15年換來兩漢四百年的統一,隋從統一南北到二世滅亡共歷經37年換來大唐289年的興盛。從歷史的經驗教訓來看,征伐、賦稅、徭役、享樂、腐敗等等這些都是導致國家滅亡的直接因素。

公元618年李淵晉陽起兵後,攻入長安,建立了唐朝,是為唐高祖。建唐後李淵的二子秦王李世民先後帶兵平定隴西薛仁杲,擊敗北方宋金剛、劉武周,殲滅河北竇建德和河南王世充,重創竇建德餘部劉黑闥和山東的徐圓朗,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立下赫赫戰功。626年「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登上了帝位,年號貞觀,史稱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和詩人,對內他善於納諫、整飭吏治、重視科舉、愛民如子,對外先後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谷渾等,由是唐朝聲威遠播,四方賓服,被尊稱為「天可汗」。他的文治武功使隋末動盪之局得以穩定下來,奠下了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年間大唐盛世的基礎,史稱「貞觀之治」。

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於690年即位,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號稱神都)。在位期間,注重提拔人才和農業發展,政策頗有貞觀遺風,在她的治理下國力較貞觀時期有更大發展。關於她的酷吏、扼唐、崇佛等後世褒貶不一。

唐玄宗李隆基是即唐太宗李世民和武則天之後又一位有作為的皇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政治清明,經濟發達,軍事強大,四夷賓服,萬邦來朝,開創了全盛的「開元盛世」。

唐玄宗後期政治日益腐敗,發生了安祿山、史思明的「安史之亂」,唐從此轉向衰落。唐僖宗時又爆發了王仙芝、黃巢起義,進一步瓦解了唐的政權統治。907年,唐節度使朱溫奪取政權,建立梁朝,史稱後梁,唐滅亡了。

隋唐時期,農業手工業有很大進步,有「稻米流脂粟米白」之說,茶葉、桑麻、絲織品、唐三彩、金屬器皿等工藝發達。隋唐開始的科舉制度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和人才的誕生,唐朝時期名相有房玄齡、杜如晦、魏徵、長孫無忌、宋璟、褚遂良、狄仁傑,張九齡,姚崇,宋景等,名將有李勣、李靖、秦叔寶、尉遲恭、柴紹、侯君集、薛仁貴等,隋唐時期名人輩出,鑒真六渡日本、玄奘西遊天竺;李春的趙州橋;「四大發明」的印刷術和火藥;「藥王」孫思邈和《千金方》;文人有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盛唐王維、岑參、「大李杜」李白、杜甫,中唐白居易、韓愈、柳宗元,晚唐「小李杜」李商隱、杜牧等等;書法家歐陽詢、張旭、、顏真卿等;畫家閻立本、吳道子等;音樂家萬寶常、李龜年等;舞蹈家公孫大娘等;體育如摔跤、馬球、足球、圍棋等廣泛流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