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最傲嬌的林朝英:幾番試探難探,一身嫁衣難嫁

半碗閒時光 發佈 2020-01-28T19:43:34+00:00

「子房志亡秦,曾進橋下履。佐漢開鴻舉,屹然天一柱。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異人與異書,造物不輕付。」

「子房志亡秦,曾進橋下履。佐漢開鴻舉,屹然天一柱。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異人與異書,造物不輕付。」

初讀《神鵰》,總以為繪作此詩的是位英雄男兒,往後方知,如此恢宏又豁達的佳作,原是位避世女俠所寫。

女俠芳名林朝英,一生隱居在終南山後的活死人墓中。彼時,天下五絕皆為男子,沒有人知道,這名年紀輕輕的女子,其實和中神通王重陽能打個平手。

如果林女俠當時參加華山論劍的話,恐怕沒有其他四絕什麼事兒了。縱然是這樣一位武學奇才,命中仍是躲不開這一世情劫。

那一晚,月夜初雪,星河微光,林朝英在石碑上洋洋洒洒寫下一闋詩句,半是狡黠半是欣喜地望著王重陽。

她看著這男子眼睛裡的神情,先是驚異,再是欣賞,最後是一抹堅決的殘忍:

「你贏了,古墓給你,我出家做道士去。」

說罷,轉身離去,再不回頭。

輕飄飄的一句話,便是此生最大的羞辱。

她以為,只要自己使計贏得王重陽,就可以讓他直面內心,娶她為妻;她以為,只消自己了解他抗金的滿腔抱負,便能夠讓他青眼有加,刮目相看。

可惜,她錯了。

那人和她一樣驕傲,都在等著對方低頭。如此,二人便負氣比試了一輩子,到死都沒決出勝負。

這世間,最可惜的緣分,莫過於彼此郎情妾意,卻非要用一生的時間來證明。


1、相逢是緣,轉身即是錯過

王重陽,何許人也?

時值金兵入侵,毀田廬,殺百姓。少年兒郎王重陽,棄文從武,大舉義旗,組織各方英雄好漢,抗金兵,奪城池。

「矯矯英雄姿,乘時或割據。」如此俠肝義膽,哪家姑娘不願傾心託付?

彼時的林朝英,青春貌美,武藝高強,初遇王重陽,二人皆是一身傲氣,互看不順眼。

都說最好的愛情,要雙方勢均力敵。王重陽如此英姿,能與之相配的,也只有同樣實力不凡的林朝英。

可惜,金兵勢盛,王重陽節節敗退。等到一腔抱負付諸東流,這般少年英雄便從此消沉。

對此,《神鵰俠侶》第四回曾借丘處機的口,還原了當時情狀:

「事隔多年,先師的故人好友、同袍舊部接連來訪,勸他出墓再干一番事業。

先師心灰意懶,又覺無面目以對江湖舊侶,始終不肯出墓。

直到八年之後,先師一個生平勁敵在墓門外百般辱罵,連激他七日七夜,先師實在忍耐不住,出洞與之相鬥。」

千金易得,知音難求。

王重陽鬱郁不得志時,激他出墓的對手,便是之前不打不相識的林朝英。

春風拂面,楊柳依依。台階下的女子嬉笑拍手,沖他笑道:「你既出來了,就不用回去啦!」

原來,最了解王重陽的人,還是她林朝英。她可惜他一副大好身手埋沒在墳墓之中,是以用計激他出墓。經此一番變故,二人化敵為友,攜手同闖江湖。

故事的最後,應該是英雄女俠漸生情愫,共展宏圖。無奈造化弄人,一個情深義重,一個卻裝傻喬呆,若說夫妻緣分,總還差了一點。

王重陽一生,志在驅除韃虜,總以為兒女私情會降損大業;而林朝英性情高傲,不願沒名沒份地跟著他,幾番試探無果後,便憤然離去。

愛情來的時候,總以為它不會走,等到回眸尋覓時,才發現悔之晚矣。


2、相愛相殺,深情只在心底

起初是無意顧及,後來才知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原著中曾提到,王重陽在前線殺敵之際,都不忘給林朝英寫信:

「英妹如見:前日我師與韃子於惡波岡交鋒,中伏小敗,折兵四百……」

小龍女說:「祖師婆婆收到這些信時是很歡喜的。」

果然女子,最是了解女子。

戰事吃緊,百事忙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王重陽都要擠著時間給林朝英寫信。每個字說的都是家國大事,但字裡行間卻寫滿了「吾心甚念」。

林朝英如此聰慧,怎會看不懂信中深情?若是林朝英早已放下,又何必把信件都留存起來?

你且看那女子,收信時一臉不情願,展信後,紅暈卻漫上臉頰。寥寥數字,卻來來回回地看,一字一句,早已爛熟於心。

可林朝英再有意接近,也得不到王重陽一個確切的答案。既然如此,那就早些了結。

二人約在終南山上比試,林朝英定下規矩:

「若是我輸了,我當場自刎,我終生不見你面,好讓你耳目清凈。

若是我勝了,你那活死人墓就讓給我住。終生聽我吩咐,任何事不得相違;

否則的話,就須得出家,任你做和尚也好,做道士也好。

不論做和尚還是道士,須在這山上建立寺觀,陪我十年。」

林朝英還是那個性子高傲,性情狡黠的姑娘。她若輸了,下場是自刎身亡,可那王重陽心懷慈悲,又怎麼忍心她丟掉性命;她若贏了,除非王重陽沒有一絲動心,否則無論如何,都要與自己共棲古墓。

少女臉上一紅,仿佛已經想到婚後的甜蜜。她以為,這番邏輯滴水不漏,卻還是猜錯了王重陽的心思。

一番比試後,王重陽認輸,隨即在古墓旁的終南山上,創立了全真教。

消息傳來那天,少女含淚大笑,喃喃自語道:「你還當真是瞧不起我。」

一番相愛相殺後,兩個人都默契地把深情藏在心底,只把日後互斗,當成了親近彼此的機會。


3、世人皆痴,用一生懷念一人

終南山一別之後,林朝英窮其心力,鑽研全真教功法的破解之道。

古墓里的日子寧靜綿長,林朝英卻從來不寂寞。她本就極具慧根,再加上深情難變,那人的一招一式早就刻在了她的腦海里。

林朝英記著每次的比試,不斷精進她的玉女心經,致力於技壓全真教。

有時候心思落寞,林朝英總喜歡穿著一身嫁衣,立於黃昏前出神。原來那次比試後,她篤定自己將做新娘,便給自己挑選了嫁妝,只等風風光光嫁給他。

如今,這鳳冠霞帔、滿頭珠翠,她怕是再也用不著了。只有在想起往昔溫存時,才會一遍遍撫摸,一遍遍穿戴,再一遍一遍落淚。

本是和熱鬧配襯的紅色,卻在古墓中成了一抹觸目驚心的寂寞。

古墓外的王重陽,閒暇之時,也總會想起林朝英。

無法抵擋思念時,他就潛去古墓,悄悄刻下十六個大字:玉女心經,技壓全真。重陽一生,不弱於人。

他以為她喜歡和自己斗,便一次次配合她的演出,卻不知道,她只是喜歡見見他罷了。

生活總是充滿意外,再次去見林朝英時,王重陽看到的已經是遺容了。想起她一生情痴,想起她倔強不服輸,此刻心中傷痛實難自已,於是悄悄從密道進墓,避開她的丫鬟弟子,仰住聲息痛哭了一場。

從此,終南山上的那尊玉像,成了林朝英的樣子。

王重陽就是再有萬般情意,也已經遲了。

這雙痴男怨女,總以為緣分可以再等等,卻不知道,一次錯過,很可能就是陰陽兩隔。到時候,縱然心中懷念,也於事無補。

既然有愛,何必用一生懷念一個人,不如抓緊彼此,珍惜當下。


結束語:

王重陽和林朝英,一個以為自己不愛,一個以為自己不配,糾纏不休的那些年裡,誰都沒有證實對方的心思,反倒是一個抱憾終身,一個鬱鬱而終。

「都說相思好,相思令人老。幾番細思量,還是相思好。」

王、林二人,思念了對方一生,也浪費了時光一生。到最後,死者長已矣,生者空嘆息。

彼此折磨,又是何必?如果互相深愛,那就用一生相守罷。


-END-

關鍵字: